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鬥爭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是一部團結戰鬥、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她所表現出 來的不畏千難萬險,不怕流血犧牲,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革命英雄主義,不僅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突破了時空和國度的界限,在人類歷史上樹立了一座無畏的豐碑。
70年來,黨政軍各級領導以及許多中外仁人志士對紅軍長征及其所鑄就的長征精神極為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攻關研究,不懈探 討,撰寫了大量頗具影響的論文和論著,提出許多很有見地的見解,這對 於深入研究紅軍長征和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今天,紅軍長征已經深入人心,有口皆碑,不斷激勵著人們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奪取勝利。"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苦不苦,想想紅軍長征二萬五",已經成為鼓舞人們前進的巨大動力。
但是,紅軍長征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部講不完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後,又向華北大舉入侵, 企圖獨吞整箇中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 為重,向全國發出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號召,提出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廣泛動員和組織抗日救國運動。然而,國民黨蔣 介石置民族危亡於不顧,頑固地堅持其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 策,調動100萬大軍"圍剿"紅軍和各蘇區,其中以50萬兵力直逼中央 蘇區。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於1934年10月進行戰略轉移,開始艱苦卓絕的長征。之後,紅25軍、紅四方面軍,紅2、紅6軍團(即後來的紅二方面軍),亦相繼撤出鄂豫皖、川陝、湘鄂川黔蘇區,踏上了長征之路。
在紅軍長征中,國民黨蔣介石糾集上百萬軍隊進行圍追堵截,企圖置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於死地。但是,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 革命家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 穿越茫茫水草地,血戰獨樹鎮,激戰江油,轉戰烏蒙山,縱橫馳騁於湘鄂川黔滇等14個省,長驅6.5萬里,進行重要戰役戰鬥近600次,其中師 以上規模的戰役戰鬥達120餘次,終於打退了優勢敵軍窮凶極惡的圍追堵截,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長江南北各蘇區的紅軍和地方革命武裝,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緊緊依靠人民民眾,堅持游擊戰爭,牽制和消耗了 大量敵軍;陝甘蘇區的紅軍同長征先期到達的紅25軍一起組成中國工農 紅軍第15軍團,給予"圍剿"之敵以沉重地打擊,鞏固和擴大了蘇區, 為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創造了條件;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東 北抗日聯軍,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粉碎了日偽軍的多次"掃蕩";堅持在國民黨統治區域的黨組織,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方面力量,都在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都為紅軍長征取得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紅軍長征,是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一場大 搏鬥,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長征 的勝利,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深深植根於 中國各族人民之中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是新型的人民軍隊, 是不可戰勝的;長征的勝利,是紅軍以實際行動宣傳和踐行了中國共產黨 的正確主張,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 極大地振奮了全國各族人民的鬥志,震驚了世界;長征的勝利,實現了中 國共產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三大主力紅軍轉移到抗日的前沿陣地,為 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肩負抗日救國的歷史使命,奠定了堅實的 基礎;長征的勝利,保存和鍛鍊了革命力量,特別是經過極其艱難困苦的 長征考驗所保存下來的共產黨員、紅軍指戰員,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 的寶貴財富,是民族的精華,許多人後來成為治黨治國治軍的骨幹;長征 的勝利,最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在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 的領導地位,開始逐步形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這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轉 危為安,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重要保證。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當時,紅軍的物資供應極其匱乏,甚 至連生存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這在中外軍事歷史上是罕見的。但是,出 乎意料的是,他們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 標。這靠的是中國共產黨堅強而正確的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和沿途各族 人民的大團結,靠的是廣大指戰員具有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為敵人所屈服 的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靠的是堅定的革命信念和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紅軍長征途經貴州遵義時,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政治局 擴大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遭受嚴重損失的教訓,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黨的路線重新回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軌道,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之後,紅軍 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下,克服了"左"傾冒險主義軍事錯誤,戰勝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圖謀,在全黨全軍和沿途各族人民之間實現了革命的大團結。在同優勢的敵人和惡劣的自然條件的殊死搏鬥中,各路紅軍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紅軍廣大指戰員在政治上同心同德,在生 活上互相幫助,在艱難和危險的時刻,總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讓給同志, 把困難和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團結戰鬥的光輝篇章。同時,紅軍所到之處,堅持宣傳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嚴格遵守群 眾紀律、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為民眾排憂解難,贏得了各族人民民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支持。
紅軍是英雄好漢。在那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們用熱血和生命鑄就 了長盛不衰的長征精神: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信中國共 產黨及其所領導的革命事業必然會勝利的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為了救國 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犧牲一切,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 英雄氣概;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創新精神; 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團結奮鬥的高尚品格;緊密依靠人民民眾,同人民 民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這種信念、氣概、精神 和作風,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保證 紅軍長征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然而,多年來對紅軍長征的這種精神研究與宣傳還遠遠不夠,對於許 多鮮為人知的艱辛故事和感人事跡研究與宣傳不足,對於許多重大歷史問 題尚存爭議,甚至存在歪曲和篡改的不良現象,給紅軍長征研究和宣傳帶 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我們編著了這本書,並在深入研究長征的基礎 上,廣泛吸納了史學界的許多研究成果,對涉及紅軍長征的近180個重要 問題談一點粗淺看法,就教於同行和親歷長征的老前輩、長征研究的愛好 者,企求拋磚引玉,對於深入研究和大力宣傳紅軍長征的英雄事跡、偉大 的長征精神,起一點推動作用。
我們在編寫此書中,本著求真務實的思想,堅持以歷史資料為基礎,參考當事人的回憶以及廣大研究工作者所撰寫的論文、論著,力求客觀、公正地評價長征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歷史人物等,盡力給讀者展現一個真實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