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讀音〗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言必信,行必果。
〖解釋〗信:可信,可靠;果:果然。果真。說的話就一定是可靠的,說一是一,做的事一定是真實的,說到做到的。
懷疑主義者解釋指誠實的小人模樣必不誠實。
指這個人認死理,算稍差一等人才
〖出處〗《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墨子·兼愛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
此句原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里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原文
《論語·子路第十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注釋
①有恥:孔曰:“有恥者,有所不為。
②硜硜(kēng):淺薄固執的樣子。
③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 斗、筲喻度量的狹小。
所謂“君子”與“小人”,其實是兩個有著多種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級,後來又指品級。“君子”其實就是“君之 子”。君,可以是國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長子,才能成為“君”。君的兒子就是“君 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屬於“嫡傳”,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為君,其子為“君子”;“小宗”為臣,其人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壞人,只是社會地位較低的“小宗之 人”。這是等級。孔子的意思是說:言必信,行必果,這種普遍得連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執稱不上君子,只能稱作普 通人。有智慧的人只做最聰明的,不做“最對的”。
翻譯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
,可以叫做士。”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
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普通人也應該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么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裡能數得上呢?”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乙、孔二,[1]春秋時魯國陬邑人,漢族,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
孔子三歲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
)。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於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於他知識淵博,開始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解釋
很多人都在講“言必信,行必果”,講到這個話時都言之鑿鑿。但你讀《論語》會發現孔子對“言必信,行必果”評價很低,他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坑)然小人哉《論語·子路第十三》”這個小人不是指壞人,而是指境界不高的人,境界不高的人才會這樣想問題。
這個地方首先要做個說明:孔子贊成“言而有信”,“言有信”沒問題,“行有果”也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言必信,行必果”。他反對的不是“言”也不是“信”,不是“行”也不是“果”,反對的是這三個字中間的“必”。“必”就是必然,就是極端
。萬事萬物一旦推到極端那就一定不對,一定有錯誤了。所以孔子反對的是這個“必”,第一,必是極端。第二,必然和自由是一個對立的概念。孔子既然崇尚自由,既然他經過一生磨鍊終於領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那他就一定反對必然。[4]
另一種解釋
原文釋義:指這個人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此語現被後人當作美德來肯定、讚揚,甚至自我標榜,可孔子在說完這六個字後卻加上了“硜硜然小人哉”(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的評價。 此句原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里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現常被後人當作美德來肯定、讚揚,甚至自我標榜,可這個典故最早的意思卻不怎么樣:《論語.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說完這六個字後卻加上了“硜硜然小人哉”(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的評價。其實縱觀全文,這個評價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認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稱孝、鄉黨稱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兩種人才遜色得多,但“抑亦可以為次”(也還是可以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比被他鄙薄為“斗宵之人”(器量淺薄的廢物)的“今之從政者”(當代官員),那還是強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