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評語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責任,應當敢於擔責任,擔義務。 害,引咎便於稍光,這本身就是處世的一種良策。

原文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中公與八可永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譯文

完美的名譽和節操,不要一個人獨占,必須分一些給旁人,才不會惹發他人忌恨招來禍害而保全生命;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 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攬幾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進品德 修養。
【註解】 韜光:韜,本義是劍鞘,引伸為掩藏。韜光是掩蓋光澤,喻掩飾自己的才華。蕭統《陶靖節集序》說:“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遠害全身:遠離禍害保全性命。 養德:修養品德,據諸葛亮《誡子書》說:“君子之行,以靜養身,以儉養德。”

評語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責任,應當敢於擔責任,擔義務。從歷史上看,一個人有偉大的政績和赫赫的武功,常常會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歷代君 主多半都殺戮開國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現,只有像 張良那樣功成身退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於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 功之害。遇到好事,總要分一些給其他人,絕不自己獨享,否則易招致他人 怨恨,甚至殺身之禍。完美名節的反面就是敗德亂行,人都喜歡美譽而討厭 污名。污名固然能毀壞一個人的名譽,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 以全部推給別人,一定要自己面對現實承擔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懷顯得磊落。 只有具備這樣涵養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脫俗的人。讓名可以遠 害,引咎便於稍光,這本身就是處世的一種良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