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韓國歸僑1947年出生,青少年時期韓國長大。7歲左右開始學習跆拳道,17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跆拳道教練,20歲起連續3年獲得韓國一項跆拳道賽事冠軍。據說當年蔣經國先生出訪韓國,韓方特派譚師父表演跆拳道,於是蔣先生請譚師父到台灣發展。1970年他到台灣創辦了“中華民國跆拳道委員會”,台灣跆拳道奧運會上拿金牌與譚師父開創之功多少是有聯繫的。在台灣期間教習眾多人士跆拳道,其中更有二位著名功夫片明星下文提及。那時因李小龍而功夫片大盛許多電影公司找有真功夫的人拍電影,1972年他與18歲的新人林鳳嬌合演《潮洲怒漢》,譚師父就此一炮而紅。其後十年間出演近40部功夫電影流行一時,常常一天拍8部戲,最高峰時27天沒回家睡覺,獲得了一代腿王的稱號,我覺得英文綽號更妥“FlashLegs”。80年代初傳統功夫片潮流漸退,1982年他與秦漢拍了最後一部影片《最後一口氣》,結果照應片名他結束功夫電影生涯遠走美國洛杉磯開辦個人跆拳道館(個人認為譚師父是聰明人,得失兩心知看得開。想想劉家輝當年紅時曾志偉給之跑龍套,後來邵氏關門只得接拍些垃圾角色,感慨良多ING就此也保住了譚師父在我心中高大全形象)。此後20多年息影未在螢幕露面真耐得住不服不行,1993年香港拍的一個英文功夫記錄片中有他的採訪。2004年《功夫》中周星馳透露本打算讓譚師父演火雲邪神這個BOSS角色,說他因傷退出了。其實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譚師父看了劇本不想接拍此角色,看看火雲我為譚師父感到慶幸,沒有破壞心中譚師父一慣的英雄形象,真演了《功夫》我可要為他哭死了。好像2003年後譚師父回到台灣發展事業,是什麼喜來健公司總裁,推廣一種韓國流行的溫灸自療床。衷心祝願他好運連連,人財兩旺,但最最期待的是他能在大螢幕上玩一把復出遊戲!
招牌動作
單腿站立
不停地用左腿進行攻擊,整體極富平衡性、協調性同時兼具韻律味,極具觀賞性與美感。絕對讓人過目難忘,其出腿直且高,側身一踢腿好像成了豎立的一字馬,端是好看!
壁虎功
實在不好意思《潮洲怒漢》沒看過,裡面有真實的表演。據說就是用兩腿及手在兩面牆之間靈活爬弋,可能後來成龍電影有它的影子。
介紹精選
精選1
1972年《潮洲怒漢》成名作,有“壁虎功”的噱頭可看,還有林鳳嬌首現銀幕助陣,應該不容錯過。
精選2
1975年《密宗聖手》他為嘉禾拍的首部電影,110萬的票房還不錯與當時著名功夫女星茅瑛主演,裡面有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跑龍套(這個龍套陣容有點石破天驚喲,為了龍套大家一定要看),嘉禾第二部作品《少林門》是我看過譚片子中最差的,沒什麼特點。譚師父最出色的電影都是台灣電影公司製作的,他們可能更能理解與把握譚師父的表現特色。
精選3
1976年《南拳北腿活閻王》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與南拳形象人王道(他也是我兒時喜歡的明星之一)合演,由此開創這類南拳北腿的功夫片經久不衰。李作楠為本片導演,他在70年代導了許多功夫電影,值得大家銘記。
精選4
1977年《決鬥太陽塔》小時候印象最深的電影,譚師父進塔挑戰多個高手一層一層往上打,看得我熱血沸騰。具體情節因時間太久遠實在說不上來了。這個應該是抄襲李小龍的電影情節,但那時從那裡能知道李小龍呢!
精選5
1977年《雍正命喪少林門》與黃家達、嘉凌(女)一起主演,影響至今是我仍然相信雍正是被呂四娘暗殺,記得雍正最後是無頭的。第一次知道了呂四娘、甘鳳池、白泰官的故事。我納悶這么好的題材怎么沒人重拍,可惜真可惜呀!!!
精選6
1978年《龍拳蛇手斗蜘蛛》與李作楠、王道的再度合作,非常經典!以致兒時夥伴動不動就向人發招,蛇手盛行一時。我記憶最深有兩招“懶蛇伸腰”、“水蛇過河”。
精選7
1978年《胡惠乾血戰西禪寺》與戚冠軍主演,這片我沒看過,但據說是其腿法表現的集大成之作,片中以多種方式展現了譚師父的非凡腿法。(我看了此片簡直激動得死去活來,譚師父演的是白衣如雪的反派高進忠,腿法簡直出神入化、超凡入聖。絕對可以當著跆拳道教學片,一腿一式都極盡其致!)
精選8
1979年《血肉磨坊》與姜大衛 狄龍等明星合演,這次譚師父少有的演了一個大反派,最後出場與姜大衛在磨坊決一死戰,相當精彩當年我可沒記住姜大衛,年紀太小了實在記不下來只知道譚師父。這片導演是鮑學禮,武術指導袁祥仁還不錯吧。
其它與孟飛合演的《方世玉》系列、《蛇鶴丹心震九州》,《太極八蛟》、《南北腿王》等都非常出色。
出演電影
上映年 作品名
1973 潮州怒漢 The Hero of The Waterfront /THE HERO FROM CHIU CHOW
1974 珠江大風暴 飾 阿唐
1975 賊公計 The conspiracy of thieves
1975 Silent Guest from Peking
1975 密宗聖手 飾 小許
1976 少林門Hand of death
1976 鬼吼斷魂刀Knife of The Devil’s Roaring Soul Missing
1976 南拳北腿活閻王The hot, the cool and the vicious
1976 日落紫禁城Sunset in The Forbidden City / Fist to Kill
1976 傳奇方世玉Young Hero of Shaolin
1976 火燒紅蓮寺Story in Temple Red Lily
1976 十三太保李存孝 General stone
1977 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Secret of the shaolin poles
1977 太極八蛟Shaolin Deadly Kicks / Deadly Kicks/ Flash Legs
1977 神拳霸腿追魂手The Boxer’s Adventure
1977 決鬥太陽塔 Duel with the devils
1977 千刀萬里追 Super dragon/ Dynasty 空飛ぶ十字剣
1977 雍正命喪少林門The Shaolin invincibles
1978 鱷魚頭煞星 The tattoo connection
1978 龍拳蛇手斗蜘蛛 Challenge of death
1978旋風方世玉The prodigal boxer
1978 蛇鶴丹心震九洲Snake and Crane Secret
1978 四狼HORROR HOLIDAY
1978一代英豪Hero of the time
1978 胡惠乾血戰西襌寺Show Down at The Cotton Mill
1978 天地雙腿Dual flying kicks
1979 血肉磨坊 Blooded treasury fight
1979 冷刀染紅英雄血 Revenge of the shaolin master
1979 Scorching Sun Fierce Wind Wild Fire
1979 金劍Revenger
1980 風流殘劍血無痕 The mask of vengence
1980 南北腿王 The leg fighters/The invicible kung fu legs
1980 苦漁女神龍 Heroin Tribulation / Sea Dragon Goddess
1980 八絕 The eight escorts
1980 少林英雄HEROS/UNFORGIVEN OF SHAOLIN
1981 功夫皇帝The kung fu emperor
1982 血戰大二膽
1982 小刀會 Godfathers of fury/ Little Knife Party
1982 最後一口氣Last Breath
猛龍壁虎小拳王The Dragon, The Lizard, The Boxer
英雄出少年The Guy with Secret Kun Fu
相關新聞
成龍當年只是他替身
造就譚成名的原因,要多得李小龍當年令港台颳起一片功夫電影熱潮,當時仍是影壇新人的譚道良,亦被邀拍電影《潮州怒漢》,原來的女主角甄珍不欲與他合作,最後改由當年也是新人的林鳳嬌擔綱,不料《潮》十分賣座,譚林兩人因此一炮而紅,之後片約接踵而來,代表作有《南北腿王》、《少林門》等電影。其中他拍攝《少林門》時,現為國際巨星的成龍還在當龍虎武師,為他做替身。
譚道良在70年代紅遍亞洲,他曾向傳媒透露,當年常常日趕8部戲,最高紀錄27天沒睡覺。至80年代,傳統功夫片熱潮退卻,譚與秦漢拍了最後一部電影《最後一口氣》後便息影,之後曾投資拍片,但賠本收場。
周星馳籌拍電影《功夫》時,屬意譚道良擔任其中一角,惟他在開拍前退出,周其後找來梁小龍代替,不過譚一直不肯透露拒演的原因。
影響
《少林門》(Hand of Death,1976),吳宇森加盟嘉禾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電影,亦是他唯一一部古裝功夫片,吳宇森式暴力電影由此便拉開了歷史的序幕。當時尚未成名的成龍以“特別介紹”出鏡,拍攝打戲時還曾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覺;洪金寶擔任武術指導,並出演二號反派,洪金寶的動作設計極見精心,所有動作均一招一式硬橋硬馬,尤其最後與大反派田俊的那場“生死決”,打得酣暢淋漓,充分展示了功夫片的魅力。同時,這部影片是“洪金寶、成龍、元彪”這三位師兄弟首次共同出演的影片,元彪和元華在其中只是有幾個鏡頭的龍套武師。
其實,這部《少林門》真正的主角,乃譚道良也。譚道良,七十年代紅遍亞洲的功夫巨星。他是韓國歸僑,跆拳道高手,在韓素有“飛腿”之稱,曾受蔣經國之邀,在台灣創辦了跆拳道委員會。1972年譚道良以影片《潮洲怒漢》一招“壁虎功”名震影壇,相繼拍攝了《密宗聖手》《南拳北腿活閻王》《雍正命喪少林門》等經典作品。
《少林門》是譚道良為嘉禾拍攝第二部影片,成龍在其中只能算是個配角,連帶兼職譚道良的替身。譚道良在台期間,曾親自教習並提攜眾多人士,這其中包括著名功夫片明星《鷹爪鐵布衫》劉忠良,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也是拜他為師。周星馳籌拍電影《功夫》時,屬意譚道良擔任火雲邪神一角,惟他在開拍前退出,周其後找來梁小龍代替,不過譚一直不肯透露拒演的原因。
據說30多年前,已故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曾被一名武師簽下生死狀挑戰,結果李小龍僅用了兩個回合,便將該名曾蟬聯三屆跆拳道冠軍的武師擊潰。事件被香港傳媒大肆報導,據悉,該名夠膽與李小龍決鬥的武師就是譚道良,譚亦因此聲名大噪,晉身影壇。
成名背後
成龍當年只是他替身
造就譚成名的原因,要多得李小龍當年令港台颳起一片功夫電影熱潮,當時仍是影壇新人的譚道良,亦被邀拍電影《潮州怒漢》,原來的女主角甄珍不欲與他合作,最後改由當年也是新人的林鳳嬌擔綱,不料《潮》十分賣座,譚林兩人因此一炮而紅,之後片約接踵而來,代表作有《南北腿王》、《少林門》等電影。其中他拍攝《少林門》時,現為國際巨星的成龍還在當龍虎武師,為他做替身。
譚道良在70年代紅遍亞洲,他曾向傳媒透露,當年常常日趕8部戲,最高紀錄27天沒睡覺。至80年代,傳統功夫片熱潮退卻,譚與秦漢拍了最後一部電影《最後一口氣》後便息影,之後曾投資拍片,但賠本收場。
周星馳籌拍電影《功夫》時,屬意譚道良擔任其中一角,惟他在開拍前退出,周其後找來梁小龍代替,不過譚一直不肯透露拒演的原因。
背景故事
功夫巨星轉做生意人
現為喜樂健溫炙床總裁的他,開始從事健康產品生意,他在辦公室處理檔案時,一副生意人樣子,實在令人難以想像,眼前善目慈眉、身形微胖的中年漢,就是曾經在1970年代紅極一時、武藝超群的功夫巨星。1970年代,李小龍憑《唐山大兄》一片,開創硬橋硬馬真功夫電影熱潮,其他功夫高手如譚道良、黃家達及陳星等等,亦相繼崛起影壇。
《潮州怒漢》一炮而紅
憑首齣電影《潮州怒漢》一炮而紅的譚道良,票房高達297萬元,直逼李小龍《唐山大兄》的三百多萬。兩人一時瑜亮,傳媒喜相提並論,猜測誰的武功最高。
事隔三十多年,李小龍早已乘鶴西去,譚道良也退出影壇,但這種比較卻沒完沒了,甚至演變成有傳媒繪影繪聲,描述當年兩人曾進行一場生死決鬥,譚僅在兩個回合內,就敗於李小龍腳下。
與李小龍素不相識
對於這個傳聞,譚委屈地苦笑一下,嚴肅否認:「根本沒有這件事,發生了傷人案後,不知為何,有一份報紙開始這麼寫,結果傳到美國,很多徒弟徒孫致電給我查詢,問是否被李小龍打敗過……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大傷害,我一直想澄清。」對練武者來說,未打已判輸贏的比試,是莫大恥辱。
他稱,與李小龍素不相識,只曾在餐廳碰見一次,話也沒有談上半句,不過,對小龍還是惺惺相惜的,欣賞其對武術和電影的熱誠。
李小龍奇蹟走紅後,電影公司醒覺到賣座電影,可以不需要大明星撐場,找到打得之人同樣可以大收旺場,所以,電影公司便到東南亞四處物色隱世高手羅致旗下。
1970年代初,任台灣國軍教官的譚道良,跆拳道功夫精湛,深獲一名本港導演賞識,邀請來港拍戲。他微笑地說:「我只愛練武,完全不懂電影,也不看。」
為了不令推薦的上司為難,譚答應試拍一部,並與電影公司約法三章,拍得好的話就拍下去,不然就「再見」。
豈料,電影《潮州怒漢》一出,譚抱住一名女童大展「壁虎功」游牆走壁的絕技,及凌空飛腳的上乘腿功,看得觀眾如痴如醉,票房賣個滿堂紅,譚搖身一變成為武打巨星,譽為「腿王」,連當年的成龍也曾任其替身。
27天趕戲 不眠不休
人紅了,片約自然不絕,《英雄出少年》、《一代英豪》、《天地雙腿》、《千刀萬里追》一片接一片,高峰期日趕8部戲,試過27 天不眠不休。譚形容:「當年忙到一開機就打,自己都不知道拍的是甚麼電影?」
16年拍了53部電影,譚坦言賺錢很多,但左手來右手去:「朋友拍戲,我便出錢給他們,那時錢容易賺,不知錢是甚麼,我想這都是年輕人的通病吧?」說後盈盈一笑,帶點慷慨的豪氣。
1973 年,李小龍殞落,功夫片由盛極慢慢轉向衰落,至1980年代,譚與秦漢拍罷電影《最後一口氣》便告息影,他笑說:「為電影拼了最後一口氣,錢也花光了,被逼轉行。」
回顧那段影圈歲月,譚承認因當年年少閱歷淺,有的內心戲拿捏不準,但武打動作則交足功課,尚算可以。假如沒有與電影結緣,譚道良會是怎樣的譚道良?他說:「可能一無所有,雖然拍戲很辛苦,但許多值得回味,否則一輩子平平淡淡,沒有一點精采。」人生如戲,其實戲裏戲外都在趕拍人生的戲分。
洛城授徒 弟子逾千
告別了香港,譚攜妻兒往美國洛杉磯開設武館,至今徒弟累積逾千,譚道良武館在美國兩萬多間武館中名氣很大,獲獎無數,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亦拜他為師。
周星馳開拍《功夫》,曾誠邀譚道良出山,飾演火雲邪神,譚承認:「周找過我籌備電影,對我期望好高,但我沒有做好準備,所以婉拒。」
當一切準備就緒,譚道良坦言不排除復出拍戲,首選的還是功夫片,但經過風霜磨練,演繹內心戲相信有很大進步。
香港電影中的武術指導
武術指導最早出現在 20世紀 60年代末期。隨後李小龍橫空出世,五部經典功夫片轟動全球,使得“功夫”一詞正式出現在英文詞典中,而武術指導也由此倍受重視,至 80年代遂形成幾大動作武師班底。其中尤以成龍的成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寶的洪家班和劉家良的劉家班最為有名,又有程小東、元奎、唐季禮、元彬、董瑋等撐起香港功夫片的另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