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詈

訾詈 zǐlì :責罵詆毀.

拼音: zǐ,zī,
筆劃: 13
部首:言
五筆輸入法: hxyf
基本解釋
訾 zī
錢財:訾算
估量,限度:“訾粟而稅”。
希求:“不訾重器”。
古同“咨”,嗟嘆聲。
古同“恣”,恣縱,狂放。
姓。
筆畫數:13;
部首:言;
筆順編號:2121354111251
詳細解釋
訾 zī
【動】
衡量;計量〖measure〗
息耗減損通於不訾。——《淮南子·原道》
訾功丈而知人數。——《呂氏春秋·知度》。注:“相也。”
訾相其質,足以比成事,誠可立而授之。——《國語·齊語》
又如:訾粟(度量粟米);訾計(估量計算);訾相(衡量省視);訾省(計算、察核財物)
考慮;希求〖consider;seekfor〗
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韓非子
不訾重器,毋訾衣服成器。——《禮記·少儀》
又如:訾問(考慮、過問)
放縱〖indulge〗
離縱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小謹者無成功,訾行者不容於眾。——《淮南子》


【名】
通“貲”。錢財〖property〗
家訾累數巨萬矣。——《史記》
以訾為騎郎。——《史記·張釋之傳
以訾助邊。——《鹽鐵論·擊之》
又如:訾用(資產財用);訾算(錢財數目。指買官的錢;用錢來計算);訾產(資產,財產)
古地名〖Zi,anancientplacename〗。在今河南省鞏縣西南
夏,四月,乙酉,單子取訾。——《左傳》
疾病〖illness〗
歲凶,庸人訾厲,多死喪。——《管子·入國》
又如:訾厲(疾病,災害)
缺點〖defect〗
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禮記·檀弓下》
又如:訾缺(過錯與缺失)
姓。如:訾陬(複姓)
另見zǐ


【動】
(形聲。從言,此聲。本義:毀謗,非議,<書>說人壞話:訾論(評論人的短處))
同本義〖caluminate;slander〗
訾,訾訾不思稱意也。從言,此聲。——《說文》
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禮記·喪服》。注:“口毀曰訾。”
不訾小忿。——《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公子沓訾之。——《呂氏春秋·審應》。注:“毀也。”
訾行者不容於眾。——《淮南子·泛論》
詆訾今古。——《戰國策·魏策》
故小謹者無成功,訾行者不容於眾。——《淮南子·汜論訓》
又如:訾美(毀譽);訾怨(誹謗怨恨);訾病(提出他人缺失而加以譏評,非議);訾短(非議,詆毀)
厭惡;極其討厭並憎惡〖detest〗
訾食者不肥體。——《管子》
又如:訾食(厭食);訾怨(厭恨)
指責〖blame〗
夫名盛則責望備,實不副則訾咎深。——《新唐書》
又如:訾戈(痛罵弋獵的人);訾咎(指責非難);訾屈(責罵)
另見zī
訾議
zǐyì
〖discussthefailingsofothers;giveaunfavourablecriticism〗議論、指責人的缺點
無可訾議

<書>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