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第二中學

許昌市第二中學

為進一步推動該校學習雷鋒活動,弘揚雷鋒精神,9月18日下午該校邀請到全國學雷鋒樹新風宣講團副團長、 全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教育專家張峰教授給大家做關於學雷鋒的報告。 報告會以《弘揚雷鋒精神、做全面發展一代新人》為主題,主要介紹了雷鋒的身世、雷鋒短暫一生的許多感人故事,歌頌了當代雷鋒式人物。通過本場報告會,希望我們的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將繼續踐行雷鋒精神,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有文化知識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基本信息

許昌市第二初級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名師薈萃、管理嚴格、人才輩出的優質教育學校,創建於1927年,始名“省立第四中學”, 1954年正式命名為“許昌市第二中學”。目前,學校占地近40畝,擁有教職工151名,36個教學班,2000多名學生。學校現有省特級教師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省級骨幹教師7人,高級教師41人,市級學術帶頭人及骨幹教師58人,師資結構合理,力量雄厚。

許昌二中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多年來形成了“以德育為核心、教學為中心、教師發展為重心、教育科研為先導、管理為保證、質量為根本”的指導思想,打造出“學校建設特色化,教師發展專業化,學生成長多元化,教學管理精細化”的學校品牌,形成了“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以人為本,關注未來”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教育思想領先,辦學水平一流,創中原名校”的辦學目標。

近年來,許昌二中的教育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後被評為:全國親職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名校、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體育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許昌市雙文明標兵單位、許昌市人民滿意學校、許昌市名校、許昌市優秀基層黨組織、許昌市教育宣傳先進單位、許昌市課改先進單位、許昌市巾幗文明崗。許昌市賽課團體第二名、許昌市文明標兵單位、河南省校園文化建設百佳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在歷年的中招考試中,省市示範性高中的錄取比例在市直中學均名列前茅。在該校畢業的學生張穎、吳海軍、張新、羅四維等數十人考上清華、北大等全國一流大學。

辦學思想

人為本,依法治校,規範管理,科學育人。”許昌市二中結合自己長期的辦學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多年來,學校以“團結奮進,爭創一流”的整體目標,把“以誠心待家長,把愛心獻學生”作為師德總體要求,形成了“讀書、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訓,“求實、尚美、和諧、創新”的校風,“德高、業精、協作、爭先”的教風和“立志、樂學、善思、求真”的學風

一、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努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為切實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建立由校長負總責,教科室具體負責,教研組、年級備課組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1.樹立校本意識,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挖掘學校所存在的種種潛力,讓學校資源更充分地利用起來,想方設法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2.改善機制,樹立“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為孩子一生負責”的辦學理念,建立教學研究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整合教務、科研、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等多種力量,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開放的學校教研網路。領導、教研人員勤於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說課、評課、個人反思等多種活動,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反思教學、探索規律、減少評價式聽課,增強研究性聽課,解放教師思想,減輕教師心理壓力。領導、教研人員、教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為了教學研究,為了提升教學水平,“為孩子一生負責”。以此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現更加人文化、科學化的教研氛圍,使全體教師、教研人員、領導都在研究的狀態下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

3.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使教師與外界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繫,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資源提供給廣大教師並及時把教師的階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會,鑄造該校的品牌教師,以此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促使教師由“教書匠”向“專家型”轉變。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諮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課改研討會、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通過教學公開課、校園網站、《春風文學社》、《二中教研通訊》等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畫,並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畫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組、備課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畫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一方面聘請校外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或專家來該校進行專業指導,另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網際網路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將教研專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該校教師素質提高,形成該校“優勢專家群體”。

四、教科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每學期初制定校本教研計畫,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督促和評價學校校本教研。

2、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機制。

3、學校按計畫確保校本教研經費到位,供購買資料、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請專家講課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動,保證校本教研的順利進行。

4、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教研組長或學習理論,或舉辦教研講座,交流研討等活動。發動全體教師從該校、本職工作出發,學習教育理論,注重聯繫實際,加強對實踐成果的經驗總結。

5、負責組織校、市、省、國家級課題的論證、申報工作。

6.每年選編學校教師的教科研論文集和二中教研通訊集。

7、完善教研活動制度。建立規範的教研活動制度。如《教研組考核評先方案》、《教研活動制度》、《課改經驗交流評比制度》等,教研活動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定形式、定主題,確保活動的落實,提高活動的質量,每次活動應有記錄、有小結,大型活動應有視頻錄像等,不斷積累教研組建設的有關資料,使教研活動更規範化、科學化。

8、落實“幾個一工程”(每學期讀一本理論專著、寫一篇讀書筆記、交流一篇教學反思、完成一個優秀教案、上一堂研究型公開課、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

9、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走出去、請進來”的校本學習培訓活動

10、進一步完善社團組織工作,豐富活動內容與形式。

(三)教研組及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教研組長應在教科室領導下負責組織領導本學科有關教學研究的全部工作。

1.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並確定分年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畫。組織領導全組教師制定學期工作計畫、年級教學進度計畫、教學科研計畫和社團活動計畫,並嚴格執行。

2.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教科研課題確定教研組、備課組和個人每學期的研究課題,有計畫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撰寫經驗論文。

3.指導本學科教師,認真鑽研課程標準、教材、探索教法和學法,認真備課,寫好規範化教案,講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4.組織好每次的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組織備課組備課、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徵求學生意見等。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教研組活動要有出勤和活動記錄。

6.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本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推廣教學新經驗

7、每學期要向學校和教科室提交一定數量的教學反思、經驗體會、論文或教學改革實驗報告。

8、積極組織開展社團活動。

9.教研組長負責貫徹落實學校教研工作制度,開學初制訂好教研組工作計畫,並認真組織實施。努力創建嚴肅活潑,刻苦鑽研,文明和諧的教研組。

(四)備課組(長)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組織備課組教師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備課。每周至少集體備課一次。

共同研究:

(1)單元、章、節、課時的目的和要求;

(2)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作業或練習;

(4)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教師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學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手段。教師是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擔者和受益者,是開展教研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質量影響到全校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教學工作的質量,教師必須主動、認真地進行教研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1.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態度端正。認真完成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交給自己的任務。

2.每位教師認真完成備課組交給自己的備課任務,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要認真準備,積極發言。

3.認真參加聽課、說課、評課等活動,每周寫1個教學反思,每周至少聽1節課。

4.在教學實踐的同時,要堅持做到:“七個一” :每學期讀一本理論專著、寫一篇讀書筆記、交流一篇教學反思、完成一個優秀教案、上一節公開課、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

5.要熟悉課程標準、教科書及必要的教學參考資料,認真制定好一學期的授課計畫。

6.能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大綱,又備學生實際,即備知識能力點,又備德育心理滲透點,即備有效教法,又備學法指導。

五、具體實施計畫:

(一)依託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每月每位教師寫一篇教學反思,或1次教育敘事研究(教學隨筆)教學案例分析。由教科室進行檢查評價。

(二)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導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專家型轉變。教研組的互助合作是教學研究的標誌和靈魂,同組教師之間共同總結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教師之間的合作不是簡單以繼承為特徵的“傳、幫、帶”,而是以反思為基礎的組織創新,基本形式有:

1.交談、討論:每組兩周一次教研活動,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圍繞教學中存在具體的問題(問題可由組長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師提出)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在有效交談討論中,收穫教師個人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知識。組長必須做好記錄。教科室檢查並做好記錄評價。

2.協作:教師共同承擔責任,完成任務,協作強調團隊精神,群策群力,開展組內公開研討課,即每學期的公開課由一名教師為主講人,備課組全體教師共同研究、探討、發揮集體的智慧、齊心協力,推出一堂高水平,高質量的研討課,課後,主講教師有教學設計,有反思,參與者評出這節課的優點和不足,並且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克服不足之處,形成書面材料。

3.幫助:充分發揮組內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的作用,通過他們對新教師的幫助指導,使新教師儘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骨幹教師在同伴互助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以點帶面,在學期優質課比賽的基礎上,推選出優質示範課,全面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工作。

(三)立足校本培訓,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

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訓,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在學習內容上做到三個必須,必須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必須是科學的教育理論,必須是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學習管理上實現兩有一檢查,即有學習記錄、有學習體會、每學期檢查一次,年終進行考核。

校本研究是在該校展開的,是圍繞“該校”的事實和問題進行的,它不完全局限於在校內的力量,沒有專業人員的參與,校本研究會形成同水平重複、邁不開實質性步伐,甚至會停滯不前從而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該校在條件許可範圍內利用假期培訓時間,聘請專家來該校講座或播放專家講座錄像。

(四)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在全校範圍內徵集教師撰寫的課堂教學案例、教育敘事研究案例,展開網上論壇,形成資源共享。評選優秀案例,

(五)加強備課的環節,改革教學設計方案,減輕教師負擔,促進教師教研能力的提高。

備課要本著“實用、有效、便於研究”的原則,據該校實際的情況、所教班級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師本人的特點,在學科組共同研究的前提下進行備課。不搞形式主義,不把有限的時期浪費在“抄錄”、“摘編”上來應付檢查。教案應是教師經過高度濃縮的一篇非常實用的“課堂活動計畫”。主張教師把教案變為課堂教學設計。

(六)實施課題牽動,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質量。

每個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教學重點、教學疑點、教學難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教研課題,本學期寫出實施方案,期末寫出階段總結或教改論文。

總之,今年兩校合併後學校對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認真謀劃,提高教研質量,努力使該校校本教研工作全面紮實深入地開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