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經歷了三十餘年的演變發展,其間,因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其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張萱編著的《見證主流--當代中國時政期刊話語研究》以新聞學與符號學的交叉理論——“媒介話語分析”理論為研究視角,結合社會學、傳播學、政治學的相關理論,著力探究這一演變的特徵、動因及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的傳播研究亟需告別“空發議論”和“粗疏論證”的階段,如今看到青年學者張萱博士的著作,我覺得她能夠結合話語分析和歷史脈絡,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努力。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講座教授、國際中華傳播學會創始會長 李金銓
時政期刊是中國社會的體檢表。本書的學術性檢驗,不只呈 現中國改革發展的過去和現在的情況,也診斷時政期刋的可能發展。
——台灣銘傳大學教授、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 楊志弘
在當代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卻鮮見對時政期刊的關注,有關其話語表達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從這一層面說,這部書稿填補了這一空白。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 羅以澄
作者介紹
張萱,女,1981年出生。湖北大學新聞系講師,2009年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學位,師從於著名學者羅以澄教授。曾先後在香港城市大學、台灣銘傳大學進修訪問,2010年進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2011年參加美國麻省州立大學國際廣告學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同年,掛職於湖北省廣電總台新聞中心,任主任助理。在《武漢大學學報》《新聞前哨》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作品目錄
目錄摘要 I
目 錄 II
引 論 1
一、研究意義 1
二、核心概念 3
三、文獻綜述 9
四、研究方法 11
第一章 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發展概述 15
第一節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時政期刊的發展歷程 15
第二節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時政期刊的發展現狀 22
第二章 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社會性演變文本分析 27
第一節 時政期刊主題內容的變遷 27
一、主題內容的巨觀角度分析 27
二、主題內容的微觀角度分析 37
第二節 時政期刊主題結構的變遷 48
一、主題結構的巨觀角度分析 48
二、主題結構的微觀角度分析 72
第三章 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社會性演變原因探析 79
第一節 演變原因的新聞製作分析 79
一、新聞組織與政治經濟體制的關係:意識形態 80
二、新聞組織與社會文化結構的關係:新聞價值 84
三、新聞組織內部結構的運作關係:媒介意向性 95
第二節 演變原因的讀者閱讀和理解分析 103
一、讀者閱讀和理解的重要步驟 104
二、影響時政期刊讀者“新聞理解和再現”的三個因素 112
第四章中國當代時政期刊未來發展新思維 117
第一節 角色轉型 117
一、喉舌角色的變與不變 117
二、“監督角色”中的淡化與“淡化” 119
第二節寫作轉型 120
一、回到歷史現場的寫作觀 121
二、融合網路的共享式評論寫作觀 122
第三節觀念轉型 126
一、國際大刊的方向 126
二、文化發展均衡論 131
三、勸服效果是長期的 132
附錄1:《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社會性演變研究》問卷調查 133
附錄2:中國當代時政期刊社會性演變研究 答卷統計 137
參考文獻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