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894 年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活回到祖國定居,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諾貝爾買了一座瀕於倒閉的軍工廠,並建立起一實驗室,決心為自己祖國的國防事業作一番貢獻。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唯一保存完整的貝爾舊居。自1975 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裡便成為一個遊覽勝地和諾貝學術活動中心。每年一度在這裡舉行諾貝爾學術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科學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的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的陳設,陳列著他生前活動的照
片、獲得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書房簡樸文雅,壁上掛風景畫,諾貝爾當年用過的古銅色寫字檯和靠背椅簡單而古樸。一盞蓮花大吊燈懸吊在書桌上方,桌上擺著蠟台、試驗用的燒瓶、攤開的圖紙、幾參考書和其他物件。各色封面的書籍整齊地排列在靠牆的幾個書櫥內,其有的是當年諾貝爾用過的參考書,更多的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用十幾種文字刷出版的有關諾貝爾的書籍。諾貝爾的臥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家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簡樸的生活和卓越的貢獻形成鮮明的對照。
當年諾貝爾買下的只有數百人、設備、陳舊、瀕臨倒閉的波福斯軍工廠也重新獲得了生機,今天,波福斯工廠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兩萬人的大型現代化聯合企業,它既是瑞典最大的軍工廠,也是利用其先進技術和設備不斷擴大民用產品生產的工廠,民用生產占該廠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諾貝爾資料
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獎金的創立人。諾貝爾獎頒發給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克的後裔。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裡學習了工程學基礎,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明才能。諾貝爾一家於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聖彼得堡的父親團聚。
諾貝爾從小主要受家庭教師的教育,16歲就成為有能力的化學家,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家語言。1850年離開俄國赴巴黎學習化學,一年後又赴美國在J.埃里克森(鐵甲艦“蒙尼陀”號的建造者)的指導下工作了4年。返回聖彼得堡後,在他父親的工廠里工作,直到1859年該工廠破產為止。重返瑞典以後,諾貝爾開始製造液體炸藥硝化甘油。在這種炸藥投產後不久的1864年,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於危險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隻船上進行實驗,尋求減小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以安全運輸。上述發現使他得以改進黃色炸藥和必要的雷管。黃色炸藥在英國(1867年)和美國(1868年)取得專利之後,諾貝爾進而實驗並研製成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藥爆炸膠,於1876年取得專利。大約10年後,又研製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他曾要求彈道炸藥的專利權要包括柯達炸藥,但遭到法庭否決。諾貝爾在全世界都有炸藥製造業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國巴庫油田的產權,所擁有的財富是巨大的,他因此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諾貝爾本質上是一位和平主義者,希望他發明的破壞性炸藥有助於消滅戰爭,但他對人類和國家的看法是悲觀主義的。
諾貝爾對文學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後人還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寫的一部小說的開端。他對各種人道主義和科學的慈善事業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財產都交付給了信託,設立了後來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的獎金--諾貝爾獎金,即和平、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共5項諾貝爾獎金(其中,諾貝爾經濟學獎金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提供資金增設的)。
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桑利瑪去世,終年63歲。
學術活動
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科學家每年都要匯聚到這裡,在這裡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共同探討各門科學的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當年諾貝爾買下的只有數百人、設備、陳舊、瀕臨倒閉的波福斯軍工廠也重新獲得了生機,今天,波福斯工廠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兩萬人的大型現代化聯合企業,它既是瑞典最大的軍工廠,也是利用其先進技術和設備不斷擴大民用產品生產的工廠,民用生產占該廠總銷售額的一半以上。而白樺山莊更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旅遊信息
前往路線:斯德哥爾摩每天有定期巴士通往卡爾斯庫加市。
開放時間:夏季8:30~20:00;冬季9:00~17:00,星期三休息。
門票:20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