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東,江西樂平人,1970年2月出生,1992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2002年獲中級記者職稱。先後在江西《樂平報》、《江西日報》攝影部、《江南都市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今日早報》擔任攝影記者和攝影部主任。一直以迅速、準確的風格給新聞作品以鮮活和生命力,至今有百餘件作品在全國、全省新聞專業評比中獲獎,並受到領導和讀者的好評,其中,《氟污染的疊石村》獲得中國新聞獎攝影作品複評暨'2002全國新聞攝影作品年賽銅獎;《艱辛打工路》、《望子進名校,徹夜排長隊》分獲浙江新聞獎二、三等獎,《智擒亡命徒》、《農家笑迎"洋客"來》分獲江西新聞獎一、三等獎;《智擒亡命徒》、《驚心動魄的104小時》分獲華東新聞攝影作品評選二、三等獎;《8個月200多人斷了手指》獲得2002年度浙江省優秀新聞攝影年賽銅獎,《民工斷指之痛》獲2003年浙江新聞獎一等獎;《路遇車禍》、《我要爸爸媽媽》、《山鄉寄宿生》分別獲2004年度浙江新聞獎一、二、三等獎。自1999年到2002年,連續4年被評為“華東新聞攝影十佳”。所採訪報導的多篇報導引起中央和省市領導批示。2004年11月評為全國新聞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典型。2005年6月調新華社寧夏分社工作。現在浙江省重點新聞網站浙江線上供職。
詹曉東工作經歷:
關注熱點、焦點,是詹曉東記者的職業性使然,讚揚社會新風貌、抨擊社會中尚存的醜惡現象,更是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詹曉東的反映江西省樂平市禮林鎮農家女洪鳳英拾到萬元現金、守在路邊等候失主、並將現金全部歸還的新聞照片在《人民日報·華東新聞》刊出後,時任江西省委書記的舒惠國同志隨即寫信給樂平市委書記和市長,讚揚她的高尚品德,這篇報導在樂平市掀起了學習洪鳳英的熱潮。隨後,省委書記舒惠國又專門致信詹曉東所在的樂平報社,勉勵詹曉東和他的同事們牢記使命,為時代多出好的新聞作品。之後,反映警民勇斗持刀劫持人質的《智擒亡命歹徒》,村民母女工棚夜斗流竄作案連殺7人惡魔《英雄母女擒惡魔》等一批極具影響力的新聞作品見諸《人民日報》、《江西日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 人民公安報》等。
1999年5月,《危難之際真英雄———目擊落水者絕處逢生》一組攝影報導,在《人民日報·華東新聞》、《中國婦女報》頭版頭條見報後,引起了廣泛好評,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專門為此拍攝了訪談詹曉東的電視專題片。
2001年,專題報導《人死百年成移民》反映了江西都昌有關方面為騙取防洪移民建房資金,把不少已經故去百餘年的村民列為補助名單上報活的資金一事,在《北京青年報》等報紙報導後,驚動國務院分管領導,派出中央專門工作組駐紮都昌調查處理當地相關官員。
2001年,詹曉東與當時單位《今日早報》同事合作,暗訪台州偽劣醫療器械的稿件經《中國青年報》轉載後,引起了朱鎔基總理的關注,朱總理對此事親自做了批示,並致電浙江省主要領導。
同一年,反映杭州蕭山個別娛樂場所存在色情地下活動的《這裡一片烏煙瘴氣》在《今日早報》刊出後,引起當時浙江省分管紀檢、政法和宣傳的省委副書記的關注重視,並在報紙上做出批示,杭州市公安、文化等部門迅速對此進行了整治。
此外,《墳墓逼近遂昌城》、《北江在哭泣》等報導社會反響巨大也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作為攝影記者,詹曉東積極改進報導形式,用真摯的情感去關注弱勢群體,關注災難與生命,在作品中充分體現媒體的人文精神。不僅僅關注新聞事件,更主要地關注新聞事件中的人,從而讓讀者不是被迫接受新聞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時深刻地體驗人生、感受生命!
2001年1月,在《今日早報》的攝影專欄“詹曉東的眼睛”刊發了詹曉東的稿件《親歷“回家”》,從杭州到江西,一路追蹤報導了在杭民工過年回家的辛苦和快樂,時任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的陳敏爾同志看到報導後,在報紙上批示:“這個版面以記者的親身經歷,用圖文反映了民工回家過年的艱辛和快樂,有新聞性、故事性,很真實、很生動。這體現了記者的作風,反映了記者的精神,應予肯定,應予弘揚。……”此稿獲得了總編輯嘉獎。《艱辛打工路》、《第二故鄉過大年》等作品同樣把鏡頭對準了在都市中屬弱勢群體的民工。在《第二故鄉過大年》中,講述了兩個重慶民工的妻子千里迢迢來到杭州過春節的故事,再次從嶄新的角度報導了“困難群體”苦中有樂的新聞,他們的"樂",是與苦難命運抗爭後獲取的,這種樂趣,在城市白領和小康人家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更具特殊性、可讀性,這也使新聞報導充滿了人情味。在長期的採訪實踐中,詹曉東深深體會到,展覽貧困不是傳播新聞,貧窮和“困難群體”都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兩者只有作為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的背景材料,才有傳播價值。如果刻意報導困難群體的貧窮落後、淒悽慘慘和並非他們本質的某些精神負擔、偶然失態,那是一葉障目、掩蓋真實,那不是在傳播新聞。攝影記者的人文關懷還體現在,在災難面前對生命的關注。刊登於2000年5月15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的新聞圖片《驚心動魄104小時》,報導了一起煤礦冒頂事故,在採訪中,詹曉東不顧勸阻,冒著危險下到隨時都有坍塌可能的地下300多米的搶救地點採訪,不僅拍到了搶險隊員冒險開展救援工作的生動場面,也給搶險人員及遇險者家屬帶來了精神上的鼓舞。不斷深入採訪一線的實踐,讓詹曉東更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名記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精神不可或缺。
2000年8月,詹曉東來到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今日早報》後,創辦並主持了個人攝影專欄“詹曉東的眼睛”,2001年12月創辦了《今日早報》攝影部,詹曉東並被聘任為攝影部主任。上任後,詹曉東將這個專欄改為“早報的眼睛”——攝影記者的集體欄目,如今,“早報的眼睛”已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成為攝影部傾力打造的特色版面,一個個就在市民身邊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吸引了大量讀者,每周三期的頻率使同城的同行矚目,在省外也產生了較大影響。2003年1月,在報社召開的年終總結會上,攝影部受到了報社表彰。
2003年6月,《早報的眼睛》新聞作品集由人民攝影出版社集結出版發行。
2004年11月,詹曉東被中央領導點名表揚,中宣部組織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國內主要新聞單位集中宣傳詹曉東先進事跡,詹曉東被評為全國新聞戰線“三項教育”的首個先進典型。
2005年,6月,詹曉東奔赴祖國大西北,開始了國家通訊社—新華社駐寧夏分社記者生涯。
之後,詹曉東回到杭州,在浙江線上新聞網擔任新聞副總監一職,積極投身和參與了建黨85周年系列活動、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建國60周年大閱兵和上海世博會報導。
媒體報導中的詹曉東:
新華社、人民日報:用鏡頭展現老百姓的苦與樂——記詹曉東
新華社杭州11月22日電(記者 王懌文、張奇志) 詹曉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今日早報》攝影部主任。他不善言談,但最擅長用鏡頭來展現老百姓的苦與樂。
翻看詹曉東近年來的攝影作品,你會發現他更習慣將鏡頭對準普通百姓,用鏡頭描繪那些他們的生活。
2001年春節,詹曉東從杭州到江西,在擠滿民工的火車上,和民工們同吃同睡,拍攝了大量圖片。《今日早報》攝影專欄刊發了他的組稿《親歷“回家”》,這些圖片中有擁擠不堪的車廂,也有民工們渴盼回家的歡樂。時任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的陳敏爾在報紙版面上寫下了自己的感言:“這個版面以記者的親身經歷,用圖文反映了民工回家過年的艱辛和快樂,有新聞性、故事性,很真實,很生動。這體現了記者的作風,反映了記者的精神。”
“許多人提到民工,腦海里浮現的畫面就是簡陋的工棚,襤褸的衣衫。”詹曉東說,“我希望用自己的鏡頭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民工,了解新時代民工的生活。”詹曉東將鏡頭瞄準了浙江新一代的民工。在他的《打工村裡的新一族》組稿里,大家發現民工的公寓寬敞明亮,年輕的外來務工青年也和城裡的年輕人一樣喜歡滑旱冰,他們也會為球賽而激動不已。在詹曉東的鏡頭裡,這些外來民工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詹曉東告訴記者,當他看到這些民工有那么舒適的生活環境,他打心眼裡高興。“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這能給人帶來力量。”因此,當詹曉東在拍攝一名因工斷指的青年時,他沒有將這位青年血淋淋的手指展現在鏡頭面前,而是特寫這位青年在經受“斷指之痛”後閃爍著希望的眼神。
對於拍攝災難新聞,詹曉東認為“災難新聞並不是災情展覽、感官刺激,而應該具有一種人文品格”。一般來說,在災難現場第一時間搶發圖片,是一名職業攝影記者的天職。然而,當詹曉東親歷災難現場時,他卻沒有拿起相機,因為“救人比拍照更要緊”。
2004年5月7日,詹曉東冒雨駕車從江西樂平老家趕回杭州上班。當車輛駛至杭金衢高速公路龍游段時,前方八九輛車子忽然一齊停了下來。詹曉東一打聽才知道,前方發生車禍,有一輛大客車翻倒,並滑出了幾十米。出於職業敏感,他立即帶上相機直奔百多米外的車禍現場。只見一輛變了形的大客車側翻在路中央,血水混著雨水從汽車底部流出來。一些受傷的乘客掙扎著想從車廂里爬出來,還有一些乘客被客車壓住了身體,只能無助地揮動著一雙雙沾著血跡和泥土的手。
面對如此悽慘的場景,面對那么多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傷員,詹曉東無法讓自己成為一名只顧抓拍現場照片的看客。他放下相機,撥打110,要求緊急增派專業救援力量。同時,他還提議現場的一些司機找來千斤頂,將貼地一側的車殼慢慢支起,把傷員一個個從車殼下移出。詹曉東還脫下自己新買的夾克蓋到了一位在風雨中瑟瑟發抖的中年婦女身上。很快,三輛大型救護車趕到了現場,救援工作正常展開,傷員們陸續被抬上擔架送上救護車。忙碌了許久的詹曉東這才舉起了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場災難的救援工作。
“我從1992年開始乾攝影,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這么多年以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下基層,和普通百姓在一起,透過他們的喜怒哀樂直面生活。”詹曉東說,“將來我也會繼續去關注他們,去展現他們的美。”(刊於人民日報2004年11月23日二版要聞)
(2004年11月22日新聞聯播):浙江《今日早報》攝影部主任詹曉東不僅用鏡頭記錄百姓的酸甜苦辣,而且將人文關懷滲透到鏡頭背後,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送到讀者心中。
“早報的眼睛”是《今日早報》著名的攝影欄目,每期都吸引了大量的讀者,詹曉東就是這個欄目的創辦者和攝影記者。詹曉東經常把鏡頭對準社會的焦點、難點問題,先後發表了《北江在哭泣》、《斷指之痛》等一系列有社會影響的攝影圖片。
詹曉東總是用記者的良知投入到突發事件的報導。今年五一假期,詹曉東在返回杭州的路上,遇到一輛大客車翻車,當看到很多受傷的乘客被壓在車中時,他毅然放下了相機,同現場民眾一起緊急施救。直到救援車趕到,詹曉東才重新舉起了相機,記錄下了這場災難的救援工作。
浙江《今日早報》攝影部主任 詹曉東:我還是很願意深入到火熱的社會和生活前沿,去記錄我們民眾的喜怒哀樂。
攝影記者上了《新聞聯播》
《中國攝影報》訊 11月22日,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用1分鐘左右時間介紹了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所屬的《今日早報》攝影部主任詹曉東的事跡。攝影記者能在《新聞聯播》“露臉”,而且作為單獨的新聞人物來介紹,不敢說絕無僅有,也確屬少見。
《新聞聯播》的報導稱,詹曉東不僅用鏡頭記錄百姓的酸甜苦辣,而且將人文關懷滲透到鏡頭背後,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送到讀者心中。
報導中說,《早報的眼睛》是《今日早報》著名的攝影欄目,每期都吸引了大量的讀者,詹曉東就是這個欄目的創辦者和攝影記者。詹曉東經常把鏡頭對準社會的焦點、難點問題,先後發表了《北江在哭泣》、《斷指之痛》等一系列有社會影響的攝影圖片。
報導還介紹了一則鮮為人知的故事:今年五一假期,詹曉東在返回杭州的路上,遇到一輛大客車翻車,當看到很多受傷的乘客被壓在車中時,他毅然放下了相機,同現場民眾一起緊急施救。直到救援車趕到,詹曉東才重新舉起了相機,記錄下了這場災難的救援工作。
據悉,詹曉東是作為新聞出版界“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先進典型予以宣傳報導的。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浙江省內多家新聞媒體也陸續刊發播報了詹曉東先進事跡的報導,浙江省記協等單位還專門召開了詹曉東先進事跡報告會。
詹曉東1992年調入江西省《樂平報》社開始新聞攝影生涯,2000年應聘到《今日早報》擔當攝影記者,後競聘上崗成為該報攝影部主任。談及自己通過媒體“一夜成名”的感受,詹曉東感到有些突然。他說:“各媒體記者採訪我那天,我還在一線採訪拍攝。我熱愛攝影,我所做的只是一名合格新聞記者應該做的事情。”
面對不公正待遇
“這件事讓我變得更堅強,讓我更明白工作不容易,應該把工作做得更好。”
2000年2月18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以《正常調動?曝光惹禍?記者苦澀有誰知》為題,報導了詹曉東的不公正遭遇,引起全國反響。
在樂平工作期間,詹曉東曾在《人民日報·華東新聞》以“農筍”的筆名發表了一組題為《公開聚賭 學童上陣》的圖片報導,稿件見報後,他卻因為這組照片“影響較大”被當地有關部門多次調查,調離記者崗位。詹曉東對此不氣餒不抱怨,應聘到《江南都市報》,後轉戰杭州的《今日早報》,繼續手持相機,奮戰在新聞現場,記錄百姓的苦與樂。
面對民工現象
“我希望用自己的鏡頭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民工,了解新時代民工的生活。”
2001年春節,詹曉東從杭州回江西,他在擠滿民工的火車上,和民工們同吃同睡,拍攝了大量圖片。他在《今日早報》刊發的圖片專題《親歷“回家”》被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領導批示為“體現了記者的作風,反映了記者的精神”。在有意識去抓住民工這一中國普遍社會現象進行拍攝時,詹曉東並沒有著意表現他們簡陋的工棚,襤褸的衣衫,而是在《打工村裡的新一族》等專題里,記錄了民工公寓的寬敞明亮,民工滑旱冰、看球賽等真實的生活場景,以積極向上的照片,帶給讀者力量。即使在拍攝一名因工傷斷指的青年時,詹曉東也沒把血淋淋的手指展現在鏡頭前,而是用特寫表現這位青年經受“斷指之痛”後閃爍著希望的眼神。
面對突發事件
“災難新聞並不是災情展覽、感官刺激,而應該具有一種人文品格。”
今年5月7日,詹曉東冒雨駕車從江西樂平老家回杭州上班,路遇一輛大客車側翻堵車。出於職業敏感,他立即帶上相機直奔現場,看到受傷乘客掙扎著想從車廂里爬出來,由於被壓住身體,有的受傷乘客只能無助地揮動著一雙雙沾著血跡的手。面對此場景,詹曉東無法讓自己成為看客,更沒有舉起相機拍照。他馬上撥打110報警,同時提議在現場的司機們找來千斤頂,將貼地一側的車殼支起,把傷員逐個移出。直到救護車趕到,救援工作正常展開,詹曉東才舉起相機。他說,救人比拍照更重要。攝影記者應積極改進報導形式,用真摯情感去關注災難與生命,充分體現媒體的人文精神。
面對名與利
“應該把大家都調動起來,專欄應該成為大家共同的平台。”
《今日早報》根據詹曉東的個人能力與特長,開闢了《詹曉東的眼睛》的攝影專欄,刊發他拍攝的輿論監督題材和富於人文關懷的圖片專題。刊發20多期後,反響很大。但詹曉東並沒有將其視作個人成績,而是積極倡導把欄目改為《早報的眼睛》,給全體攝影記者提供一個平台,如今,《早報的眼睛》已成為報社知名的攝影專版,在這個專版刊登過的優秀圖片專題也已結集出版。詹曉東的想法是:把攝影部這個集體推出來,人多力量大,會做得更好。
蚌埠醫學院教授
男,1984年畢業於蚌埠醫學院,本科學歷。主任醫師、教授。現為安徽省衛生廳第二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現任蚌埠醫學院第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安徽省耳鼻咽喉科分副主任委員、康復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雜誌》、《中國中西結合耳鼻咽喉科雜誌》編委和《蚌埠醫學院學報》、《中國解剖與臨床》雜誌審稿專家。
在臨床方面:主要擅長聽力重建,顱底外科和頭頸腫瘤的治療為主攻方向,開展省內首例人工耳蝸植入術,能獨立完全迷路切術,面神經全程減壓術,顳下窩腫瘤切除,顱面聯合進路顱內外溝通性腫瘤切除,顱面聯合進路腦脊液漏修補術,視神經全程減壓,垂體腫瘤切除等省內起領先的顱底手術,開展聽力重建的各型手術和內淋巴囊減壓術,以及球性耳鳴的手術治療。在頭頸腫瘤的治療中,能完成各種的喉癌、喉咽癌的切除與整復和頸淋巴結清掃,下頜骨外旋扁桃體腫瘤切除以胸大肌皮瓣整復和上端食管癌切除,游離空腸帶血管蒂吻合食道重建術等高難度手術。開創了我省頸內動脈損傷介入微創治療的先河,促進我省神經介入的發展和提高。
在論文專著方面:共發表論文、論著13篇,其中國家級重點期刊2篇,國家級3篇。為高等學校護理專業系列教材《眼耳鼻喉科護理學》和《現代耳鼻喉科急症學》副主編。
在學術科研方面:現承擔2005年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一項:顯微耳科學的可視化教學的研究。2006年安徽省衛生廳醫學套用技術研究計畫項目(06B101):多導人工耳蝸植入聽神經完整性評估的套用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一項:一氧化氮在藥物性耳聾發病機製作用的研究(2002KJ222,2002-2004年,已結題);
在科研獎勵方面:獲2002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喉環上部分切除帶蒂軟骨膜環杓連線聲門重建術臨床研究。2003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粘著斑激酶在喉癌中的表達 。2001年形成安徽省科技成果一項:《現代耳鼻咽喉科急症學》。2004年形成安徽省科技成果一項:介入治療在外傷性頸內動脈病變中的套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