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犯和被騙對象通常互不相識,但在行騙過程中一般有較長時間的接觸。事主對詐欺犯的體貌體徵有較深刻的印象,對其個人經歷、社會關係可能掌握一定線索。詐欺案件現場一般不具備勘查條件,但罪犯行騙時多留下實物證據,如偽造、騙取或竊取的介紹信、工作證、簽訂的契約,留下的字條等。詐欺慣犯往往用同樣的手法連續作案、流竄作案。
相關詞條
-
電信網路詐欺
電信詐欺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定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欺,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201...
基本簡介 犯罪特點 數據統計 受害群體 打擊瓶頸 -
廣東汕頭跨省電信詐欺案件
2012年4月中旬,廣東汕頭市公安局搗毀了一個特大跨省市電信詐欺團伙。 經過對這個號碼的分析排查,民警發現這個號碼持有人正是一宗電信詐欺案的受騙者。 今...
概述 詳情 -
網路詐欺
網路詐欺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網際網路採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網路詐欺與一般詐欺的主要區別在於網路詐欺是利用互聯...
基本簡介 手法 防騙技巧 詐欺罪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詐欺案件具體套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詐欺案件具體套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在1996.12.16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
-
詐欺[法律名詞]
詐欺,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
讀音 文獻記載 英文釋義 主要形式 受騙原因 -
銀行卡詐欺
銀行卡詐欺,是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如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方式,騙取持卡人的賬號和密碼,假冒銀行電郵套取密碼一是將該號碼偽裝成“求助電話”張貼於銀行的自助...
簡介 詐欺方式 防止方式 個人保護方法 警惕非95開頭 -
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欺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16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以法發〔2016〕32號印發《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欺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
意見 內容解讀 -
電信詐欺
電信詐欺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路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定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欺,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不法分子...
基本簡介 犯罪特點 受害群體 打擊瓶頸 蔓延原因 -
信息詐欺
信息詐欺是指利用手機簡訊騙取金錢或財務的行為。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簡訊中的語言和內容也是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甚至出現了“公證處通知”的字樣。而這些僅...
前言 網路信息詐欺手段 信息詐欺類型提醒 相關安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