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升順

譚升順

譚升順 (1940—2009),教授、博士導師,男,漢族,陝西省西安市人,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 現任西安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博導,衛生部藥品及科技成果評審委員,中國菌物學會醫學真菌學組、醫院感染委員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性病學組組長。 陝西省皮膚科學會及醫學美容學會副主任,陝西省性學會常務理事、性傳播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及西安市皮膚科學會常委,陝西省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衛生廳西安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和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皮科醫學文摘》副主任編委,《臨床皮膚科雜誌》、《中國皮膚性病雜誌》、《西安醫科大學學報》、《中國醫學美容雜誌》、《全科醫學雜誌》編委。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在日本醫科大學、日本順天堂醫科大學研修,任客座研究員

1995年被聘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後又任西安醫大、交大博士生導師

1988年至1998年任西醫大二院皮膚科主任,皮膚病分院院長、皮膚病研究所所長、皮膚科黨支部副書記

1998年後至今繼任皮膚病研究所所長

從事皮膚、性病學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0餘年,著重研究銀屑病、皮膚真菌病、色素性皮膚病及皮膚科外用藥物。主持科研課題“銀屑病患者核酸代謝的研究”、“鱗屬多肽注射液的研製及臨床套用”等七項獲得省、廳局級科研成果獎,培養碩士研究生8名,博士生2名。多次參加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菲律賓、法國等多次國際學術會議進行交流。主編及參編《皮膚黏膜症狀鑑別診斷》、《實用皮膚科學》、《實用皮膚性病學手冊》、《常見皮膚病防治》、《實用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皮膚病方藥手冊》等專著八部。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系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教授。

譚升順還有新著《臨床真菌病》、《急重症皮膚病的處理》、《肛門生殖器四周皮膚病性傳播疾病的臨別診斷》等待出版。

主要學術論著

《以皮膚斑塊性浸潤和腫瘤表現為主的B細胞淋巴瘤》

《複方倍他米松聯合能量合劑穴位注射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臨床觀察》

《阿維A及康瑞寶聯合複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封閉治療局限性硬皮病18例臨床觀察》

《他扎羅汀聯合干擾素γ對角質形成細胞HLA-DR表達的影響》

《X性聯鎖遺傳魚鱗病一家系的STS基因研究》

《依曲替酸(Ro10-1670)對培養的正常人角質形成細胞Fas/Fasl系統表達及凋亡的研究》

《Fas、FasL表達在銀屑病發病機理中的作用》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黑素瘤患者外周血酪氨酸酶mRNA》

《幾種皮膚病患者血清總IgE水平的測定》

《全反式A酸對UVA誘導人成纖維細胞膠原合成的影響》

《遲髮型先天性厚甲家系角蛋白17基因新突變位點的檢測》

《伊曲康唑與特比萘芬聯合治療念珠菌性陰道炎、龜頭炎的療效觀察》

《性病患者中輸血傳播病毒的檢測及其傳播途徑》

《細胞凋亡對尖銳濕疣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影響》

《銀屑病患者血清及尿中表皮生長因子的檢測及意義》

《P物質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早期銀屑病發病中的作用》

《套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某些機會致病真菌的初步探討》

《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維甲酸受體α基因第6外顯子鹼基突變》

《表面癬菌和白念珠菌分泌的表皮生長因子對培養人類角質形成細胞的作用研究》

《陰道念珠菌菌株的分型和相似形分析》

擅長疾病

皮膚常見病、銀屑病、真菌現、皮膚附屬檔案病、色素病、結締組織病、水皰病及皮膚外用藥

個人榮譽

90年代曾獲先進教師獎。在科研方面曾獲得省科委、省衛生廳、學校、楊森科研基金5項,約15萬元(2001年人雙調蛋白誘導銀屑病樣轉基因術的基因表達調控研究獲得省科委自然基金資助,皮膚真菌病基因診斷及菌型鑑定獲得楊森JRC基金),某些表皮癬菌與EGF鑒測與疾病的關係,西安衛生廳基金,中華醫學會回國人員啟動基金),(伊曲康唑治療淺部真菌病用工藥方法及用藥量的探討,),(斯奇康在預防常見性傳播疾病遷延和復發中的作用機理研究)。《鱗屑多肽的研製及臨床套用》、《銀屑病患者核酸代謝的研究》、《銀屑病患者皮損中表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研究》曾分別獲得陝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第一完成人)、二等(第一完成人)、二等(第三完成人),其次,有市、廳、局級科研成果4項。曾在國內雜誌上發表論、譯文150餘篇,部分在全國皮膚性現學會及多次國際會議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