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世界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 163頁
開本: 16開
ISBN: 7102026161
條形碼: 9787102026169
尺寸: 18.4 x 21 x 1.2 cm
重量: 680 g

作者簡介

陳小文,生於中國大連在內蒙古沙漠度過兩年之後,他進入魯迅美術學院研習版畫、素描和繪畫。1987年來到美國,後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獲藝術學碩士學位。1996年起,他在艾爾法特大學教授版畫,同時其工作實踐開始涉及大量的其他專業領域活動,包括寫作、策劃展覽、為電視台製作記錄片和為到中國學習的學生建立獎學金。 他跨多種媒體工作,包括繪畫、素描、版畫、數字處理以及錄像、裝置。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印第安納科學與藝術博物館、albright-knox美術館、herbert f.jonson美術館、布魯克林美術館和santa barbara美術館和大理的畫廊展覽。

內容簡介

讀陳小文先生在文字如同和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他帶著充滿愛意的情感,以輕鬆的敘事方式將艾大美院的教學理念、案例以及其他大小事件一股腦地卸在我們面前。章節以夏、秋、科、春四季的自然順序展開,似乎更能讓人真切體悟到一年中日復一日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到夕陽徐徐落下而改變著的氣溫。艾大美院的教學重點是雕塑,在這裡我們很駐華看到雕塑與裝置藝術、新媒體、觀念藝術之間在概念界定上有什麼明確差異,也無法獲得一種可以準確劃分它們邊界的方法和用以判斷作品質量的標準。然而,在課程的案例、師生的對話以及對情景的描述里卻清晰地呈示著一條脈絡:即藝術是一種自我完成的過程,是一個學科交義,重新整合、不斷選擇與勇於創造的行為。曾經有位德國教授給我介紹過德國某校繪畫的《生——死》教學案例。參與這個課題讀者討論的學生來自造型藝術、哲學、醫學和歷史等不同的專業、每個學生都被要求完成一個作業。雖然沒有看到整個案例的最終結果,但憑藉課題過程中一些頗具意味的細節,我完全可以想像得出這樣的教學所帶來的深遠意義。我相信新思想全在學科與學科邊緣的融合中誕生。

目錄

總序
引言
第一章 “嬉皮精神”還是“藍領階層
第一節 車窗外的影子
第二節 與眾不同
第三節 提倡選擇的教學思想
第四節 教員招聘制度
第二章 基礎部與基礎訓練
第一節 新生錄取
第二節 面臨全新的問題
第三節 關於線的問題:1997年的第一堂課
第四節 綜合課題:1998年的第一堂課
第五節 對寫實素描訓練的懷疑
第六節 lee和levi
第七節 春季的小型工作室
第三章 衡量能力的尺度
第一節 設定與選擇
第二節 綜合能力
第三節 語言與邊界
第四節 藝術與生活
第四章 生存在數位化時代
第一節 新的分岐
第二節 多鏡頭相機?
第三節 老生常談
結束語
教授作品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