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龍建

Xian Chin a”(中國最優秀的三弦藝術家),為弘揚和推廣三弦的音樂藝術做出了極大的努力。

基本信息

簡介

在從事三弦專業三十多年的演奏實踐中,廣泛地學習和汲取了各家各派的風格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左手講究於吟、猱、擻、打、進、退、綽、注,韻味濃郁,變化無窮;右手講究於長如流水,短如碎珠,金石之聲,剛柔自如,其演奏著意於純真、自然的音樂追求,熱情而不乏深沉,細膩而不乏粗獷,生動的描繪中體現出深邃的洞察,情感的流露中富於哲理的思維。近年來在國內外舉辦了三十多場三弦獨奏音樂會,參加了近百場從傳統作品到現代作品各種形式的演出,並錄製了個人獨奏專集的CD唱片和錄音磁帶,被中外人士譽為“The Best San Xian Artist In China”(中國最優秀的三弦藝術家),為弘揚和推廣三弦的音樂藝術做出了極大的努力。

事跡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三弦教學理論與演奏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編寫了大量的三弦練習曲和教材,撰寫和發表了不少有關三弦教學和演奏的著作和論文,如:《三弦演奏藝術》《三弦教程》《三弦自學入門與提高》《關於〈合歡令〉傳譜的辨析》《談三弦的換把》《三弦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反思》等等,建立了較為完善和科學的教學體系,教授和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三弦演奏者,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與此同時,還深入地涉足於傳統音樂的挖掘和研究,並發表了一些頗有建樹的學術論文。1984年倡導和組織了對傳世名著《弦索備考》的研究和演奏,1986年1月和其他三位演奏家一起舉行了“弦索十三套專題音樂會”,首次將《弦索備考》的全部音樂活生生地呈現在舞台上,在國內外引起極大的關注。為了挖掘和繼承三弦的傳統音樂,又找到了清皇族的後裔、弦索音樂唯一的傳人愛新覺羅毓峘先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記錄整理了一部瀕於滅絕的三弦傳統音樂——《清故恭王府音樂 愛新覺羅毓峘三弦傳譜》,使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溥傑先生特為這部傳譜的出版撰寫了題辭。該傳譜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中國音樂史的研究填補了一項空白。

在致力於三弦專業教學與藝術實踐的同時,還熱衷於音樂評論和專題探討,曾經發表過一些頗有影響的評論文章,諸如:《淺談加弦三弦的改革》、《再談加弦三弦的改革》、《傅雪漪談“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從“錄先生”談起……》《從宋飛的“弦索十三弄”所想到的……》《二胡的傳道士——許可》等,引起了音樂界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