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文革

計文革

計文革,男,45歲,在哈爾濱鐵路局加格達奇工務段圖強線路工區任巡道員,他被稱為中國最北“看山工”。一間小屋,千米鐵路,是計文革所在的巡邏點,他是眾多鐵路職工中平凡的一員,他的事跡是鐵路職工的縮影,但他不懈的堅守,對崗位的負責,不怕苦的精神讓老計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紮根。

計文革的經歷

老計近視四百五十度,帶了一副似乎永遠也擦不乾淨的眼鏡。

北緯52° 55' ,東經122° 39' ,距黑龍江省漠河縣東南約27公里車程,加格達奇工務段圖強線路工區的“645山頭”鐵路巡守站上,中國最北“看山工”計文革就駐守在這裡。

老計從國小到高一都是班裡第一,家裡也覺得他理應繼續讀大學,母親年輕時做小生意,後因為過度操勞患了重病。當時大哥正要去參軍,二哥在哈爾濱林業大學上學,家裡花銷很大。母親生病後仍然省吃儉用供他高考複習。可過於沉重的生活壓力使他放棄了繼續上學的夙願。1988年,他高中畢業,和弟弟妹妹一同參軍,在鴨綠江邊的瀋陽軍區某部舟橋部隊成為一名工程兵。

復員後,老計先在619山頭做看山工,一直到2008年645巡守站建成,老計又調到這裡繼續做看山工,也就成為了中國“最北看山工” 老計28歲結婚,妻子是遼寧古蓮人,結婚後妻子調來漠河,在一家賓館做臨時工。女兒今年12歲,讀國小5年級,喜歡畫畫,學會叫爸爸後倆月零9天才會叫媽媽,曾在爸爸看山時打十幾遍電話給他。老計說,有天領導來檢查不能回去,孩子晚上睡不著打電話來,他就在電話里唱《白龍馬》和《軍港之夜》,聽見她睡著了才掛。三點多孩子又來電話,問我咋還不睡。

“看山的孤獨和寂寞,連孩子都跟著遭罪”他說。

老計的山頭巡守員工作主要範圍為嫩林線66公里的100米到65公里的960米之間往返巡邏,防範落石、滑坡、倒樹及其他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看山工冬季工作時間6:00~22:00, 休息時間不離開崗位,2人倒班,夏季由於有雨季,6人不間斷倒班。春融時需防護融雪引起的山體變化;夏季進入雨季後,路局和段上有明文規定,小雨兩小時一巡迴,中雨一小時一巡迴,大到暴雨不間斷巡迴。防洪期間,河水會引起山體變化。冬季則需注意鋼軌夾板的裂紋、折斷;螺栓、鋼軌的損傷;人為的侵入鐵路線界(距離鋼軌的1.5米處,對方物體的高度不超過1.5米,人員走動需在枕木兩側),在鐵軌上落下物件等。 小站每天會經過17對列車,也就是34輛車。一共有九趟必須在指定地點接車的正點列車,每次巡邏大約需步行2公里,每天就是約22公里。一個月兩人倒班,需步行約330公里。

某個夏天,他曾發覺有動物在屋外活動,當時只感覺那聲音讓人打怵,覺得頭皮發麻,從門縫看也沒看見什麼,第二天八九點鐘從對青山有兩個獵人經過,跟他聊起窗外的動物,才知道可能是狼,獵人便順著他指的方向追去了。

老計說,每個看山人,都有許多和腳下那座山的故事。

按照排班安排,老計連續三年的年三十都排到值班,去年妻子和女兒回山東老家,他就在山頭待了十一天,前年也待了九天。段里給了四袋餃子,再弄些饅頭鹹菜,就算過年了,過去的兩年都是如此。“一到風雨天,就感到特別興奮,感到有責任擔負在身上,每年還找點鞭炮煙花在守護點上放。過了年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早上8:37分經過的列車,司機看到我放鞭炮,就會用長短聲鳴汽笛、敬禮。”“他們感動,我也特別感動,特別溫馨。”老計說。

老計的母親在2011年患肺癌去世。“說心裡話,也想多掙點錢,也想有更好的生活,但心中有再多感觸,別人家過的再好,我也不羨慕,責任在這裡,崗位在這裡,制度嚴格,不能有一點差錯,老婆孩子都在家等著,工作一定要做好。沒能為母親盡孝,是一生的遺憾…” “…那汽笛的歡暢,不正是你那飽經風霜的情腸。”老計在自己的詩中這樣寫道。

2012年高考語文科考試已經結束,據北京晨報記者德巨觀教反饋以下為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為材料作文,講述火車巡邏員老計的故事,老計每天在深山裡走幾十里路守護鐵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車經過都會敬禮,火車都會鳴笛回應。請自擬題目寫篇不少於八百字的文章。

通過計文革的事情我們得到了

用簡單的心,種樸素的籽,得豐碩的果實。老計用這樣的態度在崗位上收穫,這種工作態度正是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的學習態度,更是對這些學子們的告誡:平平淡淡才是真,普通的崗位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高考生來說,進入大學後就要面臨社會,然而老計的腳踏實地、堅持、堅韌是當代學生所缺少的品質。素質教育正在大力提倡,學校職業道德教育卻嚴重缺失,更讓社會大眾呼籲學校不但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北京高考作文是給這些學子上了一堂職業道德教育課,不管學生作文水平如何都能記住這個火車巡道員老計,更會在考試過後去了解老計的事跡,從而深刻體會到平凡的工作也能綻放美麗的花朵。

向萬萬千千堅守在普通崗位的普通人致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