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涇惠渠
涇惠渠,於1922年,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開始籌劃涇惠渠工程,組織測量隊勘測渭北地形,並寫出《引涇論》、《再引涇論》、《陝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涇第一期報告書》等論著。
興建背景 勘測設計 主要工程 灌溉方式 灌溉面積 -
陳渠珍
陳渠珍(1882-1952),號玉鍪,祖籍江西,後遷入鳳凰。16歲入沅水校經堂讀書,1906年畢業於湖南武備學堂,任職於湖南新軍。曾加入同盟會。是一位經...
生平經歷 沉浮歲月 人際關係 艽野塵夢 起義決定 -
沮渠蒙遜
沮渠蒙遜(368年-433年),臨松盧水(今甘肅張掖)人,匈奴族,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涼國君,謚稱北涼武宣王。天璽三年(401年)到北涼義和三年(433年)...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軼事典故 -
渠江
渠江,長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也稱渠河,古稱“潛水”,又名岩渠水,兩晉時稱巴江、巴水,宋以後定名為渠江。 據《水經》記載:“潛水出巴郡宕渠縣,南入(...
幹流概況 源流支流 水文特徵 流域概況 水利概況 -
通濟渠
通濟渠,始建於隋朝,為區分“古汴渠(汳水)”,隋朝之後又稱其為“汴河”,是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連線了黃河與淮河。 通濟渠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經鴻溝...
形成變遷 幹流情況 開鑿背景 史料記載 治理開發 -
鄭國渠遺址
鄭國渠是採納韓國水利家鄭國的建議開鑿的,為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鄭國渠自秦國開鑿以來,歷經各個王朝的建設,先後有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使渠、廣...
鄭國渠介紹 歷史由來 疲秦之計 修成功 強秦之策 -
涇渠
涇渠,又名三白渠、洪口渠。位於陝西省,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簡介 -
渠江[長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
渠江,是長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也稱渠河,古稱“潛水”,又名岩渠水。兩晉時稱巴江、巴水,宋以後定名為渠江。 據《水經》記載:“潛水出巴郡宕渠縣,南入...
幹流概況 源流支流 水文特徵 流域概況 水利概況 -
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中國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贏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
基本簡介 地理位置 歷史功績 歷史意義 歷史背景 -
鄭國渠引涇水處
鄭國渠引涇水處,即鄭國渠首遺址,暨歷代引涇工程遺址。位於涇陽縣城西北25公里張家山,涇河由此出谷。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前秦鄭國渠就座落在此,後歷代...
有壩無壩之辯 鄭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