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中國戲曲志·浙江卷》的副主編]

譚偉[《中國戲曲志·浙江卷》的副主編]

譚偉(1927—1995) 原名譚德偉。男,一級編劇。浙江金華人。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稱他為“鄉土劇作家”。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戲曲史研究家。

基本信息

簡介

譚偉(1927—1995) 原名譚德偉。男,一級編劇。浙江金華人。

人物生平

解放前夕,在浙江省金華中學任教並熱心於戲劇活動。解放初期,參加金華地委文工團任話劇演員。1952年文工團整編後從事專業戲劇創作。筆耕40餘年,劇作有100多部,發表研究評論文章逾百萬字,是浙江著名的劇作家、婺劇研究家。

個人作品

五、六十年代他寫的《黃金印》和《孫臏與龐涓》同時獲省會演劇本一等獎,均編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他整理改編的《斷橋》、《僧尼會》、《出塞》等一台小戲,曾轟動京、滬等地。他擅長寫喜劇,如《雙獅圖》、《義虎案》、《討飯國舅》等,語言生動活潑、生活氣息濃厚,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劇團和觀眾的歡迎。他創作的《白鯗娘》(婺劇)曾被餘杭、金華、瑞安、臨安等地七、八個越劇團上演1000多場。他的喜劇《討飯國舅》也由浙江越劇一團、杭州越劇二團、餘杭越劇團上演。他創作的現代小戲《桃子風波》由浙江越劇二團演出,攝製成我國第一部電視戲曲藝術片,並獲全國優秀戲曲藝術片獎。省內外一百多個劇團(包括農村劇團)搬演該劇。。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稱他為“鄉土劇作家”。

個人生活

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戲曲史研究家,是《中國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聲腔劇種分卷和《中國戲曲志·浙江卷》的副主編,為我國和浙江省的戲劇理論、戲曲史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