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 chái , 筆劃: 10
部首: 豸 五筆: eeft
豺chái
【名詞】
(形聲。從豸(zhì),才聲。從“豸”,表示與野獸有關。本義:野獸名。形似犬而殘猛如狼,俗名豺狗)同本義〖jackal〗
形態
犬科——豺 Cuon alpinus圖冊
豺的外形與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大於赤狐,體長95-103厘米,尾長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體重20千克左右,大的豺王可以將近30千克。頭寬,額扁平而低,吻部較短,耳短而圓,額骨的中部隆起,所以從側面看上去整個面部顯得鼓起來,不像其他犬類那樣較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較短,體毛厚密而粗糙,體色隨季節和產地的不同而異,一般頭部、頸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側等處的毛色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內側為淡白色、黃色或淺棕色,尾較粗,毛蓬鬆而下垂,呈棕黑色,類似狐尾。尖端為黑色或棕色。下頜每側具2個臼齒,豺是最強的犬科動物,也是最兇殘和靈活的犬科動物,體型雖小於狼,但是戰鬥力要高於狼。
分布
分布圖圖冊
豺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中東直到非洲中部。但日本和斯里蘭卡等地不見其分布。豺在中國分布廣泛,除台灣、海南及南海諸島外,其餘省份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於:北京、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字詞釋義
豺,狼屬,狗聲。——《說文》。字亦作犲。
豺,狗足。——《爾雅》
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蒼頡篇·解詁》
豺則祭獸。——《呂氏春秋·季秋》。注:“似狗而長毛,其色黃。
搏豺狼。——《史記·司馬相如傳》
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鑑》
按,一種野犬,比狼小,毛色較黃,膽子也較狼小,有時夜間成群獵食,但多半是單獨或成對出獵,主要吃腐肉或小動物(如家禽)
豺狼cháiláng
〖jackalsandwolves〗:豺和狼
〖cruelandevilpeople〗:比喻貪婪殘忍的人
豺狼當道cháiláng-dāngdào
〖greatrobbersareatwork;highofficialslikewolvesareblockingthings;wickedpersonsinpower〗當道:橫在路中間。指壞人當權
豺與發聲術
豺是象形字。李時珍認為,豺能勝其類,又知祭獸,可謂才矣。當然了,豺也通柴,俗名“體瘦如豺”是矣。這從內外兩個向度上,清楚勾勒了豺的雙重形象:聰明,瘦削。
相關詞語
豺羽 豺牙 豺貪 豺獺 豺豕 豺聲
豺目 豺漆 豺心 豺武 豺兕 鼠豺
騰豺 豺節 豺虎 豺羹 豺貙 豺狼
豺狗 豺祭 豺遘 豺虺 豺舅 隆豺
虺豺 豺虎窟 豺鼠子 蜂目豺聲 豺狼之吻 豺狼野心
豺狼塞路 鳶肩豺目 骨瘦如豺 黨豺為虐 豺狼當道 豺狼虎豹
豺狼冠纓 豺狐之心 豺狼塞道 豺狼當塗 豺虎肆虐 豺狼橫道
豺狼當路 豺狼成性 投畀豺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說文》狼屬。《急就篇·顏師古注》豺,深毛而狗足。《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雲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詩·小雅》投豺虎。《疏》豺虎食人。《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乾祿字書》與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