作品分析
全曲分三段:
• 第一部分,慢板,c小調,鋼琴獨奏的序曲為即興曲風格,孕育幻想,又似乎在沉思。
• 第二部分,快板,c小調,雖記為“終曲”Finale ,其實為主部,其中鋼琴呈示主題,並由鋼琴與各種樂器編制展開8段變奏,在鋼琴呈示主題前與最後的第8變奏,都為進行曲風格。
• 第三部分,從容的快板,C大調,鋼琴奏出C大調屬和弦的分解和弦後,開始女聲三重唱,歌詞大意為“我們和諧的生命伴隨著愛在快樂地歌唱,永遠散發著芬芳...”男聲三重唱,歌詞大意為“神奇的音樂四處迴蕩,在用她的語言敘述著神聖的時刻,所有的一切都將改變,光明將替代黑暗。……”經過管弦樂鋪墊後,合唱強有力推向高潮:“福入你我的心中,美麗的鮮花在處處綻放,美好的一切正在開始。美麗的心靈啊,快來接受藝術的饋贈。當愛和力量結合的時刻,人們將感激神的恩賜。”
創作背景
《合唱幻想曲》首演於1808年12月22日地點在維也納劇院。可以想像一個能出席當晚藝術盛事的維也納樂迷是多么地幸福:該場音樂會上的節目異常的多,其中有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的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擔任獨奏的《第四鋼琴協奏曲》、《C大調彌撒》Op.86 中的三首樂曲以及詠嘆調、貝多芬的即興鋼琴演奏--然而作者認為這些音樂還不夠.既然當場已經有了合唱團、交響樂隊,加上自己可以負責鋼琴部分的演奏,貝多芬決定把所有這一元素都融會於一部全新的作品當中。
其實就當場的演奏效果來說,《合唱幻想曲》的首演有點像一個不大不小的尷尬。由於準備得過分匆忙,貝多芬在沒有寫完開場鋼琴獨奏的情況下只能採用即興演奏的方式來彌補;另外在演出進行當中貝多芬有一次不得不打斷樂隊再重新開始。不過作品本身還是不失為一部值得關注的傑作。這不僅是因為其中以合唱來結束一段器樂交響曲的方式給日後第九交響曲的產生作了一個鋪墊,也因為作品中讚美詩歌表達了一種普世的歡樂。貝多芬一直想為那段詩詞配上一部作品。在這次嘗試中,他利用自己十三年前根據G.A.博格的一段詞譜寫的旋律,經過修改後配上了克里斯托福·卡夫納的這首詩歌。修改後的結果或許有點古怪,不過仍舊是魅力無窮。
這是一首曲式結構很特別的樂曲。鋼琴獨奏26小節的帶有華彩樂段意義的引子開始,這段引子在貝多芬自己演奏時(1808年12月22日)是即興演出的,博得極大喝彩。隨後只有一個610小節需演約16分鐘的長長的所謂“終曲”中間插入合唱,這種形式是獨一無二的。
貝多芬:為鋼琴、合唱和管弦樂而作的合唱幻想曲 BEETHOVEN: Fantasie fur Klavier, Chor Und Orchester
這首《合唱幻想曲》,OP.80,作於1808年。題贈給巴伐利亞王馬克西米安·約瑟夫,其主題取自 1795年所作歌曲《愛的回答》(Gegenliebe),WoO.18。
演繹版本
這首《合唱幻想曲》的版本,可選:
1.波里尼鋼琴,阿巴多指揮維也納歌劇院合唱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版,DG,CD編號419 779—2(+《第六交響曲》、《平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2.譚梅文與諾林頓(Norringto)、許茨合唱團、倫敦古樂團合作版,EMI,CDC7 49965—2,《企鵝》評介三星帶花(+《第五鋼琴協奏曲》)。
3.布倫德爾與海丁克、倫敦愛樂樂團、愛樂合唱團合作版,Philips,CD編號 434 148—2。
4.塞爾金(Serkin)與小澤征爾、Tanglewood Festival合唱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版,Telarc,CD編號80 063(+《第三鋼琴協奏曲》)。
5.塞爾金與伯恩斯坦、威斯恃敏斯特合唱團、紐約愛樂樂團合作版,Sony,CD編號SK 47522(兩張,+《莊嚴彌撒》、海頓《第十二號彌撒》),《企鵝》評介三星。
6.拉羅查(Larrocha)和夏伊里柏林美占區合唱團、柏林美占區樂團合作版,Decca,CD編號448 705—2(+《第五鋼琴協奏曲》、《艾格蒙特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