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傳入中國之後,譯製片的雛形逐漸形成,早期的外國影片大都是無聲片,即使到了有聲片時期也都是原音放映的,因此為了幫助觀眾能更加充分了解影片的內容,放映者往往會採取各種方法,儘量達到翻譯影片的目的,1937年11月4日,大光明大戲院首次出現了“譯意風”的套用。“譯意風小姐”專事同聲翻譯工作,每個座位的背面都可安插一部耳機,觀眾可以通過這種有償的服務了解影片的內容。
新中國的譯製片工作是從1949年開始的。1948年,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廠長袁牧之躊躇滿志,決心大幹一場,他提出了七種影片的生產計畫,即新聞片、藝術片、科教片、美術片、翻譯片、幻燈片、新聞照片(其中翻譯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譯製片)。
綜觀譯製片所帶來的影響,我國的電影譯製工作為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為普及電影文化,開闊中國電影人的思路,以及促進中國電影藝術的提高和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為中外交流架起了一道全新的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