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豎向設計亦稱豎向規劃是規劃場地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規劃設計、總平面布置密切聯繫而不可分割。當地域範圍大、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場地,功能分區、路網及其設施位置的總體布局安排上,除須滿足規劃設計要求的平面布局關係外,還受到豎向高程關係的影響。所以,在考慮規劃場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時,必須兼顧總體平面和豎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統一考慮和處理規劃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與問題,才能保證場地建設與使用的合理性、經濟性。做好場地的豎向設計,對於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設進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豎向設計的原則
(1)滿足各項用地的使用要求
通過對地形和自然環境的適當調整、改造,使場地滿足各組成部分在使用功能上對高程的要求,並保證各部分之間良好的聯繫。
1.建築
室內地坪高於室外地坪:住宅30~60 cm,學校、醫院45~90 cm(多雨地區宜採用較大值。高層建築、土質較差或填土地段還應考慮建築沉降)。
2.道路
機動車道縱坡一般≤6%,困難時可達9%,山區城市局部路段坡度可達1 2%。但坡度超過4%,必須限制其坡長;5%~6%,坡長≤600 m;6%~7%,坡長≤400 m;7%~8%,坡長≤300m;9%,坡長≤150m。
非機動車道縱坡一般≤2%,困難時可達3%,但坡長應限制在50 m以內;橋樑引坡≤4%。人行道縱坡以≤5%為宜,>8%行走費力,宜採用踏級。交叉口縱坡≤2%,並保證主要交通平順。
3.廣場、停車場
廣場坡度以≥0.3%,≤3%為宜,0.5%~1.5%最佳;兒童遊戲場坡度0.3%~2.5%;停車場坡度0.2%~O.5%;運動場坡度0.2%~0.5%。
4.草坪、休息綠地
草坪、休息綠地坡度最小0.3%,最大1 0%。
(2)充分利用地形,減少土方工程量
設計應儘量結合自然地形,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填方、挖方一般應考慮就地平衡,縮短運距。力求使場地土方工程總量最小,避免深挖高填,減少擋土牆、護坡和建築基礎工程量。附近有土源或余方有用處時,可不必過於強調填、挖方平衡,一般情況土方寧多勿缺,多挖少填:石方則應少挖為宜。
(3)解決場地排水問題
場地各組成部分的設計地形和坡度要適合污水、雨水的排水組織和要求,避免出現凹地。對於因各部分標高不同產生的不同坡面的地表徑流要合理疏導,將其引向通路和排水渠。場地中大面積用地的坡面上應設截流溝,引導大量地面徑涮順暢排出,地形條件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做鋸齒形街溝排水。
一般規定無鋪裝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為1%,而鋪裝地面則為5‰,但這只是參考限值,具體設計還要根據土壤性質和匯水區的大小、植被情況等因素而定。道路縱坡不小於0.3%,建築室內地坪標高應保證在沉降後仍高出室外地坪15~30 cm。室外地坪縱坡不得小於0.3%,並且不得坡向建築牆腳。
(4)便利施工,符合工程技術經濟要求
挖土地段宜作建築基地,填方地段作綠地、場地、道路較合適。岩石、礫石地段應避免或減少挖方,垃圾、淤泥需挖除。人工平整場地,豎向設計應儘量結合地形,減少土方工程量,採用大型機械施工平整場地時,地形設計不宜起伏多變,以免施工不便。
(5)滿足工程建設與使用的地質、水文等條件
充分考慮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滿足工程建設的有關要求,避免不良地質構造(如滑坡、斷層、溶洞、崩塌等)的不利影響,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注意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
(6)滿足建築基礎埋深、工程管線敷設的要求
保證建、構築物的基礎和工程管線有合理適宜的埋設深度。統籌安排場地內各種管線(道)的布置和交會時合理的高程關係,以及它們與地面上的建、構築物或場地內植物等的關係。
步驟和內容
景觀工程豎向設計是一項細緻而煩瑣的工作,設計和調整、修改的工作量都很大,設計時應遵循科學合理的程式和步驟。
(1)收集、核實相關基礎資料
要全面收集、了解、熟悉各種現狀資料,主要包括工程用地及附近地區的地形圖,當地水文地質、氣象、土壤、植物等的現狀和歷史資料,市政建設及其地下管線資料;景觀規劃設計方案及所依據的基礎資料:所在地區的景觀施工技術水平與施工機械化程度等方面的參考材料。在掌握上述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踏勘與調研對資料進行核實,差異處要進行補測和修正。記錄保留和利用的地形、水體、建築、文物古蹟和古樹名木等,核實地形現狀中地面水的匯集規律和集中排放方向及位置,城市管線(道)與場地的接口位置等情況。
(2)總體豎向布局
實際上從景觀設計的初步構思階段,就應該包含有對於地形設計和豎向布置的考慮。總體豎向布局是基於對環境和場地地形的充分研究、分析,結合場地的功能組織、結構布局、交通系統、綠化布置、建築物設計、構築物設計及輔助設施的安排等,總體初步擬訂場地的豎向處理方案和排水的組織方式,作出有機的統一安排。
(3)場地的具體豎向布置方案
1.景觀設計的方案初步確定後,在場地總體豎向布局的基礎上,深入進行場地的豎向高程設計,明確表達設計地形,正確處理各高程控制點的關係。
2.根據場地內排水組織的要求,設計地形坡向,確定分水嶺(線)、排水區域、集水線和水流方向,定出地面排水的組織計畫,要求能夠迅速排除地面雨水。
3.根據場地周邊道路的縱、橫斷面設計所提供的工程技術資料及地形、排水和交通要求,確定場地內道路合理的縱坡度、坡長,定出主要控制點(交叉點、轉折點、變坡點)的設計標高,應與周邊道路高程合理銜接。
4.擬訂建築室內外標高,合理安排建築、道路和室外場地之間的高差關係,具體確定建築物的室內地坪及四角標高。
5.根據設計和功能要求,確定各活動場地的設計標高和場地間高程的銜接,確定景觀各組成部分的豎向布置。在場地邊界,儘可能保證場地內、外地面高程的自然銜接,令設計等高線與用地邊界的等高程點平滑連線。或以邊坡、擋土牆等設施加以處理,保證場地雨水不會無組織向周圍場地排除。
此外,方案還包括場地豎向的細部處理,如邊坡、擋土牆、台階、排水明溝等的設計;在地形複雜、高差大的地段,還應設定排洪溝,並註明排洪溝的位置及排水方向;確定集水井位置、井底標高及與城市管道銜接處的標高等。
設計地形的等高線和標高要儘可能地接近自然地面以減少土方量。根據原始地形圖和設計等高線計算土方量,若土方量過大,或填、挖方不平衡而土源或棄土困難,或超過經濟技術指標要求時,則應調整修改豎向設計,使土方量接近平衡。
表示方法
豎向設計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設計標高法、設計等高線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種。一般來說,平坦場地或對室外場地要求較高的情況常用設計等高線法表示,坡地場地常用設計標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設計標高法也稱高程箭頭法,該方法根據地形圖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確定道路控制點(起止點、交叉點)與變坡點的設計標高和建築室內外地坪的設計標高,以及場地內地形控制點的標高,將其注在圖上。設計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為以地面排水符號(即箭頭)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設計等高線法。是用等高線表示設計地面、道路、廣場、停車場和綠地等的地形設計情況。設計等高線法表達地面設計標高清楚明了,能較完整表達任何一塊設計用地的高程情況
3、局部剖面法。該方法可以反映重點地段的地形情況,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結構、坡度、相對尺寸等,用此方法表達場地總體布局時台階分布、場地設計標高及支擋構築物設定情況最為直接。對於複雜的地形,必須採用此方法表達設計內容。
作用
(1)提高土地利用率,最佳化多功能空間。
(2)提高空間藝術質量 自然美 藝術美(小中見大)生活美
(3)提高空間環境質量,有效調節光 溫 熱 氣流 舒適。圍合空間調節小氣候。
(4)提高施工效率,合理調整計畫施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