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動機

人類普遍具有的社會動機之一,指個體與他人結群、交往並希望有人陪伴的內在力量與需要。

親和動機

正文

人類普遍具有的社會動機之一,指個體與他人結群、交往並希望有人陪伴的內在力量與需要。社會心理學對親和動機有如下解釋:①適度喚醒層次論。認為每個人所需要的最適宜的刺激量各不相同,親和動機就有差異。就個人而言,當外來刺激超過個人最適宜程度的刺激量時,會引發追求清靜的動機;反之則產生相反動機,即希望有人陪伴。至於最適宜的刺激量為多大,沒有給予明確界定,也沒有提出計量方法。②本能理論。認為人天生有一種親和本能,這是產生結群、交往行為的原動力。③條件作用理論。認為嬰兒之所以依戀其母,是因為她的面孔和形象已經與某些原始驅力狀態的緩和產生了聯想,這種原始驅力首先是飢和渴,每當母親給嬰兒餵奶時,嬰兒便把母親與溫暖、舒適的感受聯繫起來,這種感受來自饑渴的減輕。嬰兒無數次受到愛撫,就無數次地與愉快情境聯繫起來,通過這種條件作用過程,他逐步學會了“愛”母親,再把愛逐步泛化到其他人身上,最後與他人結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動機成了某種“習慣”而被固定下來。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沙赫特於1959年假定,高度恐懼的個體比低度恐懼的個體有更強的親和動機。為了檢驗這個假設,他做了一項實驗。實驗者首先選擇基本條件相同的被試,然後用實驗操縱他們的恐懼程度,再給被試一個親和的機會,用他們顯示出來的親和行為量作對比,由此產生的任何差別都可以歸因於他們已經喚起的恐懼程度。結果表明,恐懼程度越高,親和動機越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