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41年12月生,廣州市人。
1965年畢業於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並留校任教。
1981年至1983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作訪問學者;
1986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
1989年至1990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作訪問教授;
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博士生導師;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博士生導師,
1992年-1996年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部主任;
199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6年至2005年擔任深圳大學校長;
1998年-2005年甘肅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現為深圳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學術職務
中國體視學會理事長
中國電子學會信號處理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值邏輯與模糊邏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機環境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神經網路與計算機智慧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
深圳市科技協會副主席
《多值邏輯》國際期刊(加拿大出版)編委
《電子學報》編委、英文版副主編
《信號處理》學報主編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編委會主任
《中國科學F輯》責任編委
學術成就
長期從事雷達信號處理與雷達目標識別、模糊信息處理、智慧型人機互動、對地觀測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實現產業化,做出了顯著成績。獲得省部級和深圳市科研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共11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申請發明專利2項,取得軟體著作權1項。現正在主持國防科技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和深圳市科技項目共7項的科研工作。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發表科研論文19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際國內發表了80多篇論文,其中論文"AnInformationMeasureforFuzzySets"(1984,IEEETrans.SMC)被美國知名學者列入同領域重要文獻1000篇之中。承擔和主持的十多項科研項目,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1年與美國賓夕法尼亞Steinberg教授共事,用計算機處理所得雷達成像圖片,82年被美國軍方列入向國會呈交的五項科研成果引證材料之一;科研成果"模糊集的信息量與及模糊信息和香農信息的關係"84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用模糊集理論研究圖象信息和圖象質量準則"87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91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模糊信息處理"子課題研究,經國家驗收為"A"級,達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率先研究的人--機界面信息技術成果具有首創性,92年獲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兩本專著,其中一本專著《模糊模式識別》93年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
主持完成了國防預研項目“常規雷達目標識別技術研究”,對模糊信息處理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表於IEEE刊物上的論文被美國知名學者收列入“模糊集理論及其套用重要文獻1000篇”之中。1991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模糊信息處理”的研究並且通過國家驗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驗收結果為“A”級。專著《工程模糊數學方法》1991年在國內和台灣同時出版,專著《模糊模式識別》(合著)1993年獲得第七屆中國圖書獎。1997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模糊聚類的新方法研究”,系統地研究了模糊聚類的理論和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聚類結果的最最佳化程度;研究了模糊系統和人工神經網路之間的關係,提出了數種模糊神經網路與相應的學習算法;基於模糊聚類算法與模糊神經網路方法進行了圖像的分割、增強與識別,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已用於航空攝影圖像的處理和識別中;提出了基於模糊集理論和神經網路方法的雷達目標識別方法,實現了對目標機型和架數的辨識。研究成果對模糊信息處理的理論和套用具有重要價值。在國內率先展開人機界面信息技術研究,主持並完成了“八五”軍事預研項目“人機界面信息技術研究”。該成果1992年獲得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在“九五”期間承擔並完成了國防預研項目“人機界面技術套用研究”,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已套用到軍事指揮系統。
主要從事雷達信號處理與信息處理、智慧型信息處理與目標識別、智慧型人機互動、圖象處理和模式識別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結合多項科研任務,培養了100多名研究生,其中56名為博士生,3名博士後。目前正在指導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雷達處理
多年以來一直從事雷達信號處理與雷達目標識別。198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雷達成象的研究,用計算機處理獲得雷達成象圖片; 1982年被美國軍方列入向國會呈交的五項科研成果引證材料之一。1992年以來,開展了目標識別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柔性自動目標識別”1996年獲得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八五”、“九五”期間主持完成了的國防預研項目“常規雷達目標識別技術研究”,國防基金項目“雜波中雷達目標檢測的分形方法研究”和“雷達目標識別分類技術”。這些研究成果針對我國的實際國情,對提高我軍信息化和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模糊處理
1982年以來,對模糊信息處理的理論 和方法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多方面開拓性的工作;率先對模糊集的信息量以及模糊信息和香農信息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發表於IEEE刊物上的論文被美 國知名學者收列入“模糊集理論及其套用重要文獻1000篇”之中。科研成果“模糊集的信息量以及模糊信息和香農信息的關係”,1984年獲得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科研成果“用模糊集理論研究圖象信息和圖象質量準則”1987年獲得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863 項目
謝維信教授主持完成了863 項目“對地觀測技術套用於深圳城市規劃工程”,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國家863項目“308”主題驗收結果為“A”級,獲得了2002年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進一步開展“城市空間信息套用中的若干技術與珠江三角洲城市產業促進示範工程”的研究;完成了深圳市數字城市化工程中的重要項目“深圳市多比例尺航空 遙感工程”,並通過了驗收和鑑定。研製了智慧型計算機在大中城市及重要行業的大型套用系統,和政府計畫管理部門緊密結合,該系統在2000年通過國家863項目 “306”主題專家組的驗收。
完成了解放軍總參項目“對空觀察哨網空情報知與處理系統”的研製,該項目對防空作戰有積極作用,已經在廣東省民用防空系統中得到套用並將逐步向全國範圍推廣。
超級計算機
他帶隊設計出華南地區運行速度最快的計算機,由深圳大學和清華大學聯合研製的超級計算機“深超-21C”2003年11月19日在北京通過專家鑑定。這台作為華南地區惟一一台、每秒可運算15000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將“落戶”深大校園。
它的研製成功將為深圳氣象服務、海洋研究、生物醫藥工程、金融及經濟網站建設發揮作用,對深圳建設高科技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也具有重要意義。深圳大學校長謝維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從峰值速度和國際標準測試程式LINPACK兩項指標來看,“深超-21C”超級計算機在全國所有大學中占第一位,在全國各城市的超級計算機中也名列榜首。按照國際上超級計算機前500名排行榜,“深超-21C”排第78名。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3名院士及有關部門專家組成專家鑑定委員會對“深超-21C”進行了鑑定。他們認為,“深超-21C”性能價格比高,擁有很多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功能軟體,而且遠距離用戶可通過網路使用它,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專利
利用單攝像機實時生成360°無縫全景視頻圖像的方法,發表時間:2008-08-20 編號:2008091242804
獲獎榮譽
“模糊集的信息量以及模糊信息和香農信息的關係”,1984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用模糊集理論研究圖像信息和圖像質量準則”,1987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專著“模糊模式識別”(合著)1993年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
“人機界面信息技術研究”,1992年獲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柔性自動目標識別”1996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9月獲深圳市政府“優秀校長獎”。
“對地觀測技術套用於深圳城市規劃工程”,2002年獲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主要著作
工程模糊數學方法
工程模糊數學方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12
《模糊模式識別》(合著)1993年
最新論文
一種用於三維空間雜波環境機動目標跟蹤的數據互聯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 第4期
被動感測器陣列中基於粒子濾波的目標跟蹤,《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 第4期
一種新的嵌入式Linux高性能定時器實現方法,《信號處理》2009年 第3期
一種新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與跟蹤算法,《信號處理》2008年 第6期
被動感測器網基於修正Riccati方程的系統最佳化設計,《信號處理》2008年 第5期
基於SIS框架和蟻群算法的非線性多目標跟蹤,《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 第9期
基於人類視覺系統的自適應數字水印算法,《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 第7期
一種基於電子簽章的二值圖像數字水印算法,《信號處理》2008年 第3期
基於身份的網路化製造安全協同商務平台,《計算機工程》2008年 第13期
基於Clifford代數感測器網路覆蓋理論的路徑分析,《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感測器網路高階模糊覆蓋分析,《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感測器網路最佳情況模糊覆蓋問題研究,《電子學報》2007年 第B12期
一種基於蟻群算法的多目標跟蹤數據關聯方法,《電子學報》2008年 第3期
基於數據倉庫的投資決策支持系統設計研究,《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8年 第2期
量子球殼聚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 第1期
基於身份的安全郵件認證體系設計與分析,《計算機科學》2008年 第2期
異類感測器系統目標快速定位方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2期
一種基於並行計算熵遷移策略的多分辨DOM數據生成算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 第12期
基於模糊Hough變換的被動感測器系統航跡起始方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1期
THz信號處理與分析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展望,《電子學報》2007年 第10期
模糊數據互聯濾波器及其在機動目標跟蹤中的套用,《系統仿真學報》2007年 第20期
分散式異類感測器網異步採樣下的航跡起始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9期
機動目標跟蹤中數據互聯新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 第10期
一種新的視界覆蓋遺傳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 第5期
基於運動特徵的遠距離紅外目標檢測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年 第8期
被動感測器網基於模糊綜合貼近度的航跡起始,《電子學報》2007年 第8期
基於IBE的跨網路電子公文安全交換平台,《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 第18期
一種基於身份的無可信第三方簽名方案,《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3期
基於圖像梯度場序列的雙向GDIM光流計算方法,《電子學報》2007年 第7期
一種基於身份的短數字簽名方案,《微計算機信息》2007年 第21期
分散式異類感測器網Hough變換航跡起始算法,《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2期
基於DWT和DCT域的二值圖像數字水印算法,《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7年 第3期
基於並行計算熵的同構集群負載均衡算法,《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7年 第1期
基於unscented粒子濾波的紅外弱小目標跟蹤,《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7年 第1期
一種空域DCT與時域DWT相結合的魯棒視頻數字水印算法,《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6年 第4期
圖像插值方法對互信息局部極值的影響分析,《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 第10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最佳化設計,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6年 第12期
基於小波變換和目標運動特性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 《紅外》2006年 第9期
基於小波變換的紅外弱小目標檢測新方法,《紅外技術》2006年 第7期
線上CA的安全增強方案研究,《計算機工程》2006年 第11期
基於ADSP—BF561車載多媒體系統,《現代電子技術》2006年 第3期
空間分析中視界覆蓋問題的研究,《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5年 第11期
模糊觀測數據的關聯和目標跟蹤,《信號處理》2005年 第4期
從航空影像中自動提取高層建築物,《計算機學報》2005年 第7期
城市航空影像中基於模糊Retinex的陰影消除,《電子學報》2005年 第3期
一種新的自適應圖像模糊增強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 第2期
基於OAR模型的航空影像高層建築自動提取,《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5年 第1期
紅外熱圖像序列中基於人體模型的目標頭部定位方法,《雷射與紅外》2005年 第2期
直線Snakes及其在建築物提取中的套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 第1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視線交叉目標定位方法,《電子與信息學報》2005年 第1期
一種新的道路描述子:對稱邊緣方向直方圖,《電子學報》2005年 第1期
基於對稱邊緣方向直方圖自動提取主要道路,《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5年 第2期
分散式被動感測器網異步採樣下的機動目標跟蹤,《系統仿真學報》2005年 第6期
一種基於頻帶一致性的多模態圖像校準算法,《通信學報》2005年 第4期
基於模糊熵的自適應圖像多層次模糊增強算法,《電子學報》2005年 第4期
一種安全增強的基於橢圓曲線可驗證門限簽名方案,《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5年 第4期
密碼學與數字水印在電子印章中的套用,《微機發展》2004年 第11期
一種安全實用的電子公文系統設計與實現, 《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21期
基於DSP的PCI圖像採集卡設計,《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4期
基於DSP組建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的系統設計,《電子設計套用》2004年 第2期
基於直方圖的自適應高斯噪聲濾波器,《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期
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的組建,《現代電子技術》2004年 第3期
半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類算法,《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2期
基於模糊推理的自動多級圖像分割,《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1期
航空影像中立交橋的自動檢測,《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4年 第1期
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航跡初始狀態估計,《信號處理》2004年 第6期
被動感測器系統分層快速關聯算法,《電子學報》2004年 第12期
一種基於模糊運算的多目標多感測器跟蹤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1期
異步被動感測器系統模糊Hough變換航跡起始算法,《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1期
窗戶紋理的時頻描述及其在建築物提取中的套用,《中國圖象圖形學報:A輯》2004年 第10期
基於模糊熵的支撐矢量預選取方法,《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 第5期
基於物方幾何約束提取建築物垂直邊緣,《中國圖象圖形學報:A輯》2004年 第9期
分散式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定位誤差分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5期
分散式網狀被動感測器系統量測數據關聯,《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12期
基於核方法的分類型屬性數據集模糊聚類算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 第9期
基於模糊決策的密集多回波環境下航跡起始算法,《雷達與對抗》2004年 第3期
紅外感測器陣列基於信息冗餘性的目標定位,《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8期
基於核方法的模糊聚類算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4期
一種用於模式識別的多色Voronoi圖,《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年 第7期
基於DSP的短波電台無線數據傳輸網路實現,《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4年 第3期
基於直方圖的自適應圖像去噪濾波器,《電子學報》2004年 第7期
自適應模糊Hough變換,《電子學報》2004年 第6期
基於主動秘密共享的安全容忍入侵方案,《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 第1期
基於模糊熵的多值圖像恢複方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 第2期
媒體報導
科學精神
□ 他在深圳大學做了9年校長
□ 他帶隊設計出華南地區運行速度最快的計算機
□ 他認為大學生首先要心理健康
謝維信教授在深大做校長近9個年頭,大家對他的評價是“學者型領導”。而謝維信給記者的印象是個做事非常嚴謹的人,在回答一些問題時候,總是輕微地擰著眉頭、沉默地仔細思考一小陣,當他再次開口時,已然打好了腹稿,不緊不慢的語速顯得他的論述極有條理和邏輯。“嚴謹是我們搞科研的人的一貫作風,少了這份嚴謹,便失去了科學精神中最寶貴的東西。”作為科研人員,他很少說到自己科研上的光輝歷史,他說,不想宣傳自己,因為低調也是科研人員的一貫作風。 ( 2005-12-13 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張雨絲)
神六上天
謝維信可以說是中國信息科學飛速發展整個過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信息科學還剛剛起步,與世界領先水平相比還相當落後。那時,中國陸續派出一批年輕的科研分子,到已開發國家“取經”。於是在1981年,謝維信被西安軍事工程學院公派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做訪問學者。那是中國最早一批公派到美國的學者。
談到自己在美國學習期間最大的收穫,謝維信說:“能進入一所高水平的大學,在高水平的實驗室親身工作和體驗過,把自己的知識技能提升到一個相當前沿的水平,這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謝維信說,近20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就是信息科學,目前國內的水平已與世界最高水平相當接近,“神五、神六的成功上天就代表了中國高水平的信息處理技術。”
此外,美國高等學府里那種鼓勵創新的精神也是至今令謝維信難忘的。“美國大學裡學術思想活躍,教授們特別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思維,教授從來不把學生看做一成不變的,他們更重視學生的進步和創新。所以在美國,只要你有能力,很容易到達成功,不會被埋沒,而這些正是和中國教育有重大差別的地方。”
謝維信說他自己在高中時並不是成績優秀的好學生,直到他遇到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數學教師,“他給我們上課,出了一些怪題,好學生沒有答出來,我卻做出來了,雖然我當時的數學成績不算好,功課做得也不認真,可是那位老師卻很認真地表揚了我,在以後很長時間,經常鼓勵我,我的潛能就這樣被激發出來了。至今我還認為,在高中能遇見一位好老師,是一生的幸運。”
兩難選擇
謝維信擔任深圳大學校長近9個年頭,大多數人對他的評價是“學者型領導”。由於是搞科研出生,他非常看重大學的學術能力的建設,他經常說:“大學的力量在於思想力和學術力。管理學校和管理企業完全是兩回事,不是賺錢越多越好。只有在科研和教學一線取得成績,才是大學的立身之本。”
謝維信教授來到深大擔任校長之後,主要將精力放在了行政方面,“但是我並沒有放棄科研這個重點,我以以往的研究為基礎,選拔並建立一個梯隊,使我的科研可以得到延續。”據了解,2004年深大申請5100萬的研究經費,謝維信教授指導的項目占到研究經費1/3。
謝維信在深大任校長的這些年,經歷並推動了深大的轉型,“深圳大學的歷史決定著這個學校肩負著兩重使命:即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為深圳高科技發展提供人才。而這兩重使命又互有矛盾。所以一度深大曾經在這兩重使命中交相搖擺,前途不明。”
1996年謝維信從西安調入深圳大學,深大剛處於起步階段,4500個學生,有1500多的專科生,“那時它只是一所單純的教學型大學,主要供深圳市民的子弟接受大學教育。”然而隨著深圳市定出發展高新產業的目標,深圳大學不得不肩負起為本地甚至跨國企業提供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任務,這也決定了深大必須要從教學型向研究型轉變。
1998年深大為了接收更好的生源,將招收本地生的數量從招生總數的70%一下降到40%,謝維信說這是深大試圖向高端發展的代表性事件。然而到2001年,在深圳市民的強烈要求下,招收本地生人數又回復到50%。
因材施教
面對雙重任務交給深大的難題,謝維信說,解決辦法就是進行特有的教學改革,“我們決心要因材施教,對於考進來的好學生,以及那些在校學習表現優秀的學生,我們會讓他們得到更好的、更適合他們需要的教育。我們的宗旨是讓每個深大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適的定位。”
具體的改革方案是,為大學二年級及以上的學生開設特有的研討班,“我們將通過一系列綜合能力評測,包括選拔考試,挑選10%左右的學生進入這樣的研討班。每個院系的優秀教師將針對這個學科的某一兩個專門領域,帶領學生深入研究和了解。”深圳大學已經在某些院系進行研討班的試點,今後這種教學改革將在深圳大學逐漸普及。謝維信說,除了在本科生中進行教學改革,深大還將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以此來滿足深圳市對於高端人才的需求。
64歲的謝維信教授從校長職務上退下,又回到的學術的崗位。不做校長後,他依舊十分忙碌,為深大申請博士授權單位的工作還得跟進,而自己的科研任務終於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再繼續。在業餘時間,謝維信喜歡游泳和爬山這樣可以單個進行的活動,因為喜愛鍛鍊身體,一般人看到謝維信教授一頭黑髮,身體壯實,精神旺盛,很難想像他竟然有60多歲。
謝維信說,盡善盡美是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人就活這么一輩子,所以我總想為社會做一些可以留下來的貢獻,也為我的人生留下一些印記。”
五官五感
眼
最欣賞的風景:爬到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壯麗景色。
耳
你聽到的對你最有意義的啟發:高中數學老師的讚許和鼓勵,改變了他一生的發展方向。
口
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學的力量在於思想力和學術力。
人物物本
深超21C超級計算機
每秒運行5萬億次、造價800萬的超級計算機,是在謝維信教授的帶領下,深大與清華大學聯合研製的。是目前中國華南地區運行速度最快的一台計算機。
方向空情處理中心
深圳大學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是謝維信教授一手推動下建成的。
人物考卷
【填空題】
你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我是那種生活有目標的人,喜歡忙碌,每天工作絕不可以少於8個小時。
你欣賞的教學風格是:深入淺出,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人物話本
院長不宜由政界高官擔任
深圳雜誌:2005年11月19日,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正式接受中國人民大學的聘書,成為新聞學院院長,高官退職之後進入高校的勢頭似乎越來越熱,對此你有什麼看法,你覺得對於教育界這種情況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謝維信:我覺得應該分兩個層面來看這個事。首先,校方聘用退職高官和名人來做學院院長,是為了擴大學校及學院的影響力,在短期內,這樣做或許可以爭取到更好的生源,擴大社會影響,甚至爭取到更多的科研經費。從這個層面上,也可以說是有利的。
不過,從長遠來看,高校的任務是培養人才、學術研究。因此從學術層面來說,學院院長首先是要在學術上有影響力的人,他要能鼓勵和推動學院內的學術創新氛圍,提高學院的內涵,並為學院長遠發展提供導向。如果過多聘請退職高官來做學院院長,我想勢必對學術創新造成很大影響,並使大學生產生一個誤解,即:當公務員要比當大學教師好。因此我還是堅持,大學學院院長一定要是學科領域的知名帶頭人,而最能代表一個學院水平的就是他的學術影響力。
心理健康
深圳雜誌: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研究生自殺、研究生虐貓事件,關於這方面的新聞報導越來越多,作為一個大學老師,你認為中國大學教育的弊端在哪裡,我們的大學究竟需要培養怎樣的學生?
謝維信:我覺得不能籠統地說大學教育的問題,其實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仍在被應試教育有形無形地影響著,培養學生時過分看重課程方面的教育,對於“樹人”並不重視。我們的學生從國小開始,直到大學甚至研究生階段,很多人都根本沒有經過社會的鍛鍊,意志薄弱,遇到一點困難就無法承受。其實“樹人”從中國小教育時開始抓,甚至應該在進行親職教育就應該考慮到,先“育人”再“育才”。我發現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比前一代人差很多,沒有吃苦的能力。因此我覺得大學本科生首先應該加強素質教育,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裡學習怎么去解決問題,怎樣獨立生活,首先讓心理健康起來,再來談加強專業知識的教育。
深圳雜誌:你人生中讓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
謝維信:1982年的一個冬天的早上,我踏著厚厚的雪步行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想解決導師留給我們的科研任務。實驗室里燈火通明,一旦投入進去工作,都不知道外邊是白天還是黑夜。當我走出實驗室時,才發現外邊一片漆黑,已經是晚上11點了,但是我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我又踩著厚厚的冰雪走回住的地方,在快到家的時候,突然靈光乍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出現在我的腦中。我回到家吃了點飯,又從白茫茫的雪地里走到實驗室繼續奮戰。當我終於解決了這個科研問題,走出實驗室時,天又亮了,而我則時沉浸在那種喜悅中。那天的事情,我這一輩子都忘記不了。那次研究所獲成果當年被美國軍方列入向國會呈交的五項科研成果引證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