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二版)[侯殿有主編書籍]

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二版)[侯殿有主編書籍]

《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二版)》是2014-7-28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侯殿有。

圖書詳細信息

ISBN:9787302279228

定價:36元

印次:2-4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4-7-28

作者:侯殿有

圖書簡介

本書講解了不同數制數轉換的簡單算法;漢字和各種西文字元的存儲和顯示;計算機在工業控制中的套用,包括簡明數控基礎、嵌入式技術與套用、示教再現技術、機器人技術等。使本書具有與其他同類書不同的鮮明特點。  

本書努力跟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詳細介紹了Windows 7的使用。網路知識方面,對網際網路做必要介紹的同時,對目前最熱門的物聯網知識也做了深入淺出的敘述。辦公自動化方面,對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做詳細說明的同時,增加了數據結構、軟體工程和資料庫基礎等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內容,有些章的習題包括了歷年等級考試的試題,以滿足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需要。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供從事科研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採用辦公自動化的公務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計算機系統結構 1

1.1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

1.1.1微處理器 1

1.1.2記憶體儲器 3

1.1.3系統主機板 5

1.1.4系統匯流排 9

1.1.5輸入輸出設備 10

1.2工業PC機介紹 12

1.3軟體系統概述 13

1.3.1軟體系統的分類 13

1.3.2常用工具軟體 16

1.4習題 17

第2章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8

2.1數的進制和在計算機中的

表示 18

2.1.1概述 18

2.1.2進位計數制的概念 18

2.1.3計算機與二進制數 19

2.1.4數制轉換 21

2.1.5不同數制相互轉換的進一步

討論 26

2.1.6二進制數在計算機中的使用 27

2.2BCD碼和二進制數的

邏輯運算 28

2.2.1什麼是BCD碼(8421碼) 28

2.2.2“十翻二”運算 29

2.2.3二進制的邏輯運算 29

2.3習題 31

第3章漢字和西文字元存儲與

顯示原理 32

3.1英文字元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32

3.1.1ASCII碼 32

3.1.2英文字元的顯示 33

3.2漢字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和

顯示 34

3.2.1漢字的內碼和區位碼 34

3.2.2漢字的顯示 35

3.2.3其他西文字元在計算機中的

存儲和顯示 36

3.2.4螢幕上“打點” 37

3.2.5字模提取與小字型檔建立 37

3.3習題 38

第4章計算機在工業控制中的套用 39

4.1簡易數控基礎 39

4.1.1簡易數控原理 39

4.1.2圓弧段和直線段的加工 39

4.2嵌入式技術與套用 43  

4.2.1什麼是嵌入式技術 43

4.2.2嵌入式控制系統的研究方法 44

4.2.3什麼是嵌入式作業系統 45

4.3示教再現技術 45

4.3.1什麼是示教再現 45

4.3.2示教再現技術套用實例 46

4.4機器人技術 47

4.4.1機器人技術概述 47

4.4.2機器人技術現狀及國內外

發展趨勢 48

4.4.3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及主要

研究內容 48

4.5習題 49

第5章Windows7作業系統 50

5.1作業系統概述 50

5.1.1作業系統的定義 50

5.1.2作業系統的功能 51

5.2Windows7作業系統基礎 52

5.2.1Windows7的桌面布局 52

5.2.2系統列 53

5.2.3開始選單 55

5.2.4資源管理器 57

5.2.5網路連線 59

5.2.6附屬檔案 60

5.2.7Windows7的庫 62

5.2.8磁碟檢查與整理 65

5.2.9Windows7系統創建、刪除或

格式化硬碟分區 66

5.3習題 72

第6章Word2010的使用 74

6.1文檔的基本操作 74

6.1.1新建文檔 74

6.1.2保存文檔 76

6.1.3打開和關閉文檔 78

6.2文本的基本操作 79

6.2.1輸入文本 79

6.2.2選取文本 82

6.2.3編輯文本 84

6.3設定字型與段落格式 86

6.3.1設定字型格式 86

6.3.2設定段落格式 88

6.4頁面設定 89

6.4.1設定頁邊距 89

6.4.2設定紙張 90

6.4.3設定頁面背景 90

6.5插入表格 92

6.5.1插入並設定表格 92

6.5.2美化表格 97

6.6插入文本框和藝術字 99

6.6.1插入並設定文本框 99

6.6.2插入並設定藝術字 101  

6.7套用樣式格式化文檔 103

6.7.1套用系統內置的樣式 103

6.7.2新建和修改樣式 105

6.8頁面版式設定 109

6.8.1插入並設定頁眉和頁腳 109

6.8.2插入並設定頁碼 112

6.9列印文檔 114

6.9.1列印預覽 114

6.9.2列印Word文檔 115

6.10模板的使用 116

6.10.1使用系統自帶的模板 116

6.10.2自定義創建模板 118

6.11插入目錄 119

6.11.1自動生成目錄 119

6.11.2編輯目錄 123

6.12習題 124

第7章Excel2010的使用 127

7.1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27

7.1.1新建工作簿 127

7.1.2保存工作簿 129

7.1.3打開和關閉工作簿 130

7.2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32

7.2.1插入工作表 132

7.2.2重命名工作表 134

7.2.3移動、複製與刪除工作表 135

7.3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區別 137

7.4數據的輸入 138

7.4.1輸入文字型數據 138

7.4.2輸入數值型數據 139

7.4.3填充數據 142

7.5數據的編輯 144

7.5.1修改和刪除數據 144

7.5.2移動和複製數據 144

7.6單元格的基本設定 145

7.6.1字型格式設定 145

7.6.2單元格行高和列寬設定 148

7.7圖表的套用 149

7.8列印工作表 151

7.9排序 151

7.10篩選符合條件的數據 154

7.11分類匯總 159

7.12公式與函式的使用 161

7.12.1使用公式 162

7.12.2函式套用實例 163

7.13使用數據透視表分析數據 166

7.14習題 169

第8章PowerPoint2010的使用 171

8.1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 171

8.1.1創建演示文稿 171

8.1.2打開和關閉演示文稿 172

8.1.3保存演示文稿 173

8.2幻燈片的基本操作 173

8.2.1插入幻燈片 173

8.2.2刪除幻燈片 174

8.2.3移動和複製幻燈片 174

8.2.4隱藏幻燈片 174

8.2.5輸入與編輯文本內容 175

8.2.6設定幻燈片的背景 177

8.3設定動畫與多媒體 178

8.3.1添加幻燈片的切換動畫 178

8.3.2添加對象的動畫 180

8.3.3設定對象的動作與超連結 182

8.3.4插入多媒體內容 183

8.4設計母版與版式 184

8.4.1母版 184  

8.4.2自定義主題 185

8.4.3設計模板 185

8.5演示文稿的放映與發布 185

8.5.1設定放映方式 185

8.5.2打包演示文稿 187

8.5.3創建視頻演示文稿 188

8.6習題 190

第9章多媒體技術 191

9.1多媒體技術概述 191

9.1.1媒體 191

9.1.2多媒體信息的類型 191

9.1.3多媒體技術 192

9.1.4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點 192

9.2多媒體設備 193

9.2.1多媒體輸入設備 193

9.2.2多媒體輸出設備 195

9.3聲音 196

9.3.1聲音原理 196

9.3.2聲波數位化的質量指標 197

9.3.3計算機聲音的音源 197

9.3.4聲音媒體格式 198

9.4圖形和圖像 199

9.4.1基本概念 199

9.4.2目前常見的圖形(圖像)

格式 200

9.4.3視頻格式 202

9.5數據壓縮和編碼 205

9.5.1數據壓縮 205

9.5.2數據編碼 206

9.5.3多媒體系統 206

9.6習題 207

第10章計算機網路基礎 209

10.1計算機網路概述 209

10.1.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209

10.1.2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

發展 210

10.1.3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組成和

功能 211

10.1.4計算機網路的結構與

分類 213

10.2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17

10.2.1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

基本概念 217

10.2.2OSI/RM開放系統互聯

參考模型 221

10.2.3TCP/IP 223

10.3區域網路技術 225

10.3.1區域網路概述 225

10.3.2IEEE802.3乙太網 228

10.3.3網路設備 230

10.4習題 235  

第11章Internet及其套用 238

11.1網際網路的發展 238

11.1.1國外網際網路的發展 238

11.1.2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 239

11.2中國網際網路結構 241

11.2.1中國主要網際網路 241

11.2.2中國第二代網際網路

CERNet2 244

11.3網際網路接入 246

11.3.1城域網的層次結構 246

11.3.2單機接入網際網路 247

11.3.3區域網路接入網際網路 249

11.4IP位址與域名系統 251

11.4.1IP位址的分類 251

11.4.2子網及子網掩碼 253

11.4.3域名系統 254

11.5網際網路的基本服務 256

11.5.1WWW服務 256

11.5.2FTP服務 257

11.5.3E-mail服務 258

11.5.4即時通信服務 260

11.5.5搜尋引擎服務 261

11.5.6中國知網的使用 262

11.6信息系統安全 263

11.6.1信息系統中存在的

安全問題 263

11.6.2計算機病毒及防治 264

11.6.3惡意軟體及防治 267

11.6.4黑客攻擊的防治 269

11.6.5防火牆技術 271

11.7習題 273

第12章數據結構 277

12.1數據結構的主要研究內容 277

12.2數據結構基本概念 277

12.2.1數據 277

12.2.2數據元素與數據項 278

12.2.3數據結構 278

12.2.4數據的邏輯結構 278

12.2.5數據的存儲結構 279

12.3數據的邏輯結構 280

12.3.1邏輯結構的表現方式 280

12.3.2線性邏輯結構 281

12.3.3非線性邏輯結構 281

12.4線性表及其順序存儲結構 281

12.4.1線性表的基本概念 281

12.4.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

結構 282

12.4.3線性表的鏈式存儲

結構 284

12.5棧和佇列 286

12.5.1棧及其基本運算 286

12.5.2佇列及其基本運算 288

12.5.3循環佇列及其運算 289

12.6樹與二叉樹 291

12.6.1樹的基本概念 291  

12.6.2二叉樹及其基本性質 293

12.6.3滿二叉樹與完全

二叉樹 294

12.6.4二叉樹的存儲結構 296

12.6.5二叉樹的遍歷 296

12.7查找技術 297

12.7.1順序查找 297

12.7.2二分法查詢 298

12.8排序技術 299

12.8.1交換類排序法 299

12.8.2插入類排序法 300

12.8.3選擇類排序法 302

12.9習題 304

第13章資料庫設計基礎 306

13.1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306

13.1.1數據、資料庫和資料庫

管理系統 306

13.1.2資料庫系統的基本

特點 307

13.1.3資料庫系統內部結構 308

13.2數據模型 308

13.2.1數據模型基本知識 308

13.2.2實體—聯繫模型

(E-R模型) 309

13.2.3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

關係模型 310

13.2.4從E-R圖導出關係數據

模型 312

13.3關係代數 312

13.3.1關係的數據結構 312

13.3.2集合運算 313

13.3.3關係型資料庫管理

系統 314

13.4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 314

13.4.1資料庫設計方法 314

13.4.2資料庫設計步驟 315

13.5習題 316

第14章軟體工程基礎 318

14.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318

14.1.1軟體工程的概念 3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