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況法、讀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是中國古代的注音方法。威妥瑪式( wade—Giles)是英國駐清朝公使 Thomas F·wade 在1867年擬制的。注音字母是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的注音方案。國語羅馬字注音法式是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是趙元任、林語堂等“數人會”擬定的。
《漢語拼音方案》是 1956年擬訂,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拼音方案,1977年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以《漢語拼音方案》為中國地名、人名拼寫的準則和依據。《漢語拼音方案》由五部分組成: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漢語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標音。
國際音標是國際語音協會制定的一套標音符號。 1888年初稿,後多次修訂,都登在《語音教師》雜誌上。國際音標的特點:①國際通用。②一個音素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符號只代表一個音素,不借用,不變化,明確、穩定、細緻。③大部分用拉丁字母,只借用幾個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多用小寫印刷體,少數用大寫字母,也有合體、倒排、草體、改體。
國際音標廣泛運用於描寫語言、方言,構擬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