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魁

許英魁

許英魁,臨床神經病學家和神經病理學家。致力於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培養了多名臨床神經病學和神經病理學人才。以嚴格、嚴肅、嚴厲而聞名。他發表的《一氧化碳中毒時大腦皮層下脫髓鞘的病理表現》為神經病理學的經典著作。

基本信息

簡介

許英魁 許英魁

許英魁(1905-1966)神經精神病學家。奉天(今遼寧)遼陽人。1934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38年赴德國、美國、英國考察。1939年回國。曾任北平協和醫院助教、北平大學醫學院教授。1943年在北平大學醫學院創建了腦系科、神經、精神病房及實驗室。建國後,歷任協和醫學院教授、協和醫院神經精神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神經精神病學專題委員會主任委員。

生平概況

許英魁,1905年7月12日出生於遼寧省遼陽市一個地主家庭,祖籍河北省饒陽縣。祖父務農,家境貧寒。祖父死後,父親借官費葬父,因無力償還,遂潛逃至遼寧省遼陽市,跟隨皮貨商學手藝。後借錢自己開業經營皮貨鋪,家境逐步富裕,在當地購置田地200餘畝。父親認為自己沒有讀書,地位低微,所以,囑許英魁一定要刻苦讀書。許英魁7歲上國小,學習確實刻苦、努力,一直名列前茅。國小畢業後曾學師範一年,以後又考人天津南開中學。

他在南開中學上學時受校長張伯苓愛國思想的影響,曾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的遊行示威。中學畢業後,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科,後人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績優良。畢業後留校任住院醫師和助教(1934~1938年)。他在系主任美國教授雷門的指導下,研究放射線對人腦血腦屏障的影響、放射線對人腦的遠期損害、一氧化碳中毒時皮質下白質的脫髓鞘改變以及重症肌無力等,在神經科和神經病理方面獲得初步成就。1938年,系主任送他到德國慕尼黑精神病研究所進修神經病理。慕尼黑是當時歐洲大陸神經病理傳統的中心之一,他潛心鑽研各種神經病理的包埋、切片和染色技術,包括氏銀染色法和神經元纖維染片法等。由於他基礎紮實,又勤奮好學,9個月就學完了一年的課程。1939年6月轉至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林學院神經外科繼續學習腦瘤的神經病理。

1939年10月,許英魁從大洋彼岸歸來,輪船抵達上海港。不料因沒有向日本國旗脫帽鞠躬而被日本侵略軍打了一耳光,他深深感到當亡國奴的恥辱,這同時也成了他日後精神抑鬱的開始。

1939年10月至1942年1月,許英魁任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講師和襄教授,在此期間,他發表了關於顱內原發性肉瘤、腦囊蟲病和急性脊髓灰質炎、苯妥英鈉治療癲癇、急性脊髓灰質炎的組織病理學研究和維生素缺乏時神經系統的病理變化等多篇論文。這些論文資料完整,觀察仔細,論證有力,結論令人信服,因此,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也奠定了許英魁在臨床神經病學和神經病理學中的學術地位。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北京協和醫學院被迫停辦,他全家的生活頓時陷入極為窘迫的境地。半年過後,他被北京大學聘任為醫學院神經科主任、教授,併兼任北平市立精神病療養院主治醫師兼醫務主任,直到1948年。

1948年協和醫學院復校,許英魁於1949年5月重返母校任神經科主任。在4年內由襄教授、副教授升任教授。到任後,許英魁致力於學科建設,聘請在神經科頗有造詣的一批學者到協和任職,使神經科由復校初建時的3名醫師發展到1966年的18名。由於身負科主任的重任,再加上繁忙的醫療、教學任務,他主要精力在於指導年輕醫師,因此,發表的研究論著不多,主要有吉延—巴雷二氏綜合徵(曾譯格林—巴利綜合徵、貌似腦血管病的顱內腫瘤、球後視神經炎與多發性硬化、垂體瘤時的視野變化等幾篇。由於他善於把病人的臨床表現和神經病理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善於分析和思考,所以能提出一些新的見解,如結合臨床病理討論分析中國多發性硬化的病理特點主要不是硬化而是壞死、軟化灶。

1955年他被選為《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總編輯;1956年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神經精神科主任委員;1961年,又任衛生部臨床醫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他還是衛生部保健局的顧問。

許英魁潛在的精神抑鬱症時時發作,1958~1960年他整整治療和體養了兩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協和醫學院的學生當作“反動學術權威”批鬥,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精神抑鬱症復發,1966年9月21日跳樓身亡。

神經病理學

腦水腫 腦水腫

1936年,在Lyman的指導下,許英魁選擇3名年輕的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深部X射線分6個放射野照射,劑量為180~270皮膚紅斑量,腦組織的平均照射量為400皮膚紅斑量,分3天照射完畢,然後測定照射前和照射後2.5,4.5,6.5,8.5和10.5周時的血與腦脊液中溴劑、糖和氯化鈉的含量和血/腦脊液比率,發現照射後4.5周和6.5周時溴劑比率降低,而糖與氯化鈉增高,這說明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有了變化,這一變化到10.5周中止。為了進一步觀察放射線主要損害哪些部位,在2例患者於照射後17.5和19個月分別死亡後,作了屍檢。結果發現腦內有許多壞死灶,而血管的病變十分明顯,這包括血管纖維化,血管壁和鄰近腦組織內有血液成分沉積,血管彈力層有脂肪組織浸潤,內膜中,甚至管腔內出現有泡沫細胞等等。這些病理變化說明放射線對人腦的損害主要通過血管的損害而致。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個論點,即放射線照射人腦時應當選擇最合適的放射劑量和放射野,以免造成腦組織不可回逆的損害,這對以後開展深部放射線治療腦瘤時的防護提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據。

一氧化碳中毒時,蒼白球前部軟化過去被認為是最典型的病理變化,但是這一觀察所見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中毒病人經搶救後好轉,但隔1~2周又惡化,而且可能死亡。1937年,許英魁對2例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後發症而死亡的患者進行屍檢,發現腦的各部分都有病變,包括腦水腫、缺血、梗塞、軟化等,但最突出的改變是皮質下白質的瀰漫性脫髓鞘斑以及神經膠質細胞增生,但沒有蒼白球的軟化。他指出,這種脫髓鞘病變可能為一氧化碳直接侵害或為缺氧的結果,今後凡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患者,應當多注意深層白質的損害。這一結論奠定了一氧化碳中毒後併發症的病理基礎,為臨床搶救這組危重病例提供了科學依據。當論文在1938年第61卷英國著名的神經科雜誌Brain(《腦》)上發表後,引起國際上很大的注意,並被後來許多國外教科書所引用,成為一氧化碳中毒病理變化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在這篇論文的啟發下,後人才對這類重症一氧化碳中毒者使用激素、高壓氧艙試圖逆轉病理變化。

1940年,在美國的(《神經精神科記事》)第43卷第901頁發表了許英魁在芝加哥大學布林學院的研究成果。他通過4個典型病例的臨床病理觀察,指出顱內原發性肉瘤可表現為4種形式:①腦膜肉瘤病;②小泡狀肉瘤;③纖維肉瘤;④周皮性肉瘤。經過詳盡的病理檢查,他發現顱內原發性肉瘤來源於結締組織,特別是軟腦膜。腫瘤主要沿著血管周圍和軟腦膜腔擴展和蔓延,雖可被神經間質所分隔,但周圍沒有包膜。他強調指出,這類肉瘤不形成網硬蛋白,所以,用染色法來顯示網硬蛋白是區別肉瘤和健康腦組織的基本方法。這篇論文顯示了許英魁在神經腫瘤方面的功力。他提出了神經腫瘤中少見的原發性肉瘤的起源和蔓延方法,又一次為國際社會所矚目。論文圖文並茂,並有動物實驗對照,這說明了他在神經病理方面紮實的基礎和獨到的觀察力。

結核病 結核病

1942年,許英魁在美國(《神經精神科記事》)上發表了13例繼發性維生素缺乏時人類神經系統的病理改變。這13例都是中國士兵,長期患痢疾和結核病,繼發複合性維生素缺乏症。通過病理檢查,他發現B族維生素缺乏症的主要病理改變是神經變性過程,感覺運動神經和植物神經同樣受累。維生素B1缺乏症的病變主要位於周圍神經,而煙酸缺乏症的病變主要位於大腦錐體細胞(氏細胞),所以,整個病理改變的特點是:維生素B1缺乏症時的病變呈向心性,由周圍向中樞發展;而煙酸缺乏症時的病變卻呈離心性,由中樞向周圍蔓延。在周圍神經中,神經乾和根的損害以感覺神經為主,遠端重於近端。在脊髓中以後柱,尤其是薄束的損害為主。文章最後指出,維生素缺乏症不僅見於攝入不足時,也可見於吸收不良和長期消耗,而需大量補充者,所以,在有慢性病的情況下,應當補充大量維生素。這篇論文闡明了維生素B1和煙酸缺乏時神經系統病變的特點,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它不但對神經科醫師有指導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內科、傳染病科醫師具有啟發作用,使他們認識到在內科病和傳染病時,應重視神經系統併發症的出現和治療。

1941年,有位10歲的美籍德國女孩因高熱、頭痛、嘔吐住院,腦脊液的白細胞數為820/mm3,其中97%為中性多形核白細胞。住院第2天,上肢發生軟癱,患兒被診斷為急性脊髓灰質炎,第4天死亡。把兒屍的腦和脊髓的浸出物接種到小白鼠、大鼠、家鼠、兔、豚鼠腦內均告失敗。以後接種到恆河猴腦內,接種後第5天,猴發高熱,左上肢軟癱,第7天全身癱瘓死亡。小孩和猴的病理檢查證實了感染不僅限於脊髓前角細胞,也見於神經節、延髓、橋腦、中腦、小腦和大腦,灰質損害重於白質。為了與乙型腦炎、風疹腦炎和馬腦炎進行鑑別,許英魁提出下述5點:①炎性滲出物中以中性多形核白細胞為主,腰段脊髓脊膜的炎症反應最嚴重;②中央前回的巨錐體細胞受累很重;③腦幹的顱神經核受累很重,但黑質受累相對較輕;④間腦的炎症很輕;⑤氏體和黑質無損害。這個病例是經過動物接種病理檢查證實的急性脊髓灰質炎,人和猴的病理檢查基本是一致的,這為臨床診斷提供了病理證據和說明,在40年代是相當有水平的一份報告。

臨床神經病學

許英魁從30年代到50年代還陸續發表了許多論文,這些都是國內首次報導的病例。

毒扁豆鹼 毒扁豆鹼

1937年,他報導一例28歲家庭主婦,表現為四肢無力,咀嚼和吞咽困難,症狀晨輕暮重,越活動越加重,診斷為重症肌無力。經用麻黃素、毒扁豆鹼後症狀改善後出院。1941年,他報導一例29歲男性,甲狀腺功能亢進合併周期性麻痹,無家族史。注射高滲葡萄糖可誘發癱瘓發作,在注射高滲葡萄糖的前、中、後測血鉀,結果顯示低鉀與癱瘓發作有關,而補鉀可縮短癱瘓時間。

1941年,他報導用苯妥英納治療癲癇大發作患者6例,劑量0.2~0.4g/d,5例有效,效果超過苯巴比妥和溴劑。

1955年,他報導11例吉延-巴雷二氏綜合徵,指出四肢對稱性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較輕,反射減退或消失,無錐體束征是本徵的臨床特徵,而腦脊液的蛋白質-細胞分離現象可幫助確診;在病程中應注意呼吸肌麻痹的發生。

這些臨床病例報導對神經科醫師有重大的教育意義,他們可從中汲取教益,以豐富自己的醫學臨床知識。

許英魁認為:一名好的臨床神經科醫師必須把神經病理學的知識充分套用到臨床工作中去,他始終如一地結合神經病理來進行臨床分析,他診斷時定位確切,定性考慮細緻。50年代時,中國腦血管造影術開展不多,對顱內血腫的部位、深淺、大小主要依靠臨床判斷。許英魁為神經外科所作的血腫定位,誤差不超過1厘米,所以,他深受神經內、外科醫師的尊敬和信賴。

他對多發性硬化病理的觀察(如認為壞死較硬化突出),比日本學者報導的早了10多年,且後來這些病理現象被證實是亞洲型多發性硬化的病理特點。這說明他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推理精確而細膩,確有獨到之處。

人品和風格

蛋白質 蛋白質

許英魁從小勤奮好學,工作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崇尚細緻觀察、實事求是、嚴謹嚴密。紮實的基礎,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恫察力,都是他取得成功的因素。對待下級醫師,許英魁歷來以從難從嚴而著稱。作為神經科主任教授,他每周查房一次,要求住院醫師報告病歷,不準超過500字,且要求文字簡潔明了。討論中引導主治醫師、副教授各抒己見,充分發言,然後自己作總結。他對不切實際、誇誇其談的空洞發言常常給予嚴厲的批評,不留情面。由於他思考慎密,條理清晰,診斷令人信服,因此,下級醫師每次參加他的查房後都感到收穫很大。

作為《中華神經精神雜誌》總編輯,他對稿件的處理十分認真,常常逐字逐句地修改,他認為年輕人寫篇論文不容易,不能輕易退回去,要儘量設法讓他們修改好了發表。

許英魁的醫德醫風高尚,在協和被日軍占領期間,他寧肯吃窩頭、咽鹹菜,也不願掛牌行醫為日本侵略兵服務。他對高級幹部和普通老百姓的診治一視同仁,街坊鄰居生病,他義不容辭,從來都免費診治。不少患者治癒後為了表示感激之情,給他送來禮品,他總是千方百計地退還。

許英魁除了工作之外,別無嗜好,他很少聽戲、看電影。每天黎明即起,伏案看書,夜間仍挑燈攻讀和寫作,數十年如一日。他有個願望,準備寫100例臨床和病理結合的案例分析,以供後人參考,可惜壯志未酬,即已過世。

許英魁照片 許英魁照片

他的婚姻由父母包辦,妻子比他年長4歲,又是文盲,但他從不嫌棄、夫妻相敬如賓。他對子女要求嚴格,他最寵愛的小兒子脫口說了一句輕視掏糞工人的話,被他打了一巴掌。他生活儉樸,不尚時髦,也不講排場。有一年春節,他請新分配來科工作的住院醫師吃飯,每人就是一盤餃子。

人物簡歷

1905年7月12日 生於遼寧省遼陽市。

1926年7月 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

1934年7月 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

1934—1942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助教、講師、襄教授。

1938—1939年 在德國慕尼黑精神病研究神經病理科進修。

1939年6—9月在 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林醫院神經外科進修。

1942—1951年 任北京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兼任主任,附屬醫院副院長。

1944—1945年 任北平市立精神病療養院醫務主任。

1944—1966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神經科襄教授、副教授、教授兼神經科主任。

1966年9月21日 因抑鬱症發作墜樓逝世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趙葆洵,許英魁.格林-巴利綜合徵.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55,1:115.

2 王積詁,許英魁.關於正確認識某些腦瘤的症狀、發病和病程的問題.中華神經精神雜誌,1959,5∶97.

3 陳亦斌、許英魁.多發性硬化時球後視神經炎的發生率.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65,9:128.

4 楊蜀蓮、許英魁.鞍內腫瘤時不典型的視野缺陷.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1966,10:3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