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拉封丹

讓·德·拉封丹

讓·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1695)是法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詩人。代表作品:《寓言詩》、《故事詩》 。

基本信息

簡介

讓·德·拉封丹  維基讓·德·拉封丹

讓·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法國詩人,以《寓言詩》(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留名後世。

讓·德·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納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寓言詩》的初版於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生平

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詩《兩隻鴿子》插圖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詩
《兩隻鴿子》插圖

1621年9月7日出生於法國香檳省的蒂埃利堡,父親是湖泊森林管理處的小官吏。他從小生長在農村,熟悉大自然和農民的生活。他幼年時常跟父親到樹林裡去散步,從小就對大自然產生了無比的熱愛。他在祖父豐富的藏書中發現了馬萊伯的抒情詩,從此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641年,讓·德·拉封丹去巴黎學習神學,後又改學法律。1647年由父親作主娶了年僅14歲的瑪麗·埃利卡特為妻,1652年接替父職。但他不善管理,終於在1657年攜家定居巴黎。

讓·德·拉封丹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達官貴人的庇護之下。他首先投靠財政總監富凱,以每季度寫幾首詩來換取一筆年金。1661年富凱被捕入獄,拉封丹陷於困境,妻子返回原籍。他先後投靠過奧爾良公爵夫人、德·拉·薩布里也爾夫人、銀行家之女安娜·德爾瓦。

1663年年末,他返回巴黎,常常出入沙龍(文藝俱樂部),對上流社會和權貴有了更多的接觸和觀察的機會。1668年,他出版了《寓言詩》第一集,引起很大反響,建立了他的文學聲譽,到1694年,共出版了12卷。此外還出版了5卷《故事詩》。拉封丹在1684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但他在去世前兩年表示懺悔,公開否定了自己的作品。拉封丹一生始終為皇室所冷落,但由於文名愈來愈高,於1683年進入法蘭西學院。晚年皈依宗教,拉封丹於1695年4月13日去世。

拉封丹一生缺錢,但多有貴人扶助,包括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富凱(Nicolas Fouquet),也與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文壇巨子友善。富凱失勢被捕後,拉封丹曾公開為他求情,惹來路易十四的不悅。拉封丹在巴黎辭世後,安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影響

拉封丹的寓言善於借用現成的民間故事情節,運用詩的語言對之進行再創造。他的寓言詩對17世紀法國社會上的醜陋現象進行了大膽的諷刺。讓·德·拉封丹的寓言詩,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

拉封丹創作的寓言故事擅長以動物喻人,諷刺勢利小人和達官貴人的醜惡嘴臉。已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中的名篇,如狼和小羊,烏鴉和狐狸等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廣為流傳。他的作品對後來歐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響。

作品

《寓言詩》(1668年—1694年)

《故事詩》(1664年~1685年)

《普敘赫和庫比德的愛情》(1669年,韻文小說

名言

1)耐力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

《寓言詩》中的名句:

2)總要有人愛聽,拍馬屁者才活得成。(... Tout flatteur/ Vit aux dépens de celui qui l'écoute.) ─〈烏鴉與狐狸〉("Le corbeau et le renard"),卷一第二篇

3)寧吃苦不願死,世人莫非如此。(Plutôt souffrir que mourir, c'est la devise des hommes.)─〈死神與樵夫〉("La mort et le bûcheron"), 卷一第16篇

4)吾躬能屈,風吹不折。(Je Plie et ne romps pas.)─〈橡樹與蘆葦〉("Le chêne et le Roseau"),卷一第22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