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示要

讀經示要

讀經示要,是作家熊十力的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熊氏寫作的第一部系統地研究論述儒家哲學思想的著作。書中極力推崇六經中之《易》與《春秋》,並以“六經注我”的精神,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讀經的意義與方法。

基本信息

作者:熊十力

簡介

《讀經示要》是熊十力的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本書為熊氏在重慶北碚勉仁書院任教時為學生講解六經而作,也是熊氏寫作的第一部系統地研究論述儒家哲學思想的著作,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說:“今當融貫中西,平章漢宋,上下數千年學術源流得失,略加論定。由是尋晚周之遺軌,辟當代之弘基,定將來之趨向。”書中極力推崇六經中之《易》與《春秋》,並以“六經注我”的精神,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讀經的意義與方法,是熊十力對國學的打通與梳理,究天人之際,成大家之氣象。

作者簡介

熊十力(1884—1968),中國現代思想史上最富原創性的哲學家之一。原名繼智、升恆,字子真,晚年稱漆園老人。湖北黃岡人。曾參加武昌起義和護法運動。1920年入南京支那內學院研究佛學。1922年至五十年代末到北京大學任教,抗戰期間曾在四川復性書院講學,晚年定居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特別邀請人士”身份參加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後被選為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融會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歸於儒,秉“中體西用”模式對佛教唯識論加以改造,創發以“恆轉”為本體的哲學體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識論》、《體用論》、《乾坤衍》、《十力論學語要》、《佛家名相通釋》、《原儒》等。

內容介紹

熊十力效法孟子,以心性為新儒學基礎。而其人胸有大志,不安學者生涯。

第一部分主要是比較中西的異同,從而提出讀經的需要。

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經典的形成和流傳過程,評述各種觀點。

第三部分則是就六經進行講解。主要是集中於易和春秋,表明其本體論和政治主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