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詩經之美》一書是“美麗國學”中的一種,本書是一部對古典詩歌的典範之作《詩經》進行註譯解讀、圖文並茂的大眾國學讀物。全書以朱熹的《詩經注》為底本,在保持原有風雅頌的結構的基礎上對《詩經》一書進行遴選注釋翻譯和解讀,書中插配了近200張與歷代畫家繪製的《詩經》圖片和山水人物繪畫,提高了該書的可讀性和藝術性。全書的主要內容是《詩經》一書原貌的的全景再現,集中反映了《詩經》一書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全書註譯清楚通俗,解讀流暢嚴謹,圖文相得益彰,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國學經典讀物。
目錄
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召南
采蘩
草蟲
甘棠
行露
江有汜
野有死麕
邶風
柏舟
綠衣
燕燕
終風
擊鼓
凱風
式微
簡兮
靜女
二子乘舟
鄘風
柏舟
牆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相鼠
載馳
衛風
淇奧
考槃
碩人
氓
木瓜
王風
黍離
君子於役
采葛
大車
鄭風
緇衣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狡童
風雨
子衿
野有蔓草
溱洧
齊風
雞鳴
東方之日
甫田
盧令
魏風
汾沮洳
十畝之間
伐檀
碩鼠
唐風
揚之水
綢繆
羔裘
有杕之杜
葛生
秦風
蒹葭
晨風
無衣
渭陽
權輿
陳風
東門之枌
月出
檜風
羔裘
隰有萇楚
匪風
曹風
蜉蝣
候人
豳風
七月
破斧
伐柯
雅
小雅
鹿鳴
常棣
採薇
菁菁者莪
鶴鳴
小宛
巧言
蓼莪
北山
鼓鍾
甫田
隰桑
何草不黃
大雅
綿
思齊
靈台
盪
三頌
清廟
天作
豐年
有
精彩書摘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鳴叫的雎鳩鳥,棲居在河中小沙島。
美麗賢淑的姑娘啊,正是我理想的佳偶。
長短不齊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著去採摘。
溫柔賢淑的好姑娘啊,醒來做夢都想念著她。
苦苦思慕追求不可得,夜以繼日地思念她啊。
思念綿長不盡難斷絕,翻來覆去啊難以入眠。
長短不齊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著去摘采。
美麗賢淑的好姑娘啊,我要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水荇菜啊,姑娘左右忙著去摘取。
美麗賢淑的好姑娘喲,我要敲鐘擊鼓取悅她。
賞析
都說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看來是不錯的。《關雎》作為《國風》的第一篇,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的第一篇,便是描寫愛情的。古人將其放在三百篇之首,足見對其評價之高。這從一個側面也確證了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我們就來細細品味這《詩經》的開篇之作:
從全詩來看,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應該是一位純情的少年。一次偶然的邂逅,看到了一位美麗賢淑的鄉村少女,從此動了情思,一發而不可收拾。由於種種原因主人公無法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白,只好把思念藏在心裡,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詩歌以雎鳩鳥的和鳴聲起興,聽著一對兩情相悅的鳥兒的和鳴,使主人公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詩歌沒有正面描寫姑娘生得如何漂亮溫柔,只是主人公一次次地稱之為“窈窕淑女”,能讓一位少年如此動情的必定是一位美麗漂亮而又溫柔賢淑的好姑娘。心中的思念就像水中的荇菜一樣不絕如縷,難以排遣。在痛苦的相思中主人公又想到了自己應當主動向夢中情人表白,甚至想到有朝一日應當與自己的心上人結成恩愛的夫妻。
孔子對《關雎》評價頗高,他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正是儒家所肯定的一種藝術風格,所以孔子在刪定《詩經》時將其放在第一篇。全詩始於興,由雎鳩鳥的和鳴而促發了對那位“窈窕淑女”的思念,接著寫了思念的情狀。未言其如何痛苦,只以“寤寐思服”和“輾轉反側”的細節來描繪,可謂是“哀而不傷”了。詩末言主人公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後的情景。“琴瑟”暗喻男主人公想與女主人公結為夫妻,鐘鼓又暗喻婚禮之喜慶。與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流於侈靡,所謂“樂而不淫”。全詩表情極為含蓄,含蓄中又有深意。
《詩》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比”和“興”在古代是不同的,但是在有的作品中它們又是混合的,“比”中有“興”,“興”中有“比”。《關雎》中以興為主,但“興”中帶“比”。如此詩起興,但興中又以雎鳩之“摯而有別”來“比”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起興,興中又暗指淑女之難求。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含蓄雋永,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富有音樂美,詩中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同時還增強了描寫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這些用詞增加了詩歌的韻律美,讀之鏗鏘有力,歌之音韻和諧。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 聲情並茂;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活潑逼真。為了加強這種音樂效果,本詩還採用了疊章的藝術手法。本詩的第一、二句和四、五句都採用了疊章的手法,句式都極為相近,只有個別詞不同。這樣反覆詠唱就產生了一唱三嘆的效果,在層層反覆中深化了主題,加強了感情渲染效果。
……
前言/序言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有311篇,現存305篇,古人稱之為“詩”或者“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間的詩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國風》,分為《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鄭風》等15國風,是各地的民歌,內容主要涉及婚戀、農事、戰爭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抒情色彩。《雅》分為《小雅》和《大雅》,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頌》是產生較早的古樂,語言和形式上都顯得雍容、典雅。
《詩經》在中國文化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是“五經”之一,擔負著“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易風俗”的重任,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發端,它在審美追求、抒情方式、句式特點等方面為中國的詩歌奠定了基礎,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它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品格影響了中國文學數千年。
《詩經之美》一書是“美麗國學”系列叢書中的一種,是《詩經》選本,入選篇目都是歷來公認的名篇。全書保持了風、雅、頌的體例,每篇分為原詩、注釋、譯文、賞析四部分,注釋力求準確、簡潔,並為生僻字詞加注拼音。譯文生動流暢,力求做到信、達、雅的完美統一。賞析則透徹分析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從字面上切入《詩經》時代,從精神層面上貫通古今,拉近讀者與《詩經》的距離。另外,本書插配了南畫家宋馬和之的代表作《毛詩》圖卷以及其他一些與《詩經》詩意相吻合的中國古代山水花鳥畫,用精美的版式設計將圖片與文字融為一體,全方位構造了一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