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語言學
正文
新開拓的語言學科。它探索言語內部構成的規律,包括3個部分:話語理論、話語語法和話語修辭。話語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是連貫性話語。所謂連貫性話語是指任何在內容和結構上構成一個整體的言談或文字,包括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話語語法主要研究大於句子的言語單位〈超句統一體〉,藉助話語分析來揭示連貫性話語的橫向線性擴展規律。話語修辭主要研究大於超句統一體的言語單位──節、章、篇,藉助修辭分析來揭示連貫性話語的縱向線性擴展規律。研究句際關係和句際連線手段,是分析連貫性話語的前提;研究話語的結構及其交際功能、交際條件,分析篇章結構及表達方式,是探索連貫性話語線性擴展規律的基礎。
話語語言學用來進行話語分析的基本方法叫“句子實際切分法”。這種方法是捷克語言學家V.馬泰休斯提出來的。句子實際切分法是一種功能-意義分析法。馬泰休斯根據詞語在句中不同的交際功能,把句子切分為兩個表意部分:一是敘述的出發點,二是敘述的核心。德國語言學家K.布斯特把敘述的出發點稱為主題,把敘述的核心稱為述題。主題指敘述的對象,表示已知的信息或不重要的內容,述題指對敘述對象的說明,表示新的信息或重要的內容。句子實際切分法就是把句子切分成主題和述題的方法。例如:
家鄉的日頭/從東山上冉冉升起。(《北方,我的北方》)
主題 述題
河水上/跳動著月光。(《我的搖遠的精平灣》)
主題 述題
因為離海近,/所以這裡的集市最精彩不過。(《蘆花蝦》)
主題 述題
如果沒有拉夜網的,/海邊上是安靜的。(《拉拉谷》)
主題述題
對連貫性話語進行實際切分,最能顯示主題和述題之間的關係。在交際過程中,通常都是主題在前,述題在後。這是連貫性話語構成的基本規律。如果前面一個句子的主題和述題與後面一個句子的主題和述題,分別敘述兩個並存的客觀事物,話語橫向線性擴展為平列式或平行式: 渠岸、路旁和墳地上的迎春花/謝了。肥壯而且顯得大方的蒲公英/開了。溫柔而敦厚的馬蘭花啊,/也在路旁討人喜歡哩。(《創業史》)
風/把地面刮乾淨了。風/把田野刮成了班斕的顏色。風/把高梁穗子刮黃了。(《暴風驟雨》)
如果前面一個句子的述題為後面一個句子的主題,而第二個句子的述題又成為第三個句子的主題,這時話語橫向線性擴展呈現為鏈式: 我/站起身,掮上行李又上路了。大路/被人踩車輾得平平展展,彎彎曲曲地上了大壩。走上大壩,/便被綠色的濃蔭包裹了。(《從疾駛的車窗前掠過的》)
九年來他的心/好象一個平靜的湖泊。儘管湖泊的深處有鏇渦,有波動,甚至有火山的爆發和死滅,/然而湖面是愈來愈平靜了。平靜的湖面/是美麗的,每個人都可以從湖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而且,倒影/往往比活人更有魅力。(《蝴蝶》)
句子實際切分法與所謂的“成分分析法”不同。成分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邏輯學,它根據詞語在句中的句法作用,把句子的各組成部分劃分為主要成分(主語和謂語)和次要成分(定語、賓語、狀語)。實際切分法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它根據詞語在句中的交際功能,把句子切分為主題和述題。實際切分理論受到了蘇聯語言學家們的重視。1961年出版了И.П.拉斯波波夫著的《句子實際切分法》,1976年出版了И.И.科夫圖諾娃著的《現代俄語》及О.А.克雷洛娃和С.А.哈夫洛尼娜合著的《俄語詞序》。1970年蘇聯科學院俄語研究所出版的《現代俄語語法》及1980年蘇聯科學院出版的《俄語語法》,都是以實際切分理論為依據來闡述詞序問題,分析句子的各種交際結構形式和交際功能,研究句子的實際切分與上下文和語言環境的關係。
話語語言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同邏輯學、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社會心理學、語法學、修辭學、資訊理論、言語行為理論、翻譯理論等學科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
話語語言學與中國的“文章學”十分相近。文章學研究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不過最初不用"文章學"這個名稱。最著名的著作是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在該書的《章句》篇里,劉勰把語言單位分為字、句、章、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同時還指明了它們之間的關係:“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講到篇章結構時,他說:“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啟行之辭,逆萌中篇之義;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綺交,內義脈注,跗萼相銜,首尾一體。”最早提出“文章學”這個名稱的是北宋時代的理學家程頤。自1925年起,龔自知、蔣祖怡、張志公、林祝敔、張壽康等人曾先後發表論著,討論文章學問題。
話語語言學的理論基礎是 20 世紀初在歐洲奠定的。在這方面,捷克語言學家們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認為語言是一個功能體系,研究語言必須同人們交際的具體語言環境聯繫起來,同社會與文化聯繫起來。馬泰休斯創立的句子實際切分理論使句法研究擺脫了赤裸裸的形式邏輯的窠臼,成為一門新的學科。
蘇聯話語語言學開創於1948年。在這一年,Н.С.波斯別洛夫撰寫的《複雜的句法整體及其主要結構特徵》及И.А.菲古洛夫斯基發表的《從單句句法到話語句法》兩文,奠定了蘇聯這門學科的基礎。蘇聯話語語言學者從一開始就形成為一個特殊的學派,它重視研究超句單位──複雜的句法整體(又稱散文段)。
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話語語言學尚未引起各國語言學家們的足夠重視。從60年代下半期起,特別是到了70年代,話語語言學才逐漸形成為一門獨立的語言學科。德國語言學家 R.哈爾維克、W.德萊斯勒、S.施密特以及H.溫利希等人對話語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都做了詳細的敘述。他們主要研究人類正確交際的前提和條件以及話語與語境和上下文的相互關係。
在此期間,話語語言學在蘇聯成為許多學術討論會的重要議題。1970、1974、1975、1977這幾年,都開過專門討論話語和話語分析等問題的會議。70年代,蘇聯語言學家在套用句子實際切分法研究俄語詞序、分析句際關係和連線手段、研究超句統一體的結構特點及其結構-意義類型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近年來尤其重視研究話語修辭,已出版了Г.Я.索爾甘尼克,В.В.奧金佐夫,О.И.莫斯卡里斯卡婭等人的著作。
目前,話語語言學正處在一個形成階段,各國語言學家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還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