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替

角替

角替是宋式古建築的木作構件一種形式,也稱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來與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壓力的物件,他的具體位置在梁與柱或枋與柱的交接處,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還可以減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頭的抗剪能力。

概述

角替是中國建築中的特殊名稱,安置於梁或闌額與柱交接處承托梁枋的木構件,可以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也用在柱間的掛落下,或為純裝飾性構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頭抗剪能力或減少梁枋間的跨距。宋代稱“角替”,清代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

通常被置於建築的橫材(梁、枋)與豎材(柱)相交處,作用是縮短梁枋的淨跨度從而增強梁枋的荷載力;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之傾斜。其製作材料由該建築所用的主要建材所決定,如木建築上用木雀替,石建築上用石雀替。雀替的制式成熟較晚,雖於北魏期間已具雛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廣為套用,並且在構圖上得到不斷的發展,至清時即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構件。其形好似雙翼附於柱頭兩側,而輪廓曲線及其上油漆雕刻極富裝飾趣味,為結構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明清以來,雀替的雕刻裝飾效果日漸突出,有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雕法則有圓雕、浮雕、透雕。

發展歷史

“雀替”是清式名稱,它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叫“綽幕”。而雀替這種構件,據目前資料來看,最早見於北魏的雲岡石窟。元代以前雀替構件大多用於內檐,而元代以後,特別是清代的雀替普遍用於外檐額枋下,並且清代時還規定了其長度應為所在開間的面闊的四分之一。

明清時期的雀替,在靠近柱頭處都是有三幅雲及拱頭承托,除了一般的雀替形式外,還有騎馬雀替,花牙子雀替等變體。

宋元時期的雀替

宋元時期較為盛行㭼頭綽幕和蟬肚綽幕。㭼頭綽幕是一種裝飾極為簡單的雀替,僅在其近端雕刻出兩三根線條,形成幾個瓣狀紋。而蟬肚綽幕的雕刻稍微多一些,它的特點是在其近端可出連續的曲線,看起來就像是蟬肚形狀,所以叫做“蟬肚綽幕”。這兩種雀替形象,雖然有一些雕刻,但是還都非常簡單,而元代之後的雀替紋飾漸漸地豐富起來。

明代雀替

明代之後雀替才廣泛使用,並且在構圖上得到不斷的發展。明代時的雀替雖然還保留有一些蟬肚約的痕跡,卷瓣較為均勻,每瓣的卷殺都是前緊後松,但已經不是完全的宋元時的樣子了。

清代雀替

到了清代之後。雀替十分成熟地發展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構件,大大地豐富了中國古典建築的形式。清代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牛腿”,安置在梁與柱交點的角落,具有穩定和裝飾的功能。清代時的雀替,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肚”部的曲線越來越縮減,“肚”的面積漸漸變小,而頭部相應的越來越大,並且頭部給人感覺是突然間下垂,形象上的改變非常明顯。

在漫長的中華建築史中,雀替是一種成熟較晚的構件和制式。雖然,它的雛形可見諸於北魏,但是到了宋代,還未正式成為一種重要的構件。這個時候它還只是柱上交託闌額的一根拱形橫木,所起的裝飾作用很小,並不受人注意。

雀替從力學上的構件,逐漸發展成美學的構件,就像一對翅膀在柱的上部向兩邊伸出,一種生動的形式隨著柱間框格而改變,輪廓由直線轉變為柔和的曲線,由方形變成有趣而更為豐富、更自由的多邊形。於是雀替有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雕法則有圓雕、浮雕、透雕。

雀替雖然也是由基於力學原理演變而來的構件,不過其後的發展更多時候是由於美學的原因所促使而產生。

由於雀替像一對翅膀在柱子的上面向兩邊伸出。也就使到住頭部份的裝飾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後代的建築都喜歡採用雀替來作為柱頭裝飾物。

在柱頭與梁額交角的地方雀替似乎成為不可缺少之物。由於所在位置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要求,結果就出現了各種形式和風格各異的省替了。大體上雀替的形式可歸納成為七大類,就是大雀替,龍門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騎馬雀替和花子牙等。

在中華建築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華麗。給人印象很深,大有無雀替不成中華建築之感。

天后宮中的雀替有兩種款式即雀替與小雀替。這些雀替全部以水泥雕成。配上彩繪,具有它獨特的風格。

在茂梅庭,牌樓和歡迎門的大柱頭都有雀替,全部計有十六座。

在鐘鼓樓,走廊間之大柱頭。以及禮堂外牆之半圓柱頭上則配以小雀替,計二百零六座。

由於這些雀替的存在,使到天后宮的柱頭有完美落實之感。

紋樣

雀替的紋樣,雕飾不僅逐漸增多,並且隨著其不斷的發展還越來越精美,到了清代時尤為豐富多彩而精緻,幾乎可以說雀替因此逐漸變成了建築上一種純粹裝飾性構件,明代以前的雀替,可以說就是沒有雕飾,如果有一些裝飾也只是彩畫,而從明代起雕刻雲紋,卷草紋等,清代中期以後,有些雀替還雕刻有龍,禽之類的動物紋,非常精彩。自雀替在南北朝的建築上出現起,在以後千餘年裡變化出七種樣式。[1]

1. 大雀替:用大塊整木製成,上部寬,逐步向下收分後,在底部還加一個大斗,然後再整體地放置於柱頭上。大雀替在中國歷史上最早見於北魏時期,在以後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築外,一般不用這類雀替。

2. 雀替:屬於在古建築上最多見的一個雀替種類,體積明顯小於大雀替,其位置在柱與梁枋交接處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間上多向發展,而向左或右及下發展。雀替在宋代時已較為常見,且多用於室內。從元代開始在室內外隨意使用。明、清時主要用於室外,而室內極少使用。明、清時還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為前代所沒有。

3. 小雀替:此類雀替主要用於室內,因體積小,本身造型沒有太多時代性變化。

4. 通雀替:此類雀替的外形與雀替相比沒有大的不同,主要區別在於結構:柱子兩側的雀替是分別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則是柱子兩側的雀替為一個整體,它是穿過柱身而成立的。

5. 騎馬雀替:當二柱距較近,並在樑柱交接處還要用雀替,此時兩個雀替因距離過近而產生相碰連線的現象,騎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裝飾意義遠大於實用意義。

6. 龍門雀替:此類雀替專用於牌樓上,為使美觀,故造型格外華麗。相較於其他雀替,龍門雀替多雲墩、梓框、三福雲等結構性造型樣式。

7. 花牙子:又稱掛落,純粹起裝飾作用。雖毫無力學上的使用價值,但變化萬千,所以常被用於園林建築的梁枋下,以增加園林建築的觀賞性。

造型演變

最早期的雀替橫向跨度較大,南北朝時其長度占明間面闊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後其長度亦逐漸縮短,清時雀替的長度則占明間面闊的四分之一。

唐代建築上不用雀替,宋、遼、金、元的一些高級建築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實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遼代的雀替質樸無華。宋、遼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構成。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現了蟬肚造型,元代的蟬肚造型最繁複,從明至清的蟬肚造型逐漸變簡潔,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

從明朝開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現了鷹嘴突樣式,鷹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顯著。

明、清的雀替不僅彩飾,還浮雕卷草和龍等圖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