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親情化服務;醫患關係;意義;角色意識
內容
1 親情化服務的主要內涵
親情化服務是以患者的個體需要、整體感覺、服務效果為宗旨,以優質、快捷、溫馨、全方位、多元化等為特點的服務模式。要求醫務人員具備精湛的醫療技術、高效的服務素質、全新的服務理念、良好的服務態度、優質的服務質量,並用親情全方位地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2 親情化服務的意義
2.1 親情化服務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以真誠、親情化的服務贏得患者,從而贏得市場,最終贏得社會、經濟和技術效益,才能使醫院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發展。
2.2 親情化服務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需要 充分而恰當的親情化服務,可以縮短醫患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加患者對醫務工作的信任和滿意度,從而贏得患者對醫院服務質量的認可。親情化服務在爭取患者理解和配合的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疏導患者的心理顧慮,許多事實表明:維繫醫療服務和醫患關係的不僅是醫生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超越技術之上的親情化服務[1]。
2.3 親情化服務是滿足就醫需求的需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醫需求的心態也日漸成熟,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已從單純生理的健康要求,發展到心理的、精神上的多元化需求。只有真誠的親情化服務,才能從思想上實現醫患溝通,最充分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也才能盡最大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
2.4 親情化服務是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 已經歷了從傳統計畫經濟時代“以疾病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的重大轉變,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的跳躍式發展,“患者第一,以人為本”已深入到各項醫療服務中。目前部分醫務工作者沒能改變舊的思維定勢和服務定勢,對待患者仍只管治病,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生理體驗。因此,親情化服務成為其改變思維定勢的切入點。
2.5 親情化服務是適應醫患關係轉變的需要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患關係也由舊的主動—被動型關係轉變為新型、平等的主動型關係。新的醫患關係應是醫務人員平等對待患者,虛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讓患者參與診療過程,耐心向患者提供和解釋診療中的有關問題。尊重患者的求治、知情、選擇、隱私等權利,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和義務,親情化服務不僅僅是醫患之間認知上的交流。通過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醫者和患者進行心靈的對話,使患者產生親切感,增強安全感。良好的親情化服務是適應醫患關係轉變的需要、是醫院快速發展的助動劑和醫院品牌建設的推動劑,是搭建醫患溝通的橋樑。
2.6 親情化服務是人文精神理念的體現 醫學是以保護和增進人類鍵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強調尊重患者的內心情感世界,尊重患者的意願,把生命的價值置於重要地位,追求醫學服務的人性化、親情化。在這種理念下,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應當把醫學科學和醫學人文精神集於一身,把高超的醫療技術服務與溫馨的非醫療技術服務集於一身,根據不同的服務目標和崗位實施親情化服務,使醫院這一救死扶傷的舞台真正充滿人文主義色彩。
3 親情化服務的角色意識
3.1 換位思考意識 在親情化服務中,醫者既要學會做患者的“專家”,又要做患者的“熟人”、“親人”,並時刻自覺地切換思考問題的角度,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審處自己的職責,評價自己的服務,打造自己的形象,全面思索和領會親情化服務的內涵和實質。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幫患者所需。要自覺站在患者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從根本意義上講,維護了患者的利益就等於維護醫院和自己的利益。如果醫務人員有了這種服務理念,即使面對愛挑剔的患者,即使有委屈也能從容大度,處理得當,把理讓於患者,做到“禮”讓三分。
3.2 糾正醫患錯位,平等對待意識 醫患關係把醫者與患者置於平等地位,要求醫者在提供醫療的同時,必須尊重患者,平等相持。新型醫患關係要求,必須承認自己是服務者,患者滿意是醫療服務好壞的唯一標準。醫療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救死扶傷、治病教人,其核心是為患者服務,而忽略了患者的存在,單純地討論疾病的治療,就無法有效地為患者服務,醫務人員不僅要會治病,更要會待人。
3.3 醫患間親情化溝通意識 信任危機的主要原因是醫患之間的缺少溝通,溝通必須建立在醫患之間相互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親情化溝通是誠信服務的基礎。—個不願意了解患者需求、期望和感受的醫生,是不可能為患者提供以尊重、公平、公正、誠信為特點的親情化服務。因此,把良好的醫患交流滲透到醫療活動中,才是醫療親情化服務的最好體現。親情化服務貫穿於整個醫療活動中,從門診掛號、導醫、檢查、治療、康復、出院、甚至死亡等全過程,只有做到親情化服務,才能建立好和諧的醫患關係,甚至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周君,孫岩.未來趨勢—護理人性化服務[J].中國醫院管理,2003,2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