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

認知療法如日中天的地位和貝克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沒有貝克,就沒有今天的認知療法。 這也許是因為貝克的認知療法實在太簡單了。

內容介紹

認知療法中的科學、哲學和父愛
《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貝克》一書序言
每位心理醫生都要學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是如今心理治療界循證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M)風潮的寵兒,支持認知療法的有效的科學證據遠遠超過其他療法,所以不少治療指南手冊已經把認知治療列為治療首選。認知療法如日中天的地位和貝克的貢獻是分不開的。正是貝克,讓認知療法走出艾里斯那種的草根風格,登堂入室,進入“心理科學”的聖殿。他以眾多的實驗研究驗證了認知療法的有效性,並且讓這種療法具有了食譜一般的可操作性。
可以說,沒有貝克,就沒有今天的認知療法。在臨床心理學界,貝克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弗洛伊德。可是他卻沒有弗洛伊德一樣的聲名,被人頂禮膜拜,奉為偶像。這也許是因為貝克的認知療法實在太簡單了。在認知療法中,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每一步都很清楚,一二三四五六七,只要照著貝克發明的各種表格做就行了。任何一個國中生都可以學會,
如果你真的認為認知療法很簡單,那么說明你還沒有理解認知療法。一位教授認知療法的美國老師如此說。的確,別忘了,把複雜的事情弄簡單了不容易。《易經》簡單吧,就一陽爻和陰爻搭積木式的變樣子,可是誰敢說《易經》簡單啊。認知療法表面看起來就是自己挑自己的思維毛病。這誰不會啊,中國人從小到大不就是在琢磨別人和自己的心思,深挖別人和自己的思想根源,挑剔別人和自己的思想毛病中長大的嗎?這種對認知療法簡單化的理解,讓認知療法在實踐中變成了心焦火燥的駕校大老粗教練對戰戰兢兢冥頑不化的初學者的呵斥和責怪。
認知療法至簡至繁。它試圖恢復一種古老的傳統,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對話傳統,佛陀和弟子的對話傳統,這裡存在著一個智者和一個受苦的人,這個受苦的人傾訴自己的苦惱,而智者總是能夠保持心靈的平靜,對這個受苦的人保持感同身受的同情,能夠循循善誘,通過一個個的提問、反問、設問,讓這個受苦的人最終產生領悟,發現萬物的因果苦惱的根本原來皆來自內心,來自自動思維,中間信念,來自圖式(schema)和核心信念,來自歪曲的思維模式和對現實的純真而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知療法的施行離不開這種古聖先哲般的心平如鏡心靜如水的心態,治療師如同沉著冷靜的獵人穿行在密布邏輯錯誤的叢林,如同散開在黃昏的河流上睡蓮。
認知療法,就像鐘錶一樣精確,就像數學一樣嚴格,就像藥品一樣有效(實際上,療效比藥品還好)。但是不少治療師卻不願意使用認知療法,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枯燥無味、機械刻板的療法。但是正如貝克的同事對他的治療風格描述一樣,認知療法完全可以(本來就是?)像一個慈祥耐心的祖父和自己的孫女對話。也許“認知療法是刻板枯燥的” 這個觀念本身就有必要使用認知療法來檢驗一下其合理性。
認知療法起源於一種愛,起源於對真理的愛,對心理健康的愛。這種愛也起源於年幼的貝克像一個懂事的大人一樣陪伴他那患抑鬱症的母親,起源於青年的貝克擺脫抑鬱症和恐懼症的努力嘗試,貝克他必然像一個堅定而慈祥的父親去撫慰自己的母親和自己內心的痛苦。在認知療法的規劃嚴密、看起來有些死板的每一步驟中,你都可以感覺到一個略帶焦慮、關懷備至的中學老師一樣的父親,他很關心你的康復,他不厭其煩地告訴你解脫痛苦的方法,他拙於表達一些美麗而感人的詞語讓你情緒激動讓你眼淚汪汪,但是在他一次次的教授中,你會漸漸地體驗到一股父愛的暖流。就像陸游,寫了一堆 “示兒”的詩,大多是“聞義貴能徙,見賢思與齊。食嘗甘脫粟,起不待鳴雞。”這類教訓人的話,可是父愛的關懷也在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話語中潤物細無聲,父愛就像粗糧雖然難以下咽可是對茁壯的身體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陸游的《示兒》組詩中,也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樣蘊含著偉岸雄奇的父愛的句子。這種父愛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脊樑。
一個人不具備哲學家那種對真理的熱愛,不具備父親那種對子輩的關懷和期望,是很難領悟認知療法的精髓的。認知療法如果淪為照葫蘆畫瓢的填鴨訓導,既是這個療法的失敗,也是治療師本人靈魂的失敗。
《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貝克》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心理治療的入門者看的,更是給我們這些號稱已經使用認知療法多年的人看的。要學習一個心理治療方法,必然對此療法的創始人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認同,通過和此創始人的心心相印的過程,你才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當初要發明這個療法,在使用這個療法的過程中你會經歷如何的心靈歷程,以及這個療法的局限在哪裡。而這整個過程,都離不開了解此創始人的傳記。雖然貝克是各大流派的祖師爺中“活著的傳奇”,可是有關他的傳記卻只見到這一本。這本傳記的作者親歷歷史,和傳主有親密的聯繫,並且作了大量的歷史研究的工作,言簡意賅地闡述了貝克發明認知療法的整個過程,有利於大家了解貝克這個人。作者還插入了不少章節,對認知療法操作過程進行了講解,並且介紹及學術界有關認知療法的爭論和研究證據,不知這算不算一種“超值奉送”?
貝克的歷史傳奇仍然在延續之中。就在前年,他又做出了可以寫進歷史的事情,那就是他開始和佛學界對話,並提出佛學和認知療法從理論到實踐有諸多類似之處。這無疑給近年來本來就對佛學發燒的美國心理治療界火上澆油,可以預測認知療法和佛學的進一步整合將會成為這個世紀心理治療界最具有革命性的事件之一。而貝克,這個田京家族的後代,在這場風潮中也是不甘於寂寞和落後的。感物思君嘆復歌,且隨魚鳥泛煙波;落花寂寂啼山鳥,靜室同虛養太和。祝老貝克一路走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