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弦口閘

調弦口閘

調弦口閘,又名“調弦閘”,位於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之西的荊江南大堤與八一大堤交匯處,涵閘規格為三孔(每孔3×3.5米),總寬9米,設計流量為60立方米/秒。

又名“調弦閘”,

調弦口閘調弦口閘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之西的荊江南大堤與八一大堤交匯處,但屬湖南省華容縣專管。涵閘規格為三孔(每孔3×3.5米),總寬9米,設計流量為60立方米/秒。在距地面約10的地下,是一座有3個孔的水泥閘口,每個閘孔寬約3米。閘口上方,是一座高約3米的白色小房,上面寫著四個大字:調弦口閘,是調關鎮的標誌性建築。

得名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大將軍杜預為平吳定江南,大舉動用民力在此修建運河。當時北方軍隊欲進入洞庭湖,只有岳州洞庭湖口一條水路。而洞庭湖口風大浪急,險象環生,且自荊州而下路途遙遠,於是襄南大將軍杜預不得不思考另闢一條路徑。通過深入民間調查,他們發現洞庭湖北岸有一條名叫沱江(今華容境內)的河流與長江幹流十分接近(但不連通)。人們看到:如果將沱江與長江貫通,則可大大縮短自荊州入洞庭湖的路徑(不必繞道洞庭湖湖口),並且相對安全隱蔽且利於航行。經過權衡,杜預毅然下決心開鑿了此運河。因其進水口地處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地,故取名“調弦口”。後來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

調弦口是著名的荊江四口(長江入洞庭湖之口)之一,是繼太平口形成後、因郝穴堵口、在明隆慶年間疏開的。清道光年間,調弦口又漸漸淤塞。至鹹豐年間,官府再次重開調弦穴,並設水路關卡,將調弦口改名調關。1958年,人民政府因當時形勢需要,下令將調弦河堵塞(堵口建閘)。自此,南下的長江水在這裡被調弦口閘封住,阻擋了江水經調弦河通向東洞庭湖的通路。調弦河成為內河,湖北境內河段嚴重淤塞,幾乎失去了調水蓄水功能,昔日百舸爭流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水文

調弦口有水文實測資料始於1930年,斷斷續續到1958年:占長江幹流枝城來量的2%到3%,分沙量占四口入湖沙量的5.88%。這些數據都說明調弦口分流對長江來說微不足道,可是對兩岸近百萬畝農田的防洪排澇影響很大。
調弦口閘的牆壁上畫著一條紅線,標註“1998年水位”,這就是1998年8月17日長江發洪水時調弦口所到達的水位。40.5米,當時洪水漫過地面,有半人多高。

堵口

上世紀50年代後期,在大躍進

調弦口閘調弦口閘
‘以糧為綱’的思想指導下,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以及‘為了增墾支援農業合作化以滿足國家社會主義的工業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把糧食生產作為各級工作的重點,全國各地颳起一股圍湖造田風,“以糧為綱”“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標語口號鋪天蓋地。湖南方面某些領導作出了圍墾錢糧湖(洞庭湖的一部分)的決定。當時,湖南方面的口號是:找洞庭湖要“錢”、要“糧”。錢糧湖與調弦河相通,而要圍墾此湖,必須得先行堵住上遊河流來水。於是,湖南方面向湖北省提出了“堵塞調弦口”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了大面積圍墾。調弦河下游要圍墾錢糧湖農場,需要堵口來減輕防汛壓力1958年5月20日,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江西省委書記邵式平等,在國務院總理會議室舉行了三省水利會議,會上確定了調弦堵口的決議。湖南、湖北也在會後達成協定:“當監利水位達到36米,根據上游水情水位將繼續上漲,有超過監利1954年實際水位36.57米可能時,調弦扒口分洪。”

建閘

1958年冬,湖南方面先後動員上萬民工到湖北調弦口組織施工,其第一期工程歷時一個冬春。
1959年初,湖南方面在閘基開挖至接近完工時,因設計人員工作失誤,且壩址地基不穩造成滑坡塌方,致使基本竣工的閘基報廢,堵口工程受到了很大影響。由於損失太大,其主要責任人後來受到了刑事處分。1959年春,湖南方面又重新選址組織施工,在河口右側大堤拐了一個弧形大彎。於是,後來在口門西側形成了一個四、五畝大小的水潭(此潭至今仍可以見到)。是年5月,剛建成不久的閘身不料又出現質量事故。一次雷雨過後,閘身自縱、橫向發生異常沉陷和位移,閘門止水設施悉被破壞。湖南方面當即又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補救處理,牆體和拱圈得到了加固夯實。8月,調弦口閘試行開閘放水。兩省協商,對閘門的啟閉使用作出了嚴格規定:調弦口閘由華容縣派專人管理,調弦口閘管理所設在閘門附近。長江水位37米以下時,湖北方面對湖南使用該閘不予控制;水位37至38米時,湖南方面使用該閘要徵得湖北方面同意;水位38米以上,調弦口閘不準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