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予學校

警予學校

警予學校座落在縣城西落陽橋,東接警予館,西臨落陽橋,南靠漵水河,北面是警予路。方圓12.6畝,成四合院型。學校前身是漵浦女校,創建於光緒三十二年。歷經了漵浦女校、漵浦簡易女子鄉村師範附屬國小、縣立第二國小、首善鎮中心民國校、城西完小、城關鎮二完小,至1978年,為紀念向警予烈士,湖南省宣傳部下文改名為“警予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警予學校警予學校
波光瀲灩的漵水河畔,古木參天的警予館旁,盛開著一朵絢麗的教育之花——漵浦縣警予學校。這是一所歷史悠久和具有光榮傳統的老牌名校。
一九二二年編著的縣誌中記載:“縣立女子學校,光緒三十二年陳次伊等呈請知縣沈葆宜就西湖塘朱氏祠借設以常年弗無出施停辦民國二年舒釒監”淵周啟明等呈請縣知事劉澤渠,就城西文昌閣借設三年以水災移西離學暑五月復遷,今址面積一萬二千一百四十四方尺,並借用節孝祠,昭忠祠為校舍,現畢業一次補習科12人高等班十三人,國民班二十人。”

創辦

警予學校警予學校
漵浦縣立女校校於民國二年即一九一三年在文昌閣辦學三年,因水災(文昌閣臨近河岸)於一九一六年五月遷址文昌閣以上一百多米處的節孝祠、昭忠祠。一九一六處秋,向警予在周南女校畢業,抱著教育救國的心愿,壯志滿懷,回家鄉接辦了漵浦女校,招收了男學生,提倡新風尚,強調科學與民主,反對封建與專制,她為了動員學生入學,翻山越嶺隻身步行幾百里,挨家挨戶勸家長允許女兒上學,先後到水東、兩丫坪、低莊、祖市殿、花橋、小江、江口等地勸學。為了辦好學校,向警予從長沙、常德等地邀請一批思想進步的同學擔任女校教師。例如任培道、熊李兄、吳家瑛、蔣如竹、易克勛等,他們以後都是新民學會的會員,從此,漵浦女校從教育救國的基地變成了革命的據點。
向警予烈士接辦學校後,實行男女合校,女校招收男學生,聘請男老師,這有力地衝破了封建枷鎖,衝擊了封建權威,她主張“教育之目的,固非徒以鑄造適應於現時社會之人,而尤以鑄造因現世之社會,而創未來之社會,以左右現世之社會之人。彼軼群邁眾之士,移風移俗,前無古人者……”“教育之效力不但當得於兒童在校之時,尤當注意兒童出校以後,理甚明也。例如學校之服務,乃以養成兒童將來勤勞從公之習慣……”對學生的教育,她主張重教育和誘導,培養學生自覺,她提倡“教育欲取重自動也,其先尤必養成兒童純潔之感,練習兒童正確之判斷,夫然後臨機應變,因時置宜,可言於自動。”她還提出“吾輩當求,真心得,做真事業,尤其要樹好身體基礎。”在她《致體操音樂專科畢業贈辭》中寫道:“願君為音樂體操放桀爛之花。警予猶有待教育諸君者,蓋嘗聞之,音樂者淑,性養氣者也,體操者強身健神者也。”警予的教育思想宗旨就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掃除舊習,她親自帶領學生上大街清掃垃圾,意在清除人民頭腦中的舊思想,喚醒人們振興華夏。在教學方法上,她主張教授“要引起兒童自己之活動,應接於新事物為目的”,對學校的組織管理,她有一套完整的機構。
向警予任校長期間,漵浦女校有教職工7人,一個高小班,四個初小班,一個縫紉班,她的辦學經費,辦學初期得到父親的幫助,後主要由縣裡撥給。
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列主義傳入中國,向警予同志接受了馬列主義的影響,於一九一八年六月上書縣知縣要求“辭去校長職務,以便深造”。秋後,她離校去北京補習法文,準備去法國勤工儉學。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運動遍及全國,她又回到漵浦組織反日運動,年底才離去赴法。
警予走後,校長職務由當時吳知縣的侄女吳家瑛擔任(吳家瑛為新民學會會員),她繼承並發揚了警予同志的辦學宗旨,力圖發展女學,據《漵浦縣教育概況》中記載漵浦縣立女子簡易鄉村師範附屬國小概況中寫道:“本校於民國三年三月舒釒監”淵等呈請縣府就縣立女子國小校,是年夏因水災遷於學宮街西齋×年復遷回文昌閣,從此力圖發展,民國九年及十四年增築新樓房兩棟作為教室及圖書館。陳設高、初兩級國小班外,又有縫紉專科一班,定為縣立女子學校。迄民國十年後,學生逐漸增多,逐增築校舍。推廣班次,十九年呈準加辦鄉村師範一班,二十二年奉令更名漵浦縣立女子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其原有各國小班、職業班逐改為附屬國小,因班次過多,迭次增築校舍尚不敷用,二十五年秋收幼稚園移至學前街縣立模範分校後進,作為女子學校之分校。”
學校現保留的舊六角亭建於民國二十二年,現屬縣級文物。
民國十六年二月以後,由向望塵(女)擔任校長,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據民國二十八年的記載,女校已有1—6年級13個班,另有兩個縫紉班,一個幼稚園班,總計五百多學生,24個教職員,大約到民國三十三年左右向望塵離職。1938年1月至1941年8月,改名為縣立第二國小校,由張光楣任校長。
1941年9月至1949年9月又更名為首善鎮中心民國校,1949年更名為城西完全國小,至1952年,又更名為城關鎮第二完全國小,直到1978年,為了紀念向警予烈士,由省委批准更名為“警予學校”,1984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路過漵浦,給學校題名“警予學校”。
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在各方面進行了撥亂反正,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了發展,人們生活有了改善,與此同時,教育事業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了。警予學校這樣一個小小的城鎮國小,由1979年的18個班930多學生到1984年已發展成22個班1240個學生,教職工54人,建築面積4525平方米,1982年改修了一棟4間教室的樓房,1983年新建教師宿舍一棟,三層樓房計930平方米,住進了18戶教工,80年以前學校沒有一件電化教學設備,85年時擁有2部幻燈機,三部投影機。
由於警予烈士生前對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曾任我黨的第一任女部長,因而受到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婦女的愛戴。在我國華東師範學院任教的日本朋友仁木富美子(女)於一九八一年四月,利用休假時間專程來我校參觀考察,並和我校建立了交往,她知道我校五月一日(向警予烈士殉難日)為校慶日,於八二年四月從日本寄來一個電喇叭給我校做紀念,八四年又從日本寄來兩條7米長的呢龍綢做的彩魚為校慶禮物。
作為烈士創辦的學校,警予學校努力辦出自己的特色,警予傳人們認真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警予校長的辦學思想,向警予同志提出的校訓“自治心,公共心”就是要求學生要自覺,自己管理自己,要有一心為公的共產主義品質。警予校長的教育理論,在其後來人身上得到發揚光大。
1979年9月至1992年8月,李惠秀同志擔任校長,學校得到飛快發展,校門、主體教學樓先後竣工,校園規劃初步完成。學校特別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和特長培養,第二課堂活動全地區觀摩推廣,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學校被評為全省師德教育先進集體,許多年青教師成長迅速。2000年以後舒錦萍、張雲鷹、謝秀雲、舒春娥等人分別在深圳、長沙、懷化等地擔任校長,其中張雲鷹成為全國名校長,與舒春娥均成為特級教師。1992年9月至1998年8月,舒錦萍、舒友英先後擔任校長,學校完成“普六”“普實”等工作,完成了教學樓後續工程,三機一幕進教室,實驗室普及達標,大隊部被評為全國雛鷹大隊。
1998年,黃淑珍同志擔任警予學校校長。學校在實踐、創新、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著這樣一個思路:即追求新的辦學精神,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實施新的形象工程。在這種理念倡導下,全體教師也更新了觀念,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學校始終堅持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樹立四種形象(素質教育先行校、教育科研示範校、基礎教育品牌校、對外開放視窗校),沿著“辦有特色的學校,育有底氣的新人”的辦學目標奮進。
1999年9月,在五年級二班家長委員會的帶領下,全校家長共為學校捐贈了價值50多萬元的電教設備。31個教學班六機一幕全部到位,教室所有東西全部換新。2000年,在市、縣領導的督導支持下,學校又籌資近48萬元,建起了校園小星星電視台,多媒體電教室,課件製作中心,雙控閉路系統。2001年,配備了校園電視台采編系統、校校通衛星接收系統、雙控課件演播系統,建起了課件製作中心,為小星星電視台增添了刻錄機、字幕機、攝象機和數位照相機等。2002年籌建了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和第二計算機室。改裝了智慧型廣播,還建起了校園網,配置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13G、多媒體學習素材資源15G、科利華校園網平台標準版軟體1套、K12數字閱覽室資源10G、K12學科資源庫60G、宏軟電子教室軟體1套。2003年添置了兩台雷射印表機,建設了網站,修建了科教樓。2001年以來,學校在硬體建設方面共投入了337.26萬元,在軟體建設上,投入了4萬多元。在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檢查時,學校的信息技術環境建設、領導與教師的觀念、課題研究等多方面工作得到了檢查團領導的高度評價,檢查團對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評價是

特色

“一新二多三高”,“一新”是指學校行政、教師的觀念新,“二多”是指學校的信息技術課題多、學校成果多,“三高”是指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檔次高、教師教育技術素質高、信息技術效益高。2000年被評為“懷化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2001年,學校被掛牌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同時被評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
為了創辦學校特色,謀求學校可持續性發展,警予學校非常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制定了“以重點課題為龍頭,普遍開展,全面豐收”的“十五”教育科研計畫。成立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實研究小組,校長黃淑珍同志親自擔任課題組組長,副校長張林主管教育科研工作,宋躍慶、鄭高華、唐金玉、郭喜翠、向君蘭、周怡、楊華、彭麗君、姜永琦等老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為學校的教育科研做了巨大的貢獻,學校先後參加了國、省級教育科研活動,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子課題《“信息網路環境促進小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研究”》等四個課題的研究工作。近三年,學校一方面認真做好《發揮校訓在新時期的德育功能》《國小考試改革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研究》等課題的結題驗收工作;另一方面,又陸續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有縣級立項課題《最佳化學具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省音像社立項課題《多媒體快速作文教學》、《CAI課件的製作與輔助教學的研究》、《國小計算機的教材教法的研究》(2003年,這三個課題整合為省音像社“十五”課題《CAI課件製作及套用》),有省電教館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子課題《國小多媒體教學》(2002年12月改題為《信息網路環境促進小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研究》),有省規劃辦立項的《以本土文化為基礎的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全國小語會立項的《發展與創新》,另外還有學校個人課題《不良行為的矯正》。經過幾年努力,學校課題管理進一步規範,課題研究逐步落實,科研檔次逐步提升。2003年學校申報的省級課題《以本土文化為基礎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被湖南省教育科研規劃辦審批為省“十五”一般資助重點課題,這是以學校名義首次直接到規劃辦申請的課題,結束了學校只有掛靠課題的歷史。
學校的硬體、軟體、潛件均躋身省級先進行列,學校有國小部和幼兒部,共42個教學班,2700多個學生,教職工97人,有特級教師2人,名教師3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骨幹教師7人。獲國家級榮譽稱號2人,省級榮譽稱號11人,獲市級榮譽稱號18人。學校先後被掛牌為湖南省“現代教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模範職工之家”、“省級綠色學校”、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紅領巾示範學校”;懷化市“文明學校”、懷化市“‘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工會工作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少先隊兩次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
2005年9月,副校長張林主持工作,2006年4月張林正式擔任校長,學校進入新的發展期。學校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員,關注生命,奠基未來”的辦學理念,實施“注重校本,全面發展,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策略,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弘揚警予精神,致力於追求“以生命感召生命”的教育,注重“德學齊修、敬業善教樂研”的教風和“情智並舉、好學敢創悅思”的學風建設,努力打造“為學求實、為人求真”的校風,朝著“追求生態成長,實現和諧發展”的辦學目標銳意進取,校園環境追求品位,校園文化發展內涵,生態校園倡導人文,學校發展立足校本,取得了驕人的辦學業績。
學校規模繼續擴大,是全縣最大的國小,到2008年9月,學生達到3200人,教師165人,其中特級教師5人。學校兩基、兩督工作成效顯著,學前教育事業充分發展,完成了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的複查驗收,“普圖”、平安文明校園創建、體育衛生、文明衛生、家長學校等工作先後完成省級掛牌驗收,學校新呈現出藝體教育、科研、家長學校等辦學亮點。學校打造了圍棋學校品牌,圍棋進校園,進課堂,校園圍棋聯賽創全國先河;藝術教育碩果纍纍,唱響校園活動成為校園亮麗的風景線,群舞《龍舟情》於2007年代表湖南參加全國中國小藝術展演活動獲一等獎,並在央視三台《激情廣場》欄目演出;家長學校以及學習型家庭創建工作經驗在省里交流,市縣推廣,先後接待了十多批兄弟縣市的同行來校參觀取經;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工作凸顯成效,省“十一五”教育專項課題《網路環境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進展順利,校園部落格、師徒結對、成長規劃等活動彰顯成效,教師成長迅速,課改推進紮實。德育活動豐富多彩,關愛留守兒童、感恩社會等系列活動在市以上媒體報導。學校先後被授予“懷化市示範性國小”“湖南省示範家長學校”“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創建信用單位先進集體”“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示範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先進單位”“湖南省貫徹《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單位”“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單位”,2007年9月,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教育集體”榮譽稱號,倍受社會各界的矚目,樹立了品牌學校的良好形象。
幾度風雨洗禮,幾番心血潤浸,警予學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超越現在”是全體警予人不倦的追求。天道酬勤,警予人一定能夠在新的起點上成就更為卓越的輝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