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2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593畝,人均耕地0.55畝,林地500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06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93畝(其中:田1515畝,地78 畝),人均耕地0.55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楊梅、板粟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畝,其中養殖面積24畝,荒山荒地88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有路燈。全村有810戶通自來水,有6戶飲用井水,有28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5%)。有816戶通電,有66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7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2%和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9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84戶(分別占總數的84%和71%)。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4輛,拖拉機24輛,機車14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15畝,有效灌溉率為9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1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2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5戶。全村有 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燈。有 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93萬元,占總收入的30%;畜牧業收入577萬元,占總收入的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70頭,肉牛40 頭,雞10800隻);漁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115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678萬元,占總收入的29%;工資性收入253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306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9人(占勞動力的 16%),在省內務工289人,到省外務工2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8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楊梅、葡萄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水果產業。擁有企業2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139人,距離鎮中學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139人,中學生8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4年被縣上評為“二等獎”等等。

人文地理
西邑村委會位於縣城北方,村內沒有工業企業,壩區以鮮花、葡糖種植為主,山區以大樹楊梅、冬桃、櫻桃等經濟林果種植為主,由於距離縣城近且道路狀況良好等原因,每當水果上市都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村內民族主要以漢族為主。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1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引導村民種植新型、高產、市場競爭力強的水果品種,並在水果成熟季節配合農戶在路口引導外地遊客進園消費,提高村民收入。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少,農村產業結構單一,工業企業少。溝渠、道路為土溝、土路,較難維護管理。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如楊梅、板栗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引進工業、企業,壯大本村經濟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