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瑩全傳

愛的兩難 戰地生日 再到上海

作者

作 者:石楠著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圖書簡介

中國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是黃埔軍校第六期武漢分校女生隊的學員,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女兵。在北伐戰爭中,被挑中編入葉挺將軍指揮的中央獨立師,開赴北伐前線,迎擊夏斗寅叛軍。她所在排的排長,就是後來共和國的羅瑞卿將軍。 在行軍途中,她以膝頭當書桌,奮筆疾書,把前線的戰況,戰地的趣聞,民眾的熱情……迅速地傳遞到後方的報刊,她享譽世界的《從軍日記》,就誕生在這血與火的征途中。她的《女兵自傳》,不但是當時的暢銷書,譯成了英、日、法、西、葡、意等多種文字,而且長銷至今,拍了電影,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她是中國現代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

編輯評論

謝冰瑩是黃埔軍校第六期武漢分校女生隊的學員,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女兵。在北伐戰爭中,被挑中編入葉挺將軍指揮的中央獨立師,開赴北伐前線,迎擊夏斗寅叛軍。 她四次逃婚,兩次赴日留學,因反對偽滿皇帝溥儀朝拜日本天皇,被捕入獄,受盡酷刑。回國後,她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本著救一個傷兵,就是消滅一個敵人”的信念,率領團員們出生入死在槍林彈雨中,救治為抗日負傷的勇士們,在流彈飛滑的前線,就著如豆的梓油燈或月光,記錄著國赴死將士們感天撼地的英雄事跡,寫下大量戰地文稿,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英雄鬥爭。 她享譽世界的《從軍日記》,就誕生在這血與火的征途中。她的《女兵自傳》,不但是當時的暢銷書,譯成了英、日、法、西、葡、意等多種文字,還拍成了電影,長銷至今,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她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 在中國現代史上.謝冰瑩是一位傳奇女性。 以道論之和以史論之,我一生敬仰的許多人中,就有一生苦多樂少、戰場上叱吒風雲、文壇上流血流汗的謝冰瑩。她是二十世紀一位巾幗英雄式的強者。這位從小反叛封建家庭。為婚姻自由多次逃婚,關心國家命運、民族存亡,參加北伐,跟隨葉挺西征討伐楊森、夏斗寅,坐過日本牢獄的國民革命戰士。為了中華民族的再造,曾歷經艱難困苦。槍林彈雨,成就了最重的人生價值。自她踏上文學之旅,更是艱苦卓絕,走多少路,便爬多少格子。寫多少文章,她的不事雕琢,樸素無華、自然流暢的七十多部散文集、小說集、長篇小說,長篇紀實文學和兒童文學.鑄成她的血肉。她的人格,她的精神,她的光輝。她的鼓盪著時代風雨、歷史脈搏。充滿女性叛逆、愛國愛家和民族氣節的《從軍曰記》和《女兵自傳》,更是我們認識中國精神與中國人命運的真實記錄。也是中國人不能忘記的歷史教科書 ——閻純德

目 錄


題序:中國第一個女兵作家
傳奇從脫車開始
不安分的壞東西
野小子
絕食
學潮
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怕!
我若考不上,就跳湘江
《剎那印象》
初戀之痛
《愛晚亭》
我要去當兵
祝賀我們吧
她們的臉羞紅了
反對複試
從軍第一天
初識林語堂、孫伏園、陸晶清
出發西征
西征路上
軍校解散
王克勤
逼婚
三次逃跑,三次抓回
新婚之夜
別了,故鄉
登報離婚
逃出樊籬
漂泊上海
飛來橫禍
愛的兩難
《從軍日記》出版
藝大關閉
愛果初嘗
別樣婚禮
激情北平
愛恨之痛
煉獄初歷
前路何方
燈光的熱度
《青年王國才》
驅逐出境
“一·二八”隆隆炮聲中
閩西行
廈門履痕
上海也不安全
在日本獄中
偷逃回國
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
奔赴抗日前線
上海求捐
地生日
再到上海
蘇州治病
撤退
戰地記者
我的愛情觀是很新的
視察傷兵招待所
人民萬歲
《黃河》月刊和拉風箱
女兒不跟她走
媽媽是英雄
我要吃中國蛋
中國勝利萬歲
江漢關的鐘聲
告別北平
初到台灣
一台鋼琴
佛門弟子
暫別台灣
南洋歸來
兒子帶她度蜜月
從台灣師大退休
定居舊金山
鄉戀
恰同學少年
會晤武田泰淳夫人
又會魏中天
老伴走了
我希望獨自生活
慘痛的金婚
再會蘇雪林
不虛此行
魂隨夢歸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5-01
·版次:1
·總頁數:485
·印刷時間:2008-05-01
·印次:1
·字數:450000
·ISBN:9787539927787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傳奇從脫車開始
謝冰瑩原名謝鳴崗,謝冰瑩是她進軍校時改用的名字。在這部記述她人生傳奇的開篇,為了表述準確和敘述方便,還得用她的原名謝鳴崗。
1926年9月28日,是二十歲的謝鳴崗急切期待的一天。因為這天下午2時,是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湖南考區新生出發去武漢的時間。她把這一天看做是她新生活的開始,激動得一夜沒睡,一早就起來收拾行李用品,和她的好友樹蓉,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們生活、學習了五年的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前往集合地點長沙火車站。
怎奈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可大雨沒能阻擋住他們,他們二百五十個熱血青年,從湖南各地紛紛提前趕到了長沙火車站,等候上車。車站內外擁擠著送行的親友。年輕的姑娘哭紅了眼,母親拉著兒子的手泣不成聲,鳴崗心裡卻迴蕩著興奮的波濤,慶幸她的父母還不知道,她可以實現當兵的美夢了。如果母親知道她要遠赴武漢參軍,肯定要跑來把她拽回家去的。她一點沒有離別的沮喪,她的同學樹蓉挽住她的手,不屑地說那些啼啼哭哭的人,“哭什麼哭?她們應該給我們打氣,鼓勵我們勇敢地上前線殺敵才對。”
這時,謝鳴崗的二哥撐著把黑陽傘來了,老遠就看到了她,叫了她一聲妹妹,向她跑過來說:“我剛下課,就跑來了,擔心你們已走了呢。”
“雨這么大,哥的病還沒好徹底,淋濕了可不好。車還沒到,快回去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