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壬(1286~1364)
正文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後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鬥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他在政治上曾提出過不少改革意見,採納者少,招怨者多,甚至丟官,他泰然處之。許有壬詩、詞、散文均能。以散文數量最多,曾得到歐陽玄的稱讚,以此文名較大。他的詞多寫個人身世榮枯,雖學蘇辛,但並無激昂慷慨的情緒。他的詩比起詞來,多一點社會內容。《哀棄兒》寫一對夫婦在寒冷飢餓中,無可奈何棄兒於道,孩子啼哭著追趕父母。詩人面對慘酷的現實,帶著自我譴責的心情說:“倉皇援手無所施”,“哭聲已遠猶依稀”。另一首《登岳陽樓》中,他希望有人能繪一幅流民圖,讓最高的統治者知道一點人民困苦的實況,但是“山川信美非吾土”,這個維護元朝中央政權的人,目睹破碎的山河,預感到元朝的統治已不能長久。這些詩反映了歷史真實,比較深刻。
許有壬著有《至正集》81卷,《圭塘小稿》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