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豆[豆、豆、梪、豊,讀音作dòu(ㄉㄡˋ),亦可讀作tìu(ㄊㄧㄡ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穆王的御馬師造父之師傅泰豆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的造父是個名人,他是伯益的第九世孫,著名的西周王廷善御者,後世趙氏鼻祖。在史籍《史記·趙世家》中記載造父時說:“幸於周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樂之忘歸。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而為趙氏”。這么一個有大功於西周王朝的人,其“善御”之技卻是跟泰豆氏學來的。
據史籍《列子》記載:造父的師傅名叫泰豆,是有名的駕御馬車的人物。造父便跟著他學習駕御馬車的技術。開始時,造父行禮很謙恭,但在泰豆那裡三年,泰豆卻沒有教給他任何技術。造父毫不氣餒,仍然更加恭敬小心第服侍師傅。泰豆看到這個徒弟如此懂得禮節,便跟造父說:“古詩有言:‘擅長製造良弓的人,必須先做簸箕;擅長冶煉的人,必須先做皮革。’三年了,你可以跟我學技術了。先注意觀看我快走的姿勢。什麼時候你快走的姿勢象我一樣了,才可以掌握住六根韁繩,駕御好有六匹馬的馬車。”造父恭敬地答道:“我一切照辦。”於是,泰豆立起木樁作為道路,木樁上只能放一隻腳掌;按照一定的步伐數目放置好木樁後,踩著木樁行走。他快步往返於木樁之上,卻不會摔交和失足。造父便開始學習走木樁,三天,就完全學會了技巧。泰豆驚嘆道:“你真是太聰明了!學得這么快!一般的駕御馬車的人,也不過就你現在這樣的水平了。前面你的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腳,體會其中的技巧在你心裡。推而廣之到駕御馬車方面,就是在協調韁繩和轡銜的時候,是快是慢讓馬的嘴唇感覺和你一致,讓馬的行動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從而把握住所有的節奏。在你心裡得心應手,外面操控得讓馬也心領神會,這樣就能進退走得像用繩墨畫的一樣筆直轉彎像圓規劃的一樣圓,要去的地方再遠也會有氣力。真正學會了駕御的技術,結果在銜,銜回響的是來自轡的信號;轡上得到的結果,回響的是來自手的信號;手上得到的結果,回響的是來自心。這樣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趕,心境閒暇身體端正,六匹馬的韁繩不亂,二十四個馬蹄跑得不會出差錯;轉彎、前進、後退,沒有不是中規中矩的。到這樣的時候車輪之外就可以不要多餘的車道,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餘的地面;就不會覺得山川谷地有什麼險,平原濕地,看它們都是一樣的了。我的技術全在這了,你要牢牢記住這些!”造父恨快領會了泰豆所說的話,認真體會,勤學苦練,終於成為一代御馬良師。作為造父的師傅,後來泰豆及其後裔子孫們也受到了周穆王姬滿(公元前1022~前975年在位,待考)的賞賜。
在泰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世居河南省洛陽,稱泰豆氏,後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泰氏、豆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豆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祝融氏後代熊氏王族俞豊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明朝學者羅泌在《路史》中記載:“楚有豆氏。”羋姓熊氏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公族後裔,國祖為鬻熊。鬻熊是被周文王尊為老師的賢人之一,九十歲而知“道”。當時,自周自文王以下,所有的人都向鬻熊請教,後人還把他的言論收集整理成二十二篇的《鬻子》,奉為至理名言。到周成王執政後,他將鬻熊的玄孫熊絳封于丹陽(今湖北秭歸),熊絳建立了楚國,熊氏逐為國姓。另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俞豊氏,羋姓,楚公子食采於南陽豊亭,因氏焉。其後裔有取姓氏為俞氏者,後其中有人改為喻氏;也有取姓氏為豊氏者。豊氏的後裔子孫傳至漢朝時期,有個著名的大臣叫豊如意,其後代子孫遂以其字為姓氏,稱豊氏。先秦時期的秦王贏政二十四年(楚王熊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荊楚地區的“豊”字即古“豆”字,是借用中原文化的字,但非指華夏族的“禮”字,因此有族人簡筆為豆氏。
羋姓豆氏的古荊楚讀音作tìu(ㄊㄧㄡˋ),即中原讀音dòu(ㄉㄡˋ),如今仍可在漢語九大方言中的莆仙方言、粵方言、閩南方言中聽到遺流兩千餘年的古讀音。
第三個淵源
源於古大理國,出自唐朝時期雲南東爨寧部酋長豆圭,屬於以先族名字為氏。五代時期,後晉高祖石敬塘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首領,率眾十萬進兵大理,討滅原南詔權臣楊乾貞的“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設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將府、郡部封給有功大臣及當地部族首領。寧州始為步雄部,後屬東爨酋部,為其分支中的寧部,即後世的寧州祿土司世系。大理國後期(南宋末年),東爨首阿幾以浪廣割與寧部酋長豆圭。豆圭可算華寧縣豆氏家族有史籍記載的遠祖,過去豆氏家廟大殿正中所供奉的最大一塊牌位就是祭祀豆圭的。
在豆圭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即為豆氏。該支豆氏曾在明朝時期改為祿氏,清朝時期又恢復為豆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豆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東晉十六國時期官吏布小豆,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魏王朝有負責農耕的官員,官稱叫“布小豆”。這在史籍《魏書·官氏志》中有記載:“布小豆,改為豆氏。”
布小豆氏,為北魏王朝負責長掌管農業生產的重要官員之一,與谷氏、粟氏等出於同源,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該支豆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第五個淵源
源於高車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高車族鮮于部紇豆陵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高車族(丁零族)鮮于部中有紇豆陵氏部落,後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漢化為單姓竇氏、或豆氏。北魏孝文帝逝世後,北魏王朝迅速分裂,齊王元廓在北魏廢帝元欽三年(公元554年)農曆1月即皇帝位,去西魏“大統”年號,稱元年,是為為西魏恭皇帝。就是這位西魏恭皇帝,他立主恢復鮮卑族的一切以往,首先就是恢復原姓拓跋氏。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政策已經深刻影響了整個北方地區各個少數民族,因此在不久的隋、唐王朝時期,高車族紇豆陵氏部落仍然使用漢字單姓為竇氏、或豆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其實,該世系中的豆氏、竇氏,實際上是同宗同源。該支豆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dòu(ㄉㄡˋ)。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⑴.鮮卑族慕容部的豆盧氏,後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豆氏。
⑵.鮮卑族拓拔部的紇豆陵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竇氏、豆氏。其中有一部分竇氏族人後因戶籍管理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成為了豆氏。不過,該支豆氏、竇氏實際上是同宗同源,互易無妨。
⑶.鮮卑族吐谷渾部的赤小豆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字單姓為豆氏。如在史籍《北史》中記載的豆代田,鮮卑胡,代北人,拓拔·燾執政時期拜為勇武將軍,後封長廣公。後來長廣公豆代田卒於統萬鎮大將,謚曰“恭”。其子叫豆周求。
⑷.鮮卑族豆莫婁部的豆莫婁氏,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單由於豆莫婁氏部落的分支較多,因此分別改漢字單姓蘆氏、莫氏、豆氏、婁氏等。
該支豆氏的正確姓氏讀音皆作dòu(ㄉㄡˋ)。
第七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巴哩氏,亦稱巴拉氏、伯力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彈弓”、“豆”,世居哲魯(今黑龍江下游)、庫葉(今俄羅斯庫葉島)、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赫哲族、費雅喀奇勒爾族等引為姓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博氏、豆氏等。
⑵.滿族博和哩氏,亦稱博和爾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蒲古里氏族,以姓為氏,滿語為Bohori Hala,漢義“豌豆”,世居愛湖(今黑龍江璦琿)、白都魯(今黑龍江巴彥)、黑龍江沿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蒲氏、豆氏、竇氏等。
得姓始祖
泰豆、鬻熊、斗伯比。鬻熊是商朝末期人,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曾為周文王之師,被封為護國侯。其先祖為黃帝,黃帝子昌意生顓頊,顓頊四世孫陸終第六子名季連,鬻熊為季連之裔孫。鬻熊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稱熊氏。西周成王時期,封鬻熊曾孫熊繹在荊楚,建立楚國,建都於丹陽(今湖北秭歸)。春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勢力曾擴展到中原,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國人多以熊為姓氏,以念亡國。並尊鬻熊為熊氏的得姓始祖。但豆氏、斗氏也是源出於鬻熊的,因此亦以鬻熊、斗伯比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豆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卻名列第四百九十一位,多與竇氏同郡望,即以扶風、河南、清河、觀州為郡望。
甘肅省榆中縣豆家營“豆氏復竇氏:
甘肅省榆中縣豆家營村等地有兩千餘名姓“豆”的人,三十來年前,由於為了書寫方便等原因,“竇”被誤寫成了“豆”,後來人們逐漸全部簡化使用為“豆”。姓氏的改變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諸多不便,最近他們向榆中縣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恢復原來的姓氏“竇”。目前,榆中縣有關部門已經接受了竇氏家族人的申請,準備恢復他們本來的姓氏。今年七十多歲的竇澤鹹說,他們兄弟五個人,大哥早年參加工作在外,因為大哥文化水平較高了解家族歷史,就一直以竇為姓,而家中的老父親和其他兄弟一直用豆姓,造成一個家庭里兩個姓氏,讓一些人產生誤解。對竇氏家族的情況比較了解的竇慶民老人說,現在外面工作的竇姓後人全部都用“竇”,而世代居住在村裡的竇姓後人,卻把姓氏改成了“豆”。有一次,村中一位竇姓老人的兒子在北京工作,過節時給老人寄錢以盡孝道。因為兒子在外一直用竇姓,給家中寄錢時收款人的姓也填寫的是竇,可是這邊老人的身份證上卻是“豆”,郵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姓氏不相同,結果就是不給取錢。最後,還是由村委會給郵局開出證明後,才取出錢來。據竇澤鹹老人介紹,榆中竇氏在本地已經六百多年了。他們查閱有關檔案資料得知,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竇家營村還用的是“竇”,自1972年以後,逐漸開始使用“豆”字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當時村民的文化低、識字少,為了書寫方便就把“竇”簡寫為“豆”;再者,有人誤認為“豆”是“竇”的簡化字。後來,農村的一些工作人員疏忽,將錯就錯造成竇姓的書寫混亂。現在榆中縣涉及竇姓的地名、門牌和身份證等均改變成了“豆”字。但他們向縣民政局詢問,了解到行政區劃的地名等都使用的是“竇”字。據他們了解,榆中縣現有豆家營、豆家峴等竇姓人集中的幾個地方,人數大約有兩千人左右,人們基本都誤寫為“豆”姓。向政府相關部門諮詢後,得知竇姓人恢復原來姓氏符合國家規定,於是他們就向相關管理部門申請,變“豆”姓為“竇”姓。竇家營村黨支部書記竇永存說,縣公安局戶政科已經接受了竇氏後人的請求,目前已經開始著手恢復竇姓人原來的姓氏。
今河北省的深州市,陝西省的鹹陽市永壽縣、彬縣,江蘇省的淮陽市,山西省的晉城市沁水縣,雲南省的玉溪市華寧縣,甘肅省的蘭州市榆中縣、天水市張家川縣,河南省的鹿邑、淮陽、鄲城,台灣省等地,均有豆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即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鹹陽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了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改其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的廣大地區。五代時期的後漢政權將其轄地限定在今陝西省鹹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時期則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則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為衛國之邑,後為齊國所占,成為齊國邑地,位於山東菏澤汲堂河一帶,因水草清茂,古代齊國人稱其為清河。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時期,清河縣改歸京師廣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轄。此後直至清朝時期,清河縣隸屬於直隸省廣平府。民國初期,清河縣初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四督察區。抗日戰爭爆發後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創立了冀南區抗日根據地,清河縣為其轄地。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轄冀南區,清河縣為冀南區十三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縣改屬冀南區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即行撤銷,清河縣隨冀南區二專區歸屬華北行政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遷駐葛仙莊。於1952年11月7日撤銷了衡水專區,清河縣改隸邢台專區。1958年4月28日撤銷邢台專區,清河縣歸屬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撤銷清河縣併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清河縣境隨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台專區,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恢復清河縣建制,仍隸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改為邢台地區,繼轄清河縣。1993年7月,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改由邢台市管轄。
觀津縣:古稱觀州。漢朝時期置蓚縣,屬渤海郡。隋朝時期隸屬觀州,後來觀州廢黜,蓚縣便歸屬德州。唐朝貞觀元年改置觀津縣,唐永泰年間後期後屬於冀州,屬於清河郡。今地在河北聲觀津縣南五公里一帶地區。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觀州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雲南寧州豆氏宗譜,(現代)豆思泓主編,2004年計算機排印本。原稿現被收藏在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豆思泓處。
歷史名人
豆代田
(生卒年待考),鮮卑族;代人。拓跋燾時拜勇武將軍,後封長廣公,長廣王卒於統萬鎮大將,謚曰恭。
豆登桂
(公元1941~今),甘肅西和人。中國工商銀行秦安縣支行副行長,高級經濟師。他從1992的11月分管信貸工作以來,對全行信貸工作實行了主辦信貸員第一責任追究制的管理辦法。通過近五年的不懈努力,親自主抓“三項貸款“(不良貸款)下降了31.98%,由全市借差行變為全市唯一存差大行,每天上存資金達四千餘萬元,且保付金充足,為全市系統內資金營運作出了貢獻。他還對國營、集體企業全方位支、幫、促,使食品公司二百一十萬元、物資局七十七萬元、糖酒公司九十八萬元、百貨門市部集體貸款六十萬元等整體盤活,銀企共同發展。他支持非公有制的十七家戰線廠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產品遠銷雲南、西安、成都、蘭州、烏魯木齊市井出口獨立國協,同時,於1996年創辦了“秦安通達信息中心“,1997年上國際網際網路。
1998年創辦了《秦安市場信息》報。為泰安小商品市場創立和發展、使之成為國家級文明市場做出了貢獻。曾先後被評為先進個人、保衛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豆冷伯
(公元1947~今),陝西永壽縣人。著名當代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鹹陽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自1977年起,先後在《民眾藝術》、《蘇州文學》、《中流》、《延河》、《長安》、《西安晚報》、陝西《百花》等幾十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短篇小說;作品獲各種獎勵十五次。並有詩集《情關山水》、《旅意》;中短篇小說集《人態》、長篇小說《荒隅》、《畸殤》;長篇報告文學《大路雄風》等十二部專著出版行世。《荒隅》被收入中國西部風情文庫,《畸殤》獲鹹陽市1995年五個一工程文學獎。
豆曉峰
(公元1964~今),張家川人。著名高級獸醫師。他參加並完成的科技項目有六縣畜禽疫病普查,獲1992年度天水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張家川縣畜禽寄生蟲種類分布、侵襲規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獲1993年度天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TDP治療黃牛不孕症試驗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1995年度天水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百萬隻良種雞推廣及規模養殖技術示範、立足該地資源優勢引導規模養殖,獲天水市星火二等獎;動物布魯氏菌病穩定控制達標考核,通過了有關部門的聯合驗收;綿山羊蟀媒血液原蟲病綜合防治技術試驗研究,受到專家的好評。他先後在國家級專業技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七篇,在中國獸醫寄生蟲學會第三次學術會上交流一篇,並被收入論文集。
1998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豆沁太
(公元1968~今),山西沁水人。地方政工幹部。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山西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科七班學習。入學前在沁水縣教委工作;畢業後調沁水縣委農工部工作。
豆中華
(公元1971~今),河南淮陽人。著名地方中醫師。1981~1984年河南中醫學院學習;1984年至今淮陽縣公療醫院任副院長。擅長自擬中醫中藥丸劑、按摩推拿、穴位注射治療各類疑難雜病;在頸椎病方面有獨到的治療方法,效果顯著。深受患者的歡迎。由於其成績突出,業績被載入《中國名醫一萬家》等多部較具權威性的辭典辭書中。他決心以自己的專長,懸壺於世,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