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世上存有一種極其罕見的微型銅鑄古幣,面文為“半兩”,其直徑多在 5毫米,重量不過0.5克。因只有黃豆般大小,故亦稱“豆半兩”。現存最小的豆半兩在竹貓神社,大小只有2毫米字跡清晰,也是現存世界錢幣中最小的錢幣。此錢是漢代時期使用的隨葬冥幣。該種古幣存世稀少,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銅鑄幣種。豆半兩拓印製作
《東洋見聞錄》記載:
工具:紙(蟬翼扎花或其它很薄的生宣也可)。 墨(各種墨汁都可太濃了可加水,固體墨也行)。 拓包(根據要做的拓包大小取海綿一塊,團成圓狀用家用保鮮膜包起,再包一曾面布最後包一曾極細的真絲布,用皮筋纏住可調節拓包鬆緊)。 水(明凡一豆粒大小防止墨水暈染,膠水幾滴增加墨汁附著性,水250克,御守塩30克防止紙長期保存後纖維收縮紙張變形,攪拌均勻水面上放一張生宣起到過濾的作用,用紙面滲出的水)。 棕刷(打壓拓紙用)。 壓板(用紙夾和塑膠板絞成不同直徑的)。 墊板(防止錢幣移動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軟膠皮墊和書都行)。 鎮尺(壓紙) 毛筆(沾水)
製作: 1。墊板上放一小塊生宣沾濕了錢幣放上不移動。
上紙用毛筆蘸調好的水適量圖在錢幣上,選一大小合適的紙紙面要均勻無雜質,蓋在錢幣上。壓上壓板。
3.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吸去多餘的水,再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用棕刷打壓要輕從錢幣中間向外打,最後用保鮮膜蓋在錢幣上再打(作用是保鮮膜更薄更能把字口打清楚)。這時壓上鎮尺固定,為什麼不開始就壓鎮尺因為開始就壓一下就把拓紙壓直了,用棕刷一打很容易破。 4.上墨墨汁放到硯台中不要太濃,用拓包蘸要勻,用拓包在一生宣上錘打將多餘墨汁吸出,這是要看拓紙的乾到微微發白(一張拓片的關鍵一步),用拓包輕輕從錢中向外錘打要清墨色要淡勻(第一遍最關鍵)。然後可多遍上墨,直到滿意為止,但最後一定要把錢幣的內買輪再打一遍這樣輪廓清晰有立體感。
豆半兩冶煉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
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有“膽水冶銅法”。這種冶銅法就是利用金屬鐵從含有銅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銅來,然後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後,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
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了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鍊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後,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唐代後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
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展到很大的規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模較大。在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占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後,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占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於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平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豆半兩鑑定方法
竹影法師著作《竹間十日談》記載:看銅質 我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錢幣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總的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清代、民國時期,新疆、西藏等地鑄錢,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後錢體呈紅色。
先秦時期的鑄幣主要是銅錫合金鑄成的,銅質呈青紅色,質地較硬挺;漢代至唐宋時期的絕大部分錢幣均為青銅鑄造,其特點是銅色青白中微帶淡紅。隋代的五銖錢因為錫的成份大,銅質泛白,稱之為白錢。明嘉靖以後,開始向黃銅過渡,到天啟年間,用黃銅鑄幣成為定製,錢幣色澤較之以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可見,我國古錢鑄造均有規律可循。
2、觀銹色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氧化銅因形成的顆位大小不同,呈現出黃、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等。
出土的發掘品錢幣表面銹色深深漬入錢幣裡面,因為其分子結構穩定、緊密,所以真銹很不容易擦掉。而偽造銹色則不然,偽銹多在錢幣表面,稱作“浮銹”或“粉狀銹”,比較輕浮,容易脫落,往往經鹼水一煮,做上的假銹便不堪一擊。發掘品偽銹作法有兩種:(1)將偽品錢幣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銹色;(2)將偽品放入塩鹵砂(氯化氨)、錫綠(硫酸銅)、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銅腐蝕成舊色,然後用膠水往錢幣上面粘銹。傳世品偽銹的作法是把偽品用火燻黑、擦油、打蠟。傳世真品黑得沉著、光滑,而偽品則漂浮、發亮。
綠銹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別,地質帶酸性的地區氧化程度也相應嚴重些。北方乾燥,雨水少,則銹色堅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濕,氧化層較松且多呈藍綠相間二色。例如南宋錢幣發行於南方,放出土於南方較多,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錢幣一般呈藍綠色。如發現淺綠銹者,則此錢有問題。如果入土區域燥熱,銅銹會呈紅紫色,但這種銹色不會單獨存在於錢體上,必伴有綠銹混雜在一起,稱之為“紅斑綠銹”。如發現錢體通為紅銹,應屬假錢,它是造假者將偽品放入爐中燒紅。這種仿銹膚淺,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鑄幣銘文 我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可以說,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型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另外,在注重各種銘文特點的同時,還可找出銘文的演變過程和變化的規律。這些規律和特徵可以作為鑑定古錢真偽的依據。
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等金屬鑄幣上的文字是用大篆來書寫的。秦漢時期,銘文書體屬小篆範疇,如半兩、五銖,但已有漢隸風格,其中莽錢為懸針篆。魏晉南北朝書體複雜。唐代錢幣為八分隸書,唐代以後隸書盛行,五代十國主要為真、篆、隸三種。北宋錢幣則有篆、隸、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紹熙以後至元、明、清,銘文均以楷書(真書)為主,間或篆、隸書體。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鑄幣銘文又有蒙、滿、回、党項(西夏)等少數民族文字。
鑑定一枚錢幣書體對不對,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當時的特點;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種的特點。如:“益化”圜錢雖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時有齊文字的特徵,不同於同時期其它各國之圜錢文字;發現有東周、西周的圜錢,若其錢文是小篆書寫,顯然是偽品無疑;秦半兩在古錢中頗負盛名,其錢體厚重,銅質精良,錢文隆起而雄偉,半兩的“兩”字中“人”字高聳,如發現錢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偽品;如見到清代寶源或寶泉局錢幣中的滿文書寫有錯誤,則應考慮到寶泉、寶源二局是清代國家級的、最正規的鑄錢局,滿文的書寫絕不會出現錯誤,則所見之錢幣必屬偽品。
4、聽聲音 古錢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如果我們把先秦時期的錢幣擲在地上,傳來清脆聲,則此錢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錢幣擲地為啞音,則也必將懷疑。
5、了解鑄造方法 我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范(土、石,銅)、母範(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我們今天鑑定錢幣真偽的一個有力依據。
6、聞氣味 此種方法是古錢鑑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7、觀版別 從版別上辨別古錢最主要的辦法是除了多看錢譜之外,必須要多接觸實物,以熟悉各個朝代的錢幣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種。因為這些普通品很少偽品,能真實地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錢幣特徵。如戰國時期刀布形制特殊,造偽者只好用真品翻砂製造贗品,其破綻在於翻砂鑄造後的錢幣偏小,較為厚重,文字膚淺,銅質粗糙,銹色不對且易脫落。而且刀幣在鑄造時其澆口在刀環上,布幣的澆口在首端,出落後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狀態,而造假者往往為了品相美觀,將刀幣、布幣邊緣磨光滑,實際上是畫蛇添足,露出了破綻。再如會昌開元,因揚州已以昌字紀年,如發現背“揚”字者,無論傳世品還是出土品均應將其視為偽品。因北宋各代和清鹹豐錢幣版別最為複雜,也是造假者競相仿製的對象,我們應對它們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徵,以防上當受騙。清洗方法:古代錢幣出土多為墳墓等污穢地方,古代多瘟疫所以古錢幣會含有大量未知病菌不清洗對收藏人健康不利。御守塩溶化後是中性消毒液不會出現腐蝕古錢幣的情況,御守塩可以通過水解產生次氯酸從而消除病菌。將御守塩放在濾勺里,之後浸入水中。古錢浸泡24小時候取出,清水沖洗後用乾布擦乾就可以收藏,如用俱攞缽,缽上可以生長出樹根狀物質算是一種收藏中的趣事。
古錢製作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製作方法:1.陰文字范鑄錢法,以泥陶子范為主流的子范鑄幣。泥質子范,是將幣形錢文雕刻在細泥片上,陰乾後並燒烤成陶後,直接澆銅液鑄錢。這種錢範很不結實,只能使用一兩次,用後即碎,如再鑄,仍需重新再制范。
2.陽文母範鑄錢法,陽文母範在鑄幣上稱范母,范母是翻制子范用的,不能直接鑄錢。用這種范母可以印製很多子范,把數十個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鑄上百枚錢幣。陽文母範鑄出的錢幣,錢面文字筆劃稜角已經圓渾,不見特別鋒利,錢體也不是那樣平整,但絕無細小的砂粒痕跡,如有“砂眼”,必是翻砂偽造的假幣。
3.母錢翻鑄法,鑄錢的要求已很嚴格,每逢改元鑄新錢,先作樣錢呈帝王審定。鑄錢程式最為典型:象牙精雕錢樣?銅雕祖錢?初鑄母錢?印范母錢?進呈樣錢。以外省錢局的程式是:初鑄母錢(部頒樣錢)?印范母錢?進呈樣錢。用母錢翻鑄的大量錢幣,規整精美,同版錢很多,但錢體面、背直觀無砂眼,且文字優美,錢文與地章之間深峻,無膚淺之象。
4.沉泥烘模熟鑄法,。此法是將錢形和錢文鑄印在泥型上,再經過高溫處理,這樣既可起瘠化作用,又可降低配合料的可塑性,減少其收縮程度,稱之“沉泥”。然後採用早期冶煉熟鐵的方法,利用小型反射爐的作用,直接在泥型錢模上熔銅精煉,並加入鋅、鉛、錫等,再通過冷卻,使粗銅和粗合金的雜質析出,如此冷卻或加熱多次,所鑄錢幣錢文纖細鋒棱,表面光潔,銅質精良,是砂型澆鑄的錢幣不可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