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鍇
![](/img/5/ca6/nBnauM3X1UTNyYjMygTM0czM0MTMyQDMwMDMwADMwAjMxAzL4E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內容簡介
《說文解字》流傳至唐代,李陽冰對它作了竄改,使《說文》漸失原貌。李陽冰整理《說文》時,排斥許慎,自逞臆說,對解說和篆法大加改動。為了糾正李陽凍的臆說,徐鍇著《說文解字系傳》一書。此書共分八篇四十卷。
通釋三十卷,是全書的主要部分。對許慎的原文進行解釋,並採用朱的反切注音。徐鍇廣泛引證,採用以古書證古書和以今語證古語兩種方法,對《說文解字》中的古義、名物進行疏證、說明。
部敘二卷,說明540部首的分部依據。
通論三卷,發揮文字俗體的含義。
袪妄一卷,駁斥李陽凍的謬誤。該卷被後人稱為“最為可取”。
類聚一卷,對同類名物的文字說明其類。
錯綜一卷,說明古人造字的原因,補通釋的不足。系述一卷,說明各篇的寫作旨趣,為本書分目的大綱。
影響及評價
徐鍇精通文字訓詁 之學。《說文解字系傳》實際就是《說文解字》注。在李陽冰竄亂許慎原本之際,徐鍇著此書為恢復、保存許書的本來面目作出了重要作出了重要貢獻。這部書是自漢魏以後最早一部有系統的、比較詳密的《說文解字》的註解。《說文解字系傳》以《通釋》部分為主體,除引據前代古書以證明許慎訓解外,還指出其他引申的意義,並從諧聲字的聲旁說明聲旁與字義的關係,對後代訓詁學家有很大影響。在《通釋》中也往往說明古書的假借和古今用字的不同,有時還用今語解釋古語,在文字訓詁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說文解字系傳》已注意到形聲相生、音義相轉之理。這種訓詁方法對後人有很大啟發。清段玉裁作《說文解字注》就十分重視徐鍇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