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意思是說,如果有人說佛陀轉了法輪或宣說了佛法,這個人就嚴重誹謗了佛陀。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了解我真正的密意。佛陀在其他經典中也說:“我已成如來,未說一字法。”意思是,我已成了如來,但一個字也未說過。
相關詞條
-
千佛名經
《千佛名經》本是佛經名。經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誦念千名佛祖稱號,文中提到:“不畏謬錯必得涅槃”,智者聽到諸佛名字,“勤行精進”,脫離苦海,獲得智慧,不欺誑,...
辭彙含義 種類 過去莊嚴劫 現在賢劫 未來星宿劫 -
謗佛經
謗佛經,又叫佛說謗佛經,全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第0239部。與竺法護譯之“決定總持經”為同本異譯。主要內容講的是有...
內容簡介 原文 -
禮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又稱《八十八佛懺悔文》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見《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娑婆世界的過去佛;三十五佛名出《決定毗尼經...
懺悔 百佛名號 十萬名懺 版本說明 注釋 -
譏謗
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指責或嘲笑對方,說人壞話,毀人名譽。
百度名片 詞義來源 -
八十八佛
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見《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娑婆世界的過去佛。三十五佛出自《決定毗尼經》,是現在十方世界中佛。
簡介 三十五佛 五十三佛 禮佛大懺悔文 諸佛能滅的罪 -
謗三寶戒
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即禁制誹謗佛、法、僧三寶之戒。又作毀謗三寶戒、助謗三寶戒、謗亂正法戒、誹謗戒、謗菩薩法戒、邪見邪說戒。
-
釋迦摩尼佛
釋迦摩尼,又名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其是佛教的開啟者。據佛經記載,釋迦牟...
名稱解釋 生平事跡 組織與舉措 教法與學說 時代背景 -
七佛
“七佛”指釋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現的六位佛陀。即過去莊嚴劫末的毗婆屍(Vipa^syi)、屍棄(S/ikhi^)、毗舍浮(Vis/vabhu)等三佛,與...
簡介 七佛介紹 七佛因緣 七佛相關 -
佛般泥洹經
佛教經書之其中一卷。裡面的其中有一句就是:“佛言。近是間有溪水。名鳩對。持缽往取水滿缽來。我欲飲澡面。阿難即往。到溪水邊。時有五百乘車。上流厲度水大濁。...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時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