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衡陽

解放衡陽

《衡陽解放》 是一部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衡陽解放》的編撰工作歷時6個月。為了真實再現衡陽解放前後這段歷史,讓讀者更加了解衡陽解放的歷程,更加了解衡陽,我們充分挖掘歷史檔案信息資源,從大量館藏檔案史料中精心篩選,同時多次分赴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廣州軍區檔案館、湖南省檔案館、湖南省圖書館等地查找、徵集大量珍貴檔案史料,選錄204件檔案史料、94幅歷史照片,其中解放軍檔案館提供65件檔案史料30幅歷史照片,湖南省檔案館提供21件4幅,廣州軍區檔案館提供3件,楊安同志(進步人士、民國衡陽市政府最後一任市長楊曉麓之子)提供5件,這些檔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會公布,時間斷限為1949年衡陽解放前後到1950年,個別重要主題追敘到1951年。此外選錄部分重要的個人回憶文章和當時的新聞報導,以彌補檔案史料的不足。

《衡陽解放》的編輯,得到各級領導和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也源於全體編委會成員的辛勤耕耘。在此,向所有為《衡陽解放》編輯工作作出努力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感謝。

目錄

第一篇 解放衡陽

第二篇 接管衡陽

第三篇 建設衡陽

附錄

後記

序言

1949年10月8號,衡陽全境解放,這是一個衡陽人民永遠值得記住的日子。

解放前夕,衡陽處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重重壓迫下,城市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人民歷經風霜、倍受摧殘。長沙和平解放後,國民黨白崇禧集團以衡陽、寶慶為中心,在湘南地區,依託湘江、資水,背靠滇、桂、黔,構成一條東起粵北之樂昌與余漢謀集團相銜接,西至湘西之芷江與川湘鄂綏靖公署宋希濂集團相呼應的半弧形的“湘粵聯合防線”。遵照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關於對白崇禧集團取大迂迴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的方針和部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主力和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迅速挺進,集中優勢兵力在以衡寶地區為中心的湘西、湘南地區與白崇禧、余漢謀主力決戰。衡寶戰役從1949年9月13日起打響,到10月16日解放湘西結束,歷時34天,殲滅國民黨軍4.7萬餘人,解放了湘南和湘西大部地區,為第四野戰軍主力進軍廣西全殲白崇禧集團和第二野戰軍經湘西進軍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生存和民主革命,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衡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奮勇抗爭,用鮮血和生命驅散陰霾,迎來光明,衡陽這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回到人民的懷抱,從而揭開衡陽歷史嶄新的一頁。

解放後,勤勞智慧的衡陽人民戰天鬥地、艱苦奮鬥,肅清匪、特等殘餘勢力,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開展民主改革運動,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建設人民民主政權的偉大事業中。60年彈指一揮間,衡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改革和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各項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初步建設成了一個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現代化大都市。

後記

為了紀念衡陽解放60周年,衡陽市檔案局(館)收集整理有關歷史檔案、重要文獻史料,編輯出版了《衡陽解放》。

《衡陽解放》的編撰工作歷時6個月。為了真實再現衡陽解放前後這段歷史,讓讀者更加了解衡陽解放的歷程,更加了解衡陽,我們充分挖掘歷史檔案信息資源,從大量館藏檔案史料中精心篩選,同時多次分赴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廣州軍區檔案館、湖南省檔案館、湖南省圖書館等地查找、徵集大量珍貴檔案史料,選錄204件檔案史料、94幅歷史照片,其中解放軍檔案館提供65件檔案史料30幅歷史照片,湖南省檔案館提供21件4幅,廣州軍區檔案館提供3件,楊安同志(進步人士、民國衡陽市政府最後一任市長楊曉麓之子)提供5件,這些檔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會公布,時間斷限為1949年衡陽解放前後到1950年,個別重要主題追敘到1951年。此外選錄部分重要的個人回憶文章和當時的新聞報導,以彌補檔案史料的不足。

《衡陽解放》的編輯,得到各級領導和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也源於全體編委會成員的辛勤耕耘。在此,向所有為《衡陽解放》編輯工作作出努力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感謝。

由於軍事檔案史料的蒐集難度大,檔案史料不全,也由於編輯者的水平有限,經驗不足,加之受時間等方面的限制,疏漏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