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蒿[角蒿]

角蒿[角蒿]
角蒿[角蒿]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角蒿(學名:Incarvillea sinensis Lam.)是紫葳科,角蒿屬,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分枝的莖,高可達80厘米;根近木質而分枝。葉片互生,不聚生於莖的基部,形態多變異,小葉不規則細裂,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頂生總狀花序,疏散,小苞片綠色,線形,花萼鍾狀,綠色帶紫紅色,長和寬均約5毫米,萼齒鑽狀,花冠淡玫瑰色或粉紅色,有時帶紫色,5-9月開花,10-11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寧夏、青海、內蒙古、甘肅西部、四川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山坡、田野,海拔500-2500米。

角蒿是優良的藥用、觀賞植物,在乾旱河谷園林建設中有較高的套用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角蒿[角蒿] 角蒿[角蒿]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具分枝的莖,高達80厘米;根近木質而分枝。

葉互生,不聚生於莖的基部,2-3回羽狀細裂,形態多變異,長4-6厘米,小葉不規則細裂,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具細齒或全緣。

頂生總狀花序,疏散,長達20厘米;花梗長1-5毫米;小苞片綠色,線形,長3-5毫米。花萼鍾狀,綠色帶紫紅色,長和寬均約5毫米,萼齒鑽狀,萼齒間皺褶2淺裂。花冠淡玫瑰色或粉紅色,有時帶紫色,鍾狀漏斗形,基部收縮成細筒,長約4厘米,直徑粗2.5厘米,花冠裂片圓形。雄蕊4,2強,著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花葯成對靠合。花柱淡黃色。

蒴果淡綠色,細圓柱形,頂端尾狀漸尖,長3.5-5.5(-10)厘米,粗約5毫米。種子扁圓形,細小,直徑約2毫米,四周具透明的膜質翅,頂端具缺刻。花期5-9月,果期10-11月。

主要變種

黃花角蒿(蘭州植物通志)(變種)

該變種與角蒿極近似,但花淡黃色,葉及毛被形態多變異而不同。花期7-9月。

分布於中國甘肅、陝西、青海、四川西北部。生於山坡,海拔20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北部接近甘肅的地區。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寧夏、青海、內蒙古、甘肅西部、四川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山坡、田野,海拔500-2500(-3850)米。模式標本采自北京。

生長習性

角蒿 角蒿

角蒿喜濕潤、耐寒、怕澇,抗病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粘土、砂質壤土均可栽培。栽培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也可利用溝旁、荒地、河畔、四邊地種植。

繁殖方法

用當年收的成實新鮮種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種。在畦內按行距20厘米開淺溝,溝深2厘米,播種量以12-15千克/公頃與10倍的細砂,(過篩)混合均勻,然後勻勻地撒入淺溝內,覆細砂土2厘米厚,稍鎮壓,墒情適宜,約7-8天出苗。苗高4-5厘米時按株距5-6厘米定苗。

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選好地塊,撒施工廄肥15000千克/公頃,粑勻,耕翻20厘米,隨耕翻撒施磷酸二氫銨,硫酸鉀複合肥各750千克/公頃。整平、粑細,做1米寬平畦。

田簡管理

澆水:為了促使小苗紮根。定苗後澆遍水,以後乾旱時及時澆水。以充足的水肥促使生長旺盛,發育良好。

鬆土、除草:出苗前後有草就拔除,苗高10厘米時要鬆土、除草、保墒。鬆土宜淺,連鋤2遍。苗高20厘米後只拔草不再鬆土除草。

追肥:翌春初,噴0.5%尿素液1200千克/公頃,20天后再噴1次。如缺其它微肥,隨時配液補充。

採收與加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採收。當植株頂端花開完,下部長角狀蒴果近成熟時割取地上全草,趁鮮切段曬乾或烘乾,備用。以身乾、淡黃色、不帶根、無雜質者為佳。

病蟲防治

角篙的病蟲害較少,苗高60-90厘米時易發生造橋蟲危害葉片,可用800倍敵殺死液噴灑葉面,發生蚜蟲危害時,可用1500倍氧化樂果液噴灑防治。雨季易發生根腐病、白粉病,要及時發現病株,拔除後撒生石灰或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對病穴消毒防治。

主要價值

藥用

【來源】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

角蒿 角蒿

【藥性】味辛;苦;性寒;小毒

【歸經】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解毒;殺蟲。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口瘡;齒齦潰爛;耳瘡;濕疹;疥癬;陰道滴蟲病。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燒存性開末摻,或煎湯熏洗。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生物感:角蒿酯鹼,角蒿原鹼,角蒿特靈酯鹼。

觀賞

綠莖直立灑脫,葉似青蒿絲絲翠綠欲滴,鍾狀花冠大色艷,花開花謝自春至秋,花事花期悠悠綿長,極具觀賞價值。加之其對乾旱條件的極強抗耐性,特別適宜在乾旱河谷園林植物配置中加以套用。可配置於花徑、花池、花壇,或配置於色塊邊、林地邊、假山上下,可叢植、片植、帶狀種植。亦可盆栽觀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