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句讀

《說文句讀》,清人王筠著。
王筠(1784-1854),字貫山,號籙友,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宋官疃人,語言學家,文字學家。
王筠出身於安丘書香世族、官宦之家。父親王馭超,乾隆丙午舉人,考取鹹安宮教習,歷任遂寧、潛山、霍丘、阜陽知縣,升壽州知州,為當時名宦。為便於子弟閱讀,輯《海岱史略》百四十卷,為安丘第一部歷史名著。王筠道光元年(1821)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以國史館謄錄議敘選山西鄉寧知縣,並曾權知曲沃、徐溝二縣。二弟王簡,嘉慶己卯、庚辰聯捷進士。三弟王篖,道光己亥副榜。四弟王范,道光辛丑進士。
王筠少喜篆籀,進而博涉經史,尤深《說文》之說。在京期間,與許翰、何紹基、陳慶鏞、陳奐等名士切磋文字。“筠治《說文》之學,垂三十年。其獨辟門徑,折衷一是,不依傍人,論者以為許氏之功臣,段、桂之勁敵”(《清史稿·王筠傳》)。
王筠一生著述宏富,影響巨大。自著書50多種,勘訂他人書60餘部,計數百卷,可謂著作等身。所著《說文釋例》、《文字蒙求》、《說文句讀》、《說文韻譜校》、《說文屬》等等,多有開拓性和突破性。其中《說文句讀》、《說文釋例》是樸學、文字故訓學方面的經典性代表巨著。同治四年(1865)王筠嗣子王彥侗表上二書,由禮部進呈,先上同治帝留覽,後旨下南書房諸臣覆閱。太子太傅潘祖蔭閱畢,跋其書後,備極推崇,謂在《說文》研究上“君書晚出,乃集厥成,補弊救偏,為臣尤巨”。由是海內之士爭先快讀“王氏說文”。尤其官晉時期,盛名遠播,山右文人學士無不景仰,爭列門牆,他被尊為“華北當代儒宗”。王筠不但是安丘歷史上學術水平最高的學者,而且也是國內“說文四大家”之一。民國初年,近代史學家柯劭忞將王筠《說文釋例》、《說文句讀》等主要著作,收入他編纂的《續四庫全書》中。《說文釋例》和《說文句讀》這兩部書於1983年北京市中國書店根據世界書局影印本又予影印,這一家之言愈加廣為世人所重。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初,在張志公等人的倡導下,中華書局等單位重新刊行。其中舊時商務印書館顧不得著作權所有,翻印再三。台灣也不甘落後,印製裝潢尤精。於是,“王氏說文”的面紗逐漸揭開,海內之士得以快讀之。王筠先生留下的生命信息終得其歸宿。
《說文句讀》一書,王筠採擷諸說文學大家的著作,辨其正誤,刪繁舉要,參以己意,集語言文字之大成,淺易簡明,是初學《說文》者較為便利的本子,共20卷。作者在自序中肯定了段玉裁力辟榛蕪,光大《說文》,同時也指出段書《說文解字注》“體裁所拘,未能詳備,余鼓輯為專書,與之分道揚鑣,冀少明許君之奧旨……取茂堂及嚴鐵橋、桂未谷三君子所輯,加之手集者,或增,或刪,或改,以便初學誦習,故名之曰《句讀》。”此書體現出刪篆、一貫、反經、正雅、特識五個方面不同於段書的要點,異於段、桂兩家之說1200多處。專家評價《句讀》“博採慎擇,持平心,求實義,絕去支離破碎之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