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09年底,全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1279畝,人均耕
地2.2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擁有林地9000畝,有荒山荒地2000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全村有61戶通自來水。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公里。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自然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5萬元;畜牧業收入3.4萬元(其中,肉豬88頭,肉牛12頭,肉羊3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8萬元;工資性收入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這8人在省內務工。
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縣內。該村發展白芸豆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白芸豆種植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09年底,該村有農戶61戶,有鄉村人口218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18人,勞動力118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全村218人都是彝族。
到2009年底,全村享受低保3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7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解放村完小,
中學生就讀到戰河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17公里。2010年底,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9人,其中小學生42人,中學生7人。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全村不通電,基礎設施差,醫療設施不完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力度發展白芸豆和核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