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愛爾維修自從出版《論精神》一書遭受迫害,違心地寫下放棄自已意見的聲明書後,思想上並未消沉,開始醞釀寫作《論人的理智慧型力和教育》,繼續宣揚他的功利主義倫理學說。為了免於再次受到迫害,他只好把出版的希望寄託於死後。這部書在他去世前 3年即1769年就已基本上寫好,內容和《論精神》基本相同,只是在對他原有的理論觀點的論證和闡明方面更加豐富有力。正如他在該書序言中所講的:“如果說我並不放棄我在《論精神》那部書里建立的那些原則,那是因為在我看來它們是唯一合理的原則……這些原則在本書中運用得比《論精神》那部書中更加廣泛,更加深入……”。在這部書中,愛爾維修對宗教和封建制度進行了更加劇烈的抨擊,甚至許多地方論證了人民推翻專制制度的權利。從這一點看,這部書的啟迪作用,超過了《論精神》。
內容概括
(一)智力平等說和教育萬能論
愛爾維修的哲學是唯物主義的經驗論。他吸取和發展了洛克的唯物主義感覺論,首先肯定作為認識對象的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人的一切觀念和精神都是通過感官獲得的。他在第二篇闡述了人的認識過程,首先要通過感官獲得外界事物的印象,即感覺。感覺可以通過記憶保存起來,從而形成兩種感覺。一種是實際經歷到的感覺,另一種是保存在記憶中的感覺,人的精神活動就是比較和整理各種感覺,最後形成判斷,即正確地描述我們的感覺。因此,我們的觀念和精神的存在要以感覺能力的存在為前提。
從上述哲學原理出發,愛爾維修反對那種認為“精神不等是感官的精緻程度不等的結果”的觀點。他認為,精神的優越程度與感官的完善程度無關,一切構造得同樣好的人都有同等的能力獲致精神。也就是說,人在智力上是平等的,每個具有良好感覺器官的人,都具備同樣的智力水平,都可以去探求真理。而且既使感官的完善程度不等的人也能得到同樣的發展。
既然人的智力是平等的,精神的發展又與感官的完善程度無關。那么,人們的精神面貌為什麼會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呢?愛爾維修認為,人與人之間精神上的差異是由於他們所處的不同的環境和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因此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教育的作用是萬能的。
第一篇寫道,人們通常認為教育就是由教師教兒童識字、讀書、背誦教理問答。其實不然,兒童的真正教師是他們周圍的對象,他們的全部觀念幾乎都是從這些教導者得來的。而且,不能把教育固定在專門受教育的時期,亦即童年和少年時期。人的一生其實只是一場長期教育,要從胎兒開始,一直持續到死。因此,教育包括一個人多方面的生活環境,如父母的地位、性格、命運和財產,以及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這些社會生活環境對於形成個人的性格和民族的性格有意想不到的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也就不可能受到完全相同的教育。因此,人在性格、道德和才能上是各不相同的。
基於上述思想,愛爾維修指出,教育是使國家強大和人民幸福的工具,要使國家強大和人民幸福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改善教育的科學。造成各民族不幸的並不是人們的卑劣、邪惡和不正,而是他們的法律不完善。因此法律造成一切。要使國家強大幸福就必須由少數天才的立法者為新興的社會建立一種新的、符合人類幸福的法律。這種法律以公共的幸福為最高利益,其中必須包括一種出色的道德教育計畫,向公民提出一些關於道德的明確觀念,使公民懂得維護公共利益應是道德規則的唯一原則,公民要勇於為國民福利而犧牲個人的暫時福利。通過這種道德教育,培養完善的公民,從而擺脫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建立起合理的社會制度。
(二)論教會壟斷教育的危害與教育世俗化
教育的優劣關係到國家的幸福與強大,因此教育應由誰來掌管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第一篇寫道,在歐洲,尤其是在天主教國家,公共教育被委託給兩種勢力辦理,一種是宗教勢力;另一種是世俗勢力。由於這兩種勢力的利益是對立的,因此他們所辦的教育也是矛盾的。
宗教勢力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無關,只與一個宗派的利益相聯繫。他們的權力要靠人民的迷信、愚昧無知和盲目服從來維持。人民越無知,越迷信,對他們就越馴服。於是他們極力通過教育向人們灌輸“世界末日”的傳說,希望人們為一種無端的恐怖所嚇倒,只知道祈求上帝拯救他們,為來世升入天堂,放棄塵世的追求和感情。這種教育使人們把人生看成一次短促的旅行,對塵世的福利沒有欲望,對親同朋友沒有感情和友誼,對自身和後代的幸福無動於衷,從而扼殺了人的感情和需要,使人性扭曲。其結果是英雄越來越少,愛國的美德完全喪失了,既危害了個人,也危害了社會,削弱了國家。
相反,世俗勢力的利益與國家的強盛息息相關,君主的強大完全依靠它所統治的帝國的強盛。他要求人民勇敢、勤勞、明理,主張通過教育激發人民追求公益、正義、財富和榮譽,培養人民的偉大才能和愛國的偉大美德。這種教育以公共福利為原則,通過教育小心地把人們的情慾引導到公共福利上去。從而實現國家的強大和人民的共同幸福。
通過上述分析,愛爾維修堅決反對教會勢力對教育的乾予和控制,主張由世俗勢力掌管教育,並制定一個包括道德教育、知識教育和體育的良好的教育計畫。
(三)利益學說與道德教育
愛爾維修認為,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動力是人們追求個人或集體的利益。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裡,利益起著支配一切的作用,是我們的唯一推動力。利益不僅決定著個人的全部活動,而且構成社會的法律基礎和道德準則。
所謂“利益”指的是社會現實中人們關於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物質要求和愛情、榮譽、權力等精神追求。期待生活中的這些“利益”,是人人具有的欲望,是一種普遍的“人性”。這種人性的根據是肉體的感受性。人的肉體感受性決定了人人都有“趨樂避害’的願望,也就是“自愛”。自愛(亦即“自私”、“為已”)決定了人們必然追求個人利益。因此肉體感受性是道德的根本原則。
對人們追求的利益可歸結為三類,即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和公共利益或稱國家利益。每個人受自愛法則驅使,必然首先迫求個人利益。在不違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個人利益是合理的、正直的,並非不道德。但道德的更高境界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才是“人類一切美德的原則,也是一切法律的基礎”,那些為了公共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人則是最高尚和最正直的人。所謂小集團利益指的是王室、僧侶和貴族等封建統治者的利益。小集團利益造成統治者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任人唯親等弊端,嚴重侵犯公共利益,是最不道德的。
道德教育應建立在以肉體感受性為前提的利益學說的基礎上。儘管自愛是人人共有的自然本性,是道德的基礎,但人們追求個人利益時,必須在理性指導下,使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不妨礙他人的利益,乃至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結合起來。美德就是追求公共利益與幸福,因此,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人們追求共同福利,只有具備了這種美德,才能勇敢、人道、公正和愛國。
培養美德有兩種方法:其一是通過“正義的道德問答”,給予青年人一些明確的、健全的和有益的道德觀念,使公民教育達到最高的完善程度。而“宗教的教理問答”卻在兒童的記憶中印上極其可笑的宗教規條,形成許多錯誤離奇的宗教觀念。因此必須用“正義的道德問答”代替“宗教的教義問答”,在兒童記憶中印上有益和真實的正義規條和原則,它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其二是通過獎善罰惡使人們保持美德。第四篇寫道,為了培養出道德的人,就必須有賞有罰,制定合理的法律,建立一種出色的政治形式。
本書對教育理論的主要貢獻有:(1)以唯物主義認識論為基礎,提出智力平等說,從而在理論上徹底否定了天賦不平等的封建傳統偏見,為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作了輿論準備,對反對等級森嚴的封建教育,建立民主的教育制度起了積極的作用;(2)詳細而系統地論述了教育對人、對社會所起的巨大作用,看到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正確的,並把教育作為改變專制制度,建立良好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工具,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要求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願望;(3)揭露教會辦教育的危害,主張由國家舉辦世俗性教育,反映了新生資產階級對教育的合理要求;(4)主張通過灌輸道德觀念和用精神或物質的獎賞來鼓勵美好的道德行為,用合理的法律來懲罰不道德的行為。這種道德教育的方法比教會教育脫離實際的自我懺悔,自我完善的方法更現實,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主要缺陷有:(1)利益學說和其理論基石“肉體感受性”混淆了人和動物的不同本質,忽視了人的社會性和階級區別;(2)教育萬能論過份誇大教育的作用,視其為改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甚至主張依靠教育培養出少數天才人物,再由他們制定出好的法律,建立起合理的社會制度,從而陷於歷史唯心主義和英雄史觀。
儘管有上述缺陷,但愛爾維修的教育思想與其它百科全書派啟蒙思想家的教育學說一道構成18世紀最進步的教育理論體系,在反對封建和宗教教育的鬥爭中,有力地論證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和教育方面要求的合理性,對後來的空想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