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明信[人物]

詹明信[人物]
詹明信[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男,1934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生長在新澤西州南部、與費城隔河相望的凱姆敦市郊,杜克大學批評理論研究所主任。1954年畢業於哈佛福特學院,獲學士學位;1956、1959年分別獲得耶魯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簡介

1934年4月,詹明信出生於美國的克里夫蘭,在耶魯大學獲得碩博士學位,博士專業方向是法國文學,博士論文是《薩特:一種風格的起源》。耶魯畢業後,在哈佛大學任教。1967年後,到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擔任副教授、教授,主講法國文學和比較文學。1976年後,又回到耶魯大學法文系擔任教授。1986 年,他來到杜克大學擔任主講比較文學的講座教授、文學系主任兼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2003年辭去系主任職務,繼續擔任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兼任杜克大學人文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從學術背景來看,傑姆遜前半期是一個文學研究家,他的文學理論專著《馬克思主義與形式》 (1971)、《語言的牢籠》(1972)、《政治無意識》(1981)獲得了極高的聲譽,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三部曲”。但傑姆遜本人後來卻並不認為自己專屬於文學研究,而是一個“文化批評家”,“注意的是世界範圍內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的發展。”傑姆遜的這一自道概括了他的學術興趣的轉移:出版《政治無意識》之後,他的視野轉入了文學的外部文化環境,開始了對後工業社會的總體性觀察。1982年,他在美國惠特尼博物館發表的“後現代主義和消費社會”的演講,標誌著他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獨到的思路,在資本擴張與文化生產之間探索深層的關聯。隨後他陸續出版的《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可見的簽名》、《地緣政治美學》、《時間的種子》、《文化轉向》等論著,都聚焦於瀰漫在西方社會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現象,並將其納入歷史化的語境中條分縷析,成為當代西方社會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獲獎情況

1954年,詹明信教授獲得伍德羅·威爾遜獎和Rotary基金會獎,在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學習;

1956年,獲富布賴特獎,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

1969、1979年兩度獲古根海姆獎;

1971年,因“元批評”和“《貝姨》中的寓言現實主義”兩文獲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威廉·帕克獎;

1984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0年,因《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獲美國現代語言協會詹姆斯·洛威爾獎;

2001年,被授予芝加哥大學榮譽博士;

2008年,獲挪威議會頒發霍爾堡獎;

2011年,獲美國現代語言協會終生成就獎。

兩次中國行

1985年秋,他到北京大學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講學。講學內容後來整理出版為《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一書,在20世紀80年代的學界頗為流行。當時的中國文化思想界,整體上還繼承著“五四”以來的啟蒙主義,沉浸在對現代性的仰望中。傑姆遜教授帶來的“後現代”諸種理論,突然將現代性及其諸位大師擠到思想史的邊緣,福柯、格雷馬斯、哈桑、拉康等等一大批後現代理論家占據了前台。此時,中國學者驀然意識到西方當代文化理論和文學理論已經今非昔比,都變成了“後”的天下,傑姆遜由此也成為把後現代文化理論引入中國大陸的“啟蒙”人物,備受推崇。

2002年7月28日上午,傑姆遜再來中國,精神矍鑠地登上華東師範大學的講台,為上海學者作了題為《現代性的幽靈》的演講。然而,傑姆遜 2002年之夏帶到上海來的“現代性的幽靈”,卻沒有當年的颶風式效應,反而引起了不少批評。傑姆遜講演之後,長期研究後現代文化問題的中國學者王岳川在上海的《社會科學報》撰文批評傑姆遜“終於將立場移到了西方中心主義上,認為只有第一世界即西方世界才可以在無意識領域廣泛傳播他們的殖民話語意識,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只能無條件地被動接受。”與王岳川觀點類似的文章接連問世,而為傑姆遜“正名”的聲音也同樣響亮。尤其是傑姆遜的中國門生張旭東專門給《社會科學報》寫了一封信,呼籲“參與討論的人士以文本為根據,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讀和空論”,並提醒“這是任何嚴肅討論的底線”。

著作

1. 《薩特:一種風格的起源》(Sartre:The Origin of Style )

2. 《馬克思主義與形式》 (1971),《語言的牢籠》(1972),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 錢佼汝譯, 李自修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5年。

3. 《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詹姆遜著,王逢振,陳永國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4.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著 ,吳美真譯,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1998年。

5.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著 ,張旭東編 ,陳清僑等譯,北京 : 三聯書店 [倫敦]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年。

6. 《後期馬克思主義》(1990),《可見的簽名》(1991),《地緣政治美學》(1992),《侵略的寓言:溫德姆·路易斯,作為法西斯主義的現代主義者》(1979),《理論的意識形態》(1988,“理論的境遇”和“歷史的句法”)

7. 《時間的種子》,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王逢振譯,桂林 : 灕江出版社, 1997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8. 《文化轉向》,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胡亞敏等譯,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

9. 《布萊希特與方法》,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陳永國譯,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10. 《單一的現代性》,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王逢振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 《快感:文化與政治》,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王逢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12. 《全球化的文化》,詹姆遜著,(美)三好將夫編 ,馬丁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3.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講演),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講演,唐小兵譯,西安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6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 《詹姆遜文集》,詹姆遜著,王逢振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卷:新馬克思主義;第2卷: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第4卷: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