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薩迦寺光芒再現
經過長達7年的大面積維修,薩迦寺,這座西藏歷史上曾經的歷史、政治、文化中心,即將於今年9月以嶄新面孔呈現在世人面前。
薩迦寺維修項目是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之一。該工程始於2002年,旨在對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三大重點文物進行保護和維修,預計總投資將超過3.8億元。
“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因其土質呈灰白色而作寺名。該寺平面呈方形,總面積約14760平方米。四周有灰土版築而成的高大寺牆,東西長約166米,南北寬100米。寺牆以紅、白、灰三色條紋為飾,分別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
薩迦寺位於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以南180公里的薩迦縣境內,是每個到日喀則旅行者的必去之地。它不僅藏有最多的藏傳佛教經書,而且還是13世紀統治西藏的地方政權薩迦王朝的權力中心。
13世紀,元朝政府派遣了大量的內地能工巧匠去修建薩迦寺,因此,現在的薩迦寺同時蘊含了西藏、蒙古和漢族的建築元素,是三種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
倖存的南寺
薩迦寺原來分為北寺和南寺,建造於1073年的北寺大概是南寺面積的8倍。但現在所稱的“薩迦寺”專指占地逾14,700平方米、建造於13世紀的薩迦南寺,因為北寺在10年文化大革命中已經被損壞殆盡。在這10年浩劫中,全國大部分的歷史遺蹟、工藝品和名勝古蹟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南寺能如此完整的保存下來,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三大文物維修工程”辦公室綜合組組長尼瑪次仁告訴記者有兩個原因。“文革中,在北寺被推倒後,南寺被作為反面教材保留下來,當時的官員想通過它讓後人看到過去的寺廟有多奢侈,是如何榨取老百姓的血汗的,”尼瑪組長說。同時,他也指出,南寺也被用來作為當時政府的辦公場所,因為那時辦公條件很差,把這個寺院改造一下就可以用來辦公了。
“文革的時候,薩迦寺被當作一個反動場所,而現在,它被認為是中國歷史文物遺產中的無價之寶,這個轉變太令人激動了,”尼瑪說。
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薩迦寺於1979年重新開放,接待遊客和朝佛者。從那時起,中央政府開始對西藏歷史文物古蹟的修復投入資金和人力。
尼瑪次仁說,對薩迦寺進行考古的時候,在北寺的廢墟下發現了一千多件文物,但是珍貴的寥寥無幾。後來他們發現,文革期間,為了避免遭到損壞,當地民眾和寺內的高僧對寺內的文物和經書進行了轉移,有很多存放在老百姓家裡。當得知文革結束,薩迦寺重新開寺的訊息後,老百姓陸續把經書和一些珍貴文物又返還給寺里。
“當地百姓和高僧們對保護薩迦寺浩瀚而又珍貴的歷史文物做出了重大貢獻,”尼瑪次仁說。正是由於他們的精心保護,薩迦寺目前擁有最多的藏傳佛教經文,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敦煌”。
偉大的修復
自建寺以來,薩迦寺有過幾次大修,然而從2002年開始的這次大修是迄今為止投入最多的一次。同時,薩迦寺的維修工程還是“三大文物”維修工程中難度最大的一個。薩迦寺所在之地的海拔達4300米,這對施工建築的技術提出重大挑戰,有限的氧氣(只有內地含氧量的60%左右)和極為乾燥的氣候也讓修復工程變得更加艱巨。
薩迦寺的施工期非常短暫,每年的5到9月施工,其餘時間只能用於備料加工,加固木結構。
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材料運輸都避開遊覽和朝拜的高峰期,在朝拜結束遊客散場後,施工隊才開始運輸。在有些地方做成隔離帶,把參觀和維修分開。尼瑪次仁說,在過去的6年中,老百姓對寺廟的修復表現出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持。
在薩迦寺的修復過程中,維修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壁畫修復是最難的一關,也是西藏三大文物壁畫修復工程中維修面積最大、投資最多、難度最高的一項。在歷經800多年的滄桑後,有些壁畫已經很難辨認。
由於壁畫的維修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施工期也就更短。為了保證歷史原貌得以再現,維修組雇用了大量當地的能工巧匠,因為他們能更好的掌握壁畫所要展現的宗教意義。
“在維修過程中,我們堅決遵守國家文物保護維修原則,保證原形制不變,原體量不變,原色彩不變,原材料不變,原工藝不變,修舊如舊,保持原狀。”尼瑪次仁說道。
然而當維修組在“修舊如舊”理念指導下對寺院開始修復時,卻引來了當地百姓和寺內僧人的不同意見。
尼瑪次仁說,僧人的理念和文物保護的理念是有差異的,他們認為既然花了這么多錢,就應該把寺廟推倒,重新建造一個嶄新的薩迦寺。他們希望修完以後,薩迦寺變得宏偉壯觀,富麗堂皇,看起來非常漂亮才叫維修。
“而我們的理念是‘修舊如舊’,就是修完後使它看起來基本保持原貌,實際上安全隱患和病根全部去除了。文物保護講究最少的干擾,最少的改動,要讓它恢復歷史的真實性,”他說。“如果修舊如新,就像現在新建的那些會議室一樣漂漂亮亮,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經過多次現場與寺里的喇嘛講解重要性和意義,維修組最後終於和僧人們以及當地民眾就“修舊如舊”這一理念達成了一致。
南寺現在有一面佛像牆,有5400多尊佛像,都是用珍貴的合金材料做成,在此次修復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政府還在寺內新建了一個博物館,一層是庫房,二層是陳列廳,展示薩迦寺保存下來的歷史文物,每一件都是歷史的原件,獨一無二。
截至目前,薩迦寺已完成了寺廟城牆、角樓、敵樓、僧舍等古建築維修,新建的文物庫房已經建成並交付使用。目前,寺內的安防、消防、電氣照明、給排水、防雷等五大系統輔助工程已經開始安裝,預計今年9月完成。
西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吳英傑說,到9月三大文物維修竣工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來到西藏旅遊參觀,見證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的重生。
今日薩迦寺
從2002年維修工程開始時,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和信徒來到薩迦寺參觀訪問,見證了該寺的重建歷程。
今年65歲的拉窮每年不定期的會來到薩迦寺祈禱、轉經。每當想來朝佛的時候,他就搭順風拖拉機來到薩迦寺。“儘管現在的寺廟比以前小了,但是卻更漂亮了,看起來更加神聖,”質樸的拉窮老人說道。“以前肚子都填不飽,一年只能來一次,現在不僅吃得好,穿得好,來這裡的路也好走了。”老人指著寺里的壁畫對記者說,他以前從來就沒有想過已經褪色的牆壁還能重新恢復原來的樣子。
在記者走訪薩迦寺的時候,女孩益西正背著她的外甥在轉經。她告訴記者,這次來寺里是為了給父母祈求平安無災難。益西說,她一出生就被父母帶來朝拜這裡的佛祖,而且每年都會來朝拜至少一次。自從薩迦寺維修以後,她覺得寺里不僅變得漂亮了,而且能朝拜的地方更多了,她非常高興。
薩迦寺的住持班典頓玉也證實,自從大修以後,來薩迦寺參觀的人數越來越多,在高峰時期每天超過1萬人。
“不僅有內地的遊客,每年還有很多來自台灣、香港和國外的旅客前來參觀,”住持說道。
班典頓玉說,5年前他在北京讀研究生課程的時候,發現有不少人對藏傳佛教感興趣,並且還有人向他詢問藏傳佛教的相關問題。
據介紹,到目前為止,西藏已經有1400座寺廟、文物古蹟和宗教活動場所被修復並向世人開放。當總投資達3.8億元的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接近尾聲之時,國家又決定“十一五”(2006-2010)期間在西藏實施22處文物點的維修保護工程。這一工程的計畫總投資達到了5.7億元。從1978到2010年,中國政府對維修保護西藏的重要文化遺址的投入超過12億元。