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背景
美國科學家發現在父母大腦中存在一個“親子區域”,會讓父母本能的疼愛小寶寶。在孕育期間的小寶寶的大腦反映會影響媽媽的“親子區域”,而媽媽的情緒和心理在發生變化時,會在小寶寶的臉部和眼睛等神經系統上顯示。
術語來源
牛津大學的莫頓·克林戈爾巴赫(Morten Kringelbach)與阿蘭-斯蒂爾(Alan Stein)發現,嬰兒臉部的特徵會引起父母特有的反應,當人們在看到嬰兒的臉後,人類大腦中一個叫做大腦皮層額葉中區的部位(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會異常的活躍。 科學家通過一種叫做“腦磁圖描掃描”的神經影像技術來進行精確度極高的實驗,結果顯示,正常成年人在看到嬰兒的面孔後,其大腦皮層額葉中區對嬰兒面部的反應時間僅為七分之一秒,異常活躍,而當他們看到成人的面孔後不會有任何反應。
套用價值
從而科學家推斷“親子區域”不僅存在,而且非常重要。因為大腦皮層額葉中區位於大腦前部,是控制著大腦情感帶的重要一環。它可以使父母對嬰兒面部表情產生特殊的反應,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所在。 此外有證據顯示,額葉中區興奮性的增加可能導致產後抑鬱症的發生,與“親子”區域緊密聯繫的部位“膝下溝回”(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與母親產後抑鬱症有關。通過對“親子區域”的研究發現,患有產後抑鬱症的母親在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做出適當的反應方面存在困難。
科學家表示“親子”區域的發現和研究對於大約13%的患有產後抑鬱的母親有重要的臨床套用價值。科學家希望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他們將會搞清出“親子區域”的反映是否會受到低沉情緒的影響,最終結果將會套用於治療產後抑鬱症的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