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自幼聰穎
謝靈運很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祖父謝玄十分看重他,跟親近的人說:“我生了謝瑍,謝瑍卻怎么生出靈運的呢!”謝靈運幼年時在錢塘道士杜炅的道館中寄養,十五歲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兒。謝靈運從小便愛讀書,博覽經史,他文章寫的非常好,江南幾乎沒人趕得上,堂叔謝混尤其喜歡他。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十八歲的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受兩千戶的稅收待遇。援引先例,謝靈運被朝廷授予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但謝靈運沒有到任。
出仕東晉
義熙元年(405年),謝靈運出任琅琊王、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謝靈運喜愛奢侈豪華,他車子的裝潢鮮艷而美麗,他的衣著玩的用的東西,無不改變以往的舊樣式,世人都學他的樣子跟著變,人們都叫他謝康樂。
義熙三年(407年),撫軍將軍劉毅鎮守姑孰,謝靈運擔任劉毅的記室參軍。劉毅鎮守江陵,又讓他當衛軍從事中郎。
義熙八年(413年),劉毅起兵反劉裕,兵敗自殺,劉裕任命謝靈運為太尉參軍。返京後又轉任秘書丞,後因事而被罷免。
義熙十一年(415年),謝靈運轉任中書侍郎。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征討後秦姚氏,驃騎將軍劉道憐留守都城,謝靈運被任命為諮議參軍。再轉任為中書侍郎,接著又被任命為世子中軍諮議、黃門侍郎。隨後奉命出使彭城,慰勞劉駿,並寫了《撰征賦》。
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在彭城建宋國,奉命出使歸來的謝靈運仍然被任命為宋國黃門侍郎,再升任相國從事中郎,世子左衛率,因為擅自處死門生,被免除官職。
任性妄為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東晉自立,謝靈運爵位由康樂公降為康樂縣侯,享受五百戶的稅收待遇,又出任散騎常侍,轉任太子左衛率。食邑五百戶,任太子左衛率。謝靈運天性偏激,常常有觸犯禮法律令的行為。朝廷只把他看成有些文才的人,而不是有學識才幹的政治家。而他自己卻認為有水平參與國家大政,現在不被賞識,經常憤憤不平。廬陵王劉義真自幼喜好文學,和謝靈運關係很好。
永初三年(422年),宋少帝繼位,權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謝靈運在中間挑撥離間,誹謗當權的人。司徒徐羨之等人很怕他,遍排擠他出外當永嘉太守。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謝靈運一貫喜歡遊山玩水,因為他是被排擠出來的,於是便任情地遨遊,足跡幾乎踏遍了每一個縣,每次出遊,經常十數天不歸,老百姓的訴訟,他一概不管。他無論到哪個地方,都吟詩作賦,表達他的感受和心意。在郡上任職只一年,便稱病離職,返鄉隱居。他的堂弟謝晦、謝曜、謝弘微等都寫信勸阻他,但他根本不聽。 謝靈運祖父和父親都安葬在伯寧縣,那裡有他家的老屋和別墅。於是他自行把籍貫改成會稽郡,在那裡修建房屋和莊園,他的居處前瞰環環的秀水,後背巍巍的大山,極盡幽深靜謐的風致。他和隱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遙放縱,以此為樂,常有在這裡安度餘年的打算。他每一首詩被傳到京城,無論貴賤競相抄寫,一夜之間,官吏百姓便知曉熟悉了。遠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他的名聲震動京城。他還寫了一篇《山居賦》並自己進行注釋,以記述這些事。
景平二年(424年),劉義隆登基為帝,並於元嘉三年(426年)誅殺權臣徐羨之等人,隨後調任謝靈運為秘書監,但兩次召見,謝靈運都沒理睬。劉義隆派光祿大夫范泰寫信給謝靈運稱賞他,他才應召就任。皇帝叫他整理秘書省的圖書,補增遺漏的地方,又因為有晉一代沒有一本完整的史書,所以叫謝靈運寫一本《晉書》,他寫出粗略提綱,但這書終究沒有寫成。 不久又升任侍中,每天早晚被召見,很得文帝的寵愛。謝靈運的文章書法都獨步當時,他每次作文,都親筆抄錄,文帝稱他的文章和墨跡為二寶。既然自己是名人,謝靈運覺得自己應該參與朝政,開始被召見時,便這樣自許,但召見之後,文帝只把他當成一個文人而已。 他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時,文帝不過讓他談論詩文而已。王曇首、王華、殷景仁等人,名聲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卻同時被寵待,謝靈運心中不滿,往往推說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築池塘、種植花樹、移栽修竹、擺弄香草而已,他驅使為國家服勞役的人,簡直無休無止。出城遊玩,有時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十數天不回來,既不上書請示,也不請假。皇帝不想傷害大臣,暗示他主動辭官。謝靈運於是上表陳述自己有病,皇帝讓他休假回家鄉休養。他臨行之前,又上了一道奏疏勸文帝北伐。
謝靈運因病回到家鄉後,遊玩喝酒集會賦詩照舊,日以繼夜。謝靈運和同族兄弟謝惠連、東海人何長瑜、潁川人荀雍、泰山人羊璿之,因為相互欣賞對方的文章而結好。他們同游山水,當地的人稱他們為“四友”。
流放廣州
元嘉五年(428年),他被御史中丞傅隆所彈劾,因此被免除所有官職。
謝靈運憑藉祖父和父親積累下了大量的家業,僕從眾多,先人的門生故吏加上有幾百。他開山挖湖,沒完沒了;翻山越嶺,總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險峻的地方去,哪怕千岩萬險,也必游遍每一個地方。一次從始寧南面山峰砍樹開路,一直通到臨海郡,跟從他的有幾百人。臨海太守王琇大為恐懼,以為來了造反的山民,不久知道是謝靈運才放心。謝靈運邀請王琇一同遊玩,王琇沒答應。 謝靈運在會稽也有很多人跟從,他總是驚動郡縣長官。會稽太守孟顗信仰佛教,誠懇認真,謝靈運很瞧不起他,且對他說:“成仙得道應該是有靈氣的文人,你升天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後。”孟顗非常憎恨謝靈運的這些話。
元嘉八年(431年),因決湖造田之事,謝靈運被會稽太守孟顗告發,他上書申辯。文帝知其被誣,未予追究,任其為臨川內史。但他依然荒廢政事,遨遊山水。司徒劉義康遣使收錄,謝靈運興兵拒捕,犯下死罪。文帝愛其才,降死一等,流放廣州。
下詔被殺
元嘉十年(433年),謝靈運因罪徙廣州,密謀使人劫救自己,事發,被文帝以“叛逆”罪名殺害,終年四十九歲。臨死作詩:“龔勝無餘生,李業有終盡。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淒淒凌霜葉,網網衝風菌。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獲巖上泯。”
主要成就
文學
謝靈運詩與顏延之齊名,並稱“顏謝”。謝靈運所開創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並影響了一代詩風。
在山水詩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楊方、李顒、庾闡、殷仲文和謝混等人,都曾有過一定的貢獻。但真正大力創作山水詩,並在當時及對產生巨大影響的,則是謝靈運。
謝靈運的山水詩,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後所寫。這些詩,以富麗精工的語言,生動細緻地描繪了永嘉、會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點是鮮麗清新。《南史·顏延之傳》載:“延之嘗問鮑照己與靈運優劣,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若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此外,湯惠休說“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鍾嶸說謝詩 “名章迥句,處處間起;典麗新聲,絡繹奔會”;蕭綱也說 “謝客吐語天拔,出於自然”。一方面,與顏詩的“鋪錦列繡”、“雕繢滿眼”相比,謝詩顯得“自然”;另一方面,當人們讀厭了那些 “淡乎寡味”的玄言詩,而一接觸到謝詩中那些山姿水態與典麗新聲時,自然會感到鮮麗清新、自然可愛。
關於謝詩的“自然”,唐釋皎然在《詩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說:謝詩的“自然”,既不同於李陵、蘇武那種“天與真性,發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於曹植等人那種“語與興驅,勢逐情起,不由作意,氣格自高”的自然,而是“為文真於情性,尚於作用,不顧詞彩而風流自然”。所謂“作用”,就是經營安排、琢磨鍛鍊。以此而能達於自然,這正是謝詩勝人之處,也是他開啟新詩風的關鍵所在。王世貞說:謝靈運詩“至穠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餘子所可及也”
從詩歌發展史的角度看,魏晉和南朝屬於兩個不同的階段:魏晉詩歌上承漢詩,總的詩風是古樸的;南朝詩歌則一變魏晉的古樸,開始追求聲色。而詩歌藝術的這種轉變,就是從陶謝的差異開始的。陶淵明是魏晉古樸詩歌的集大成者,謝靈運卻另闢蹊徑,開創了南朝的一代新風。在謝靈運之前,中國詩歌以寫意為主,摹寫物象只占從屬的地位。陶淵明就是一位寫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詩化的,感情也是詩化的,寫詩不過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無意於模山范水,只是寫與景物融合為一的心境。謝靈運則不同,山姿水態在他的詩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極貌以寫物”(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和“尚巧似”(鍾嶸《詩品》上)成為其主要的藝術追求。他儘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觀美,不肯放過寓目的每一個細節,並不遺餘力地勾勒描繪,力圖把它們一一真實地再現出來。如其《入彭蠡湖口》,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與體驗十分細緻,刻劃也相當精妙,描摹動態的“回合”、 “崩奔”、月下哀狖的悲鳴之聲、“綠野秀”與“白雲屯”那鮮麗的色彩搭配,無不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其《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一詩,于山水景物的描摹更加細緻入微、
謝靈運的那些垂範後世的佳句,無不顯示著高超的描摹技巧,其語言工整精練,境界清新自然,猶如一幅幅鮮明的圖畫,從不同的角度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渾成,深得後人激賞。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諸大家,都曾取法於謝靈運。
謝詩不像陶詩那樣以寫意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現出整體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劃,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獨立於詩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詩歌也就很難達到陶詩那種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境界。同時在結構上,謝靈運的山水詩也多是先敘出遊,次寫見聞,最後談玄或發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記,而又常常拖首一條玄言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樓》。
但由於過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語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詞,非疏莫通其義”之弊。清汪師韓《詩學纂聞·謝詩累句》曾指摘謝詩中“不成句法”、“拙劣強湊”、“了無生氣”之處達五十餘條。雖不免過分,但有些的確是符合實際的。然而儘管如此,謝靈運的詩正如鍾嶸所說:“譬猶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謝靈運的詩,不僅在當時引起轟動,而且對後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唐釋皎然譽之為“詩中之日月”,“上躡風騷,下超魏晉”,雖未免過譽,但謝靈運畢竟為山水詩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陶淵明到謝靈運的詩風轉變,正反映了兩代詩風的嬗遞。在謝靈運大力創作山水詩的過程中,出現了“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和“性情漸隱,聲色大開”的新特徵,它深深地影響著南朝一代詩風,成為南朝詩風的主流。而且這種詩風對後來盛唐詩風的形成,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自謝靈運之後,山水詩在南朝成為一種獨立的詩歌題材,並日漸興盛。
謝靈運詩歌代表作如《登池上樓》等,另有賦10餘篇,其中《山居賦》《嶺表賦》《江妃賦》等比較有名,景物刻劃頗具匠心,但成就遠不及詩歌。
書法
謝靈運善隸、行、草等書,並且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據《宋書》本傳記載:“靈運詩、書,皆兼獨絕,每文竟,手自寫之,文帝稱為‘二寶’。”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如南齊王僧虔《論書》曰:“宋文帝書,自雲可比王子敬,時議者云:‘天然勝羊欣,功夫少于欣。’……謝靈運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
謝靈運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不僅在他生前獲得了愛好書法的宋文帝的極高讚賞,而且在他死後數百年仍然得到書法理論家的肯定。晚唐張彥遠就在其《法書要錄》中列謝靈運書法為“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
關於謝靈運書法藝術的特點,唐代張懷瓘《書斷》評價說:“模憲小王,真、草俱美。石蘊千年之色,松低百尺之柯。雖不逮師,歙風吐雲,簸蕩川岳,其亦庶幾。”但其書法作品今已不可見。張彥遠《法書要錄》中的有關記載,有助於我們了解謝靈運的書法風格:“復見三謝兩張,連輝並俊。若夫小王風範,骨秀靈運。快利不拘,威儀或擯。猶飛湍激石,電注雷震。”《法書要錄》特彆強調實錄,“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皆著者張彥遠“前後所親見者”,而“其所不睹,空居名額,並世所傳拓者,不敢憑推,一皆略焉”。由此說明,謝靈運書法真跡,唐代猶存。
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評其“博總群書,學王獻之真草,俱造其妙。或謂獻之,靈運舅也,故其得法為精。……作草字尤為人所推許。有評其書者謂:如石色松乾,吹翕風雲,簸蕩川岳,則清雄可見也。然蕭散氣韻,則恐此不能盡之,徒能狀其奔放。”
繪畫
謝靈運繪畫的題材為“菩薩像”,並且,其壁畫《菩薩像》即使經歷了晚唐滅佛浩劫,仍然倖存六壁。可見謝靈運生前所畫的《菩薩像》作品,在數量上是相當可觀的,而在藝術上也應該是很有自家風格的。所以繪畫界認為,謝靈運繪畫與六朝時期諸名家一樣,是占據著一席之地的:“顧寶光、袁倩之師陸探微,以善‘人物’名;謝約之‘山水’,謝靈運之‘佛像’,謝稚之‘孝子列女’等故事圖,亦皆獨步一時。”即此可見謝靈運乃以“佛像”類創作蜚聲畫壇。
目錄學
謝靈運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謝靈運錄秘閣圖書14582卷,另有佛經書籍438卷,分為645帙。比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四部書目》著錄更為宏富。謝靈運在殷淳等目錄學家的協助下,於元嘉八年(431)冬編撰出《秘閣四部目錄》。
人物評價
謝玄:我乃生瑍(謝瑍),瑍那得生靈運!
鍾嶸:①若人興多才高,寓目輒書,內無乏思,外無遺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譬猶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②謝詩如芙蓉出水,顏(顏延之)如錯采鏤金。(皆引自《詩品》)
鮑照: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
蕭綱:謝客吐語天拔,出於自然。 (《與湘東王書》)
蕭子顯:江左風味,盛道家之言:……顏、謝並起,乃各擅奇,休、鮑後出,鹹亦標世。朱藍共妍,不相祖述。今之文章,作者雖眾,總而為論,略有三體。一則啟心閒繹,託辭華曠,雖存巧綺,終致迂迴。宜登公宴,本非準的。而疏慢闡緩,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體之源,出靈運而成也。 (《南齊書·文學傳論》)
沈約:爰逮宋氏,顏、謝騰聲。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並方軌前秀,垂範後昆。若夫敷衽論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數,如有可言。……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張、蔡、曹、王,曾無先覺,潘、陸、謝、顏,去之彌遠。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謬。如曰不然,請待來哲。
李延壽:靈運才名,江左獨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茲言乃信,惜乎! (《南史》)
釋皎然:①詩中之日月。②上躡風騷,下超魏晉。
王勃: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 滕王閣序 》)
白居易:吾聞達士道,窮通順冥數。通乃朝廷來,窮即江湖去。謝公才廓落,與世不相遇。壯志郁不用,須有所泄處。泄為山水詩,逸韻諧奇趣。大必籠天海,細不遺草樹。豈唯玩景物,亦欲攄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興諭。因知康樂作,不獨在章句。 (《讀謝靈運詩》)
黃庭堅:①謝康樂庾義城之詩,於爐錘之功不遺力也。然陶彭澤之牆數仞,謝庾未能窺者,蓋二子有意於俗人贊毀其工拙,淵明直寄焉耳。 ②久不觀陶謝詩,覺胸次逼塞。
唐庚:①三謝詩,靈運為勝,當就《文選》中寫出熟讀,自見其優劣也。 ②是三人者,詩至玄暉,語益工,然蕭散自得之趣,亦復少減,漸有唐風矣。
朱熹:晉人詩惟謝靈運用古韻,如“佑”字協“燭”字之類。 (《朱子語類》)
敖陶孫:謝康樂如東海揚帆,風日流麗。
孫承恩:山水性僻,繩墨靡拘。高才傲物,謀身則踈。彭澤天然,子亦洵美。聲詩並休,靜躁殊矣。 (《文簡集·謝康樂》)
邵經邦:愚觀烏衣巷之游,真所謂芝蘭玉樹,焜耀當時。若叔源之識鑒、康樂之才美、宣遠之清悟、宣明之傑濟,然皆不得其死。……諸子非不才義豐辦,然皆剛躁負氣恃才,而持操不篤,違理過當,是以凶也。(《弘道錄》)
何良俊:①詩自左思潘陸之後至義熙永明間,又一變矣。然當以三謝為正宗。 ②謝靈運詩,如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終是合盤。
王世貞:余始讀謝靈運詩,初甚不能入,既入而漸愛之,以至於不能釋手,其體雖或近俳,而其意有似合掌者,然至穠麗之極,而反若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則非餘子所可及也。鮑照對顏延之之請騭,而謂謝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若鋪錦列繡,亦復雕繢滿眼也。自有定論,而王仲淹乃謂靈運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則謙,顏延之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約以則,此何說也,靈運之傲,不可知,若延之之病,正坐於不能約以則也,余謂仲淹非能知詩者,殆以成敗論耳。(《王弇州崇論》)
江東偉:謝叔源(謝混)與從子靈運並有美名,時人謂叔源風韻為高,目望蔡肅如寒風振松,目康樂凜凜如霜台籠日。
王夫之:①嗚呼!惟其誠也,是以履虎尾而不疚。即不幸而見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內懷忠而外姑為佞也……若夫未忘故主,而匿情委曲以避患,謝靈運之所以身死而名辱。“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孰聽之哉? ②謝靈運、范曄雕蟲之士耳,俱思蹶然而興,有所廢立,而因之以自篡,天子若是其輕哉!何昉乎?昉於司馬懿也……而靈運、曄猶不恤死以思僨興,唯視天下之果輕於一羽,而尫夫舉之無難也。范曄之志趨無常,何尚之先知之,其處心非一日也;靈運猶倚先人之功業,而曄儒素之子弟耳,一念怏怏,而人主縣命於其佩刀之下,險矣哉!蕭道成、蕭衍之佹得也,靈運、曄之佹失也,一也。大位之輕若此,曹操所經營百戰而不敢捷得者也,故曰司馬懿昉之也。(皆引自《讀通鑑論》)
潘德輿:(謝詩)蕪累寡情處甚多。
喻文葵:情真語摯,不愧古人立言,陶詩之所以獨有千古,非三謝之所能及在此。
蔡東藩:謝靈運之被誅,當時謂其逆跡昭著,而史官獨以恃才凌物,為其致禍之由,誠有特見。靈運一文人耳,吟詩遭忌,鍛鍊深文,刑重罰輕,已為可憫。 (《南北史演義》)
毛澤東:此人一輩子矛盾著。想做大官而不能,“進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願意。一輩子生活在這個矛盾之中。晚節造反,矛盾達於極點。
錢鍾書:每以矜持矯揉之語,道蕭散逍遙之致,詞氣與詞意,苦相乖違。(《談藝錄》)
軼事典故
才高八斗
據《夜航船》記載:有一次,謝靈運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遇鬼被殺
元嘉五年(428年),謝靈運忽然看見死去的謝晦手裡提著自己的頭,進屋坐在另一個床上,鮮血不停地流,慘不忍睹。後來他又發現自己裝貂皮袍子的衣箱裡被血浸滿了。後來謝靈運當臨川郡守時,吃飯時飯里忽然有大蟲子。不久他就被殺了。
謝公屐
謝靈運酷愛登山,而且喜歡攀登幽靜險峻的山峰,高達數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以說是古代第一位攀岩運動的先行者。他登山時常穿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取掉後掌的齒釘,於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穩當,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
始寧墅
謝靈運在當了一年的永嘉太守後,便“稱疾去職”,隱居在其父祖世居的上虞南鄉(東漢永建四年入始寧縣),占湖為田,大興土木,擴建謝家祖傳的莊園——始寧墅,寫下名播天下的《山居賦》。
始寧山居為謝靈運的祖父謝玄晚年開始經營。《水經注》卷四十《漸江水注》對此有過較詳盡的描述。及靈運辭職還鄉後,又在北山修築擴建,對此,其《山居賦》及自注以賦體慣長的手段和注特有的引申發揮,作了縱橫捭闔鋪張揚厲的敘述。而謝靈運山水詩中,有一二十首都是直接描寫其始寧墅風景的。
美髯公
史載謝靈運是個美髯公,且對佛學有很深的造詣。臨刑前,他自願把自己的長須施捨給廣州祇洹寺,用作寺中佛像的鬍鬚,這束美須為僧人所珍視,保存了270多年,直到唐中宗時(705~710),才被皇帝的女兒安樂公主毀掉了。
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家世 | 曾祖父 | 謝奕 | 字無奕,晉穆帝時官至安西將軍、豫州刺史。 |
祖父 | 謝玄 | 官至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封康樂縣公。 | |
父親 | 謝瑍 | 一名慶,官至秘書郎,襲爵康樂公,早逝。 | |
母親 | 劉氏 | 王羲之與郗璿的獨女王孟姜的女兒。 | |
子輩 | 兒子 | 謝鳳 | 官任中郎令,隨謝靈運被流放嶺南,早逝。 |
孫輩 | 孫子 | 謝超宗 | 南北朝時期著名文人,官至征北將軍諮議,領記室。 |
謝超孫 | 又名超祖。 |
個人作品
《隋書·經籍志》所錄謝靈運著作36卷,已佚,除《晉書》而外,尚有《謝靈運集》等14種。《謝靈運集》19卷(梁20卷,錄 1卷),已佚。北宋以後就已散佚。明代李獻吉等從《文選》、《樂府詩集》及類書中輯出謝靈運的作品,由焦竑刊刻為《謝康樂集》。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謝康樂集》2卷。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均有輯錄。黃節有《謝康樂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8年曾據清華大學講義本校訂排印。
謝靈運早年信奉佛教、道教,曾潤飾《大般涅槃經》,撰寫《十四音訓敘》以註解《大般涅槃經.文字品》。有《辨宗論》為其闡釋頓悟的哲學名篇。謝靈運還於元嘉間奉詔撰《晉書》,但未成。
後世紀念
墓址
謝靈運墓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康樂街道里泉村境內的蓮花形山上,距縣城約兩公里。於2004年6月24日被發現,該墓外形完好,墳墓不高無襯砌,墓碑無損,刻有“嗣孫某某立,始祖謝公諱靈運字公義塋,光緒七年春月重修”,此地幾座山頭呈蓮花狀,墓位於東邊山頭的西向。2006年,謝靈運墓被重修。
康樂橋
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由僧人片雲募款,邑人龍王向在萬載縣東北十里名丁田的地方建了一座橋,以康樂侯靈運名,叫康樂橋。此橋為康樂縣(今萬載縣)最大的一座石橋,四墩五孔,全長98米,是萬載到宜豐、銅鼓的必經之橋。如今還穩穩噹噹地橫跨在蜀江之上。另有一條河名為康樂水,在邑東北三十里,《環宇記》記載:“謝康樂嘗游此,因名。源出謝山,東流出西江橋、黃田橋、錦江橋、萬歲橋,至丘江會龍河水繞於上高。”
祠及書堂
江西省萬載縣為紀念謝靈運在明代前就建有三處康樂祠,其一在縣東的小水雙江橋側;其二在康樂橋左,元至正年間建,由歐陽元書額:康樂祠。其三在該縣東北四里的杉樹亭,人稱相公廟。清邑副貢何艮曾題《謝康樂廟》五言詩一首:“先生六朝秀,斂跡謝寵祿。發韻寄煙蘿,超興自林麓。鑿險搜洞壑,縋幽窮水陸。逸翰紛雲委,尋旨交綺屬。荒祠托岩阿,遺像祀山足。虛愰暗塵生,古座蒼苔伏。容範雖代去,徽猷動心曲。視瞻薦萍藻,高風徹流俗。”
為使文事昌盛,激勵後人讀書求取功名。清代萬載縣還建有兩座謝靈運讀書堂,其一在縣北四里,地名叫山峽的地方;其二在縣東北二里,地名叫廠塘的地方,此遺址後改建為公祠。
紀念館
謝靈運紀念館位於鹿城區謝池巷2號,是依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池上樓布展而成,於2012年11月開放。館內展陳內容分為謝靈運和山水詩、謝靈運和溫州山水、謝靈運後裔展示及謝靈運書房布置等四大板塊。
池上樓為南朝劉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謝靈運出任永嘉太守時建設,後被毀壞。清道光年間,邑人張瑞溥自湘辭官歸里,復建池上樓,同時增建鶴舫、懷謝樓和春草軒,形成一個小具規模的私家園林,額名“如園”。作為紀念館,辟有五個展廳,全部設在一樓,其中的鶴舫展廳在修繕中暫時沒有對外開放。
謝靈運紀念館除周一閉館外,每天的9時至17時免費對外開放。
史書記載
《宋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南史·卷十九·列傳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